2008-07-08 09:34:27解影
通路、活路(轉貼自〈文化探針〉第六期)
轉貼自:http://www.ncafroc.org.tw/abc/
「通路是王」或「內容是王」的兩個觀點一直是過去文化產業或流行文化產業最大的爭論。通路與內容之間的互動與連結,也是目前台灣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最值得的關注的瓶頸之一。
問過許多從事文創業的朋友,他們都異口同聲表示,除了缺錢以外,如何找到適當的「通路」是目前經營文創產最大的難題。他們能夠創造有創意、深具地方感、手感、融合文化與創意,也相當具有銷售潛力的創意產品,但卻往往在「通路」和「行銷」經營方面遇到相當大的瓶頸。對他們而言,通路等於活路,沒有通路,不但產品賣不出去,事業也經營不下去。
然而,反過頭來詢問在「通路」工作的朋友,他們會告訴我們,他們找不到有趣、吸引人、有創意、有台灣味、具市場潛力的在地文創商品。在他們的經驗當中,所謂台灣的文化商品還停留在以中國傳統藝術、宗教建築、雕塑等「傳統」的文化產品。甚至有朋友認為,在台灣,抽掉「中國文化」的元素之後,就沒有文化商品了。所以他們必須到泰國、日本,甚至中國、韓國去尋找「文化創意商品」。
這真是一個弔詭的局面。明明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台灣有許多有趣又新鮮的創意商品;從老到幼、不分男女,我們生活周遭到處都是擁有好創意的創作者、技藝純熟的資深工匠,為何「通路」看不到他們。明明路上到處都是精品店、量販店、便利商店,創意與文化商品的創作/生產者卻焦急困惑地告訴我們他們找不到「通路」,深為經營困境所苦。
這個情況對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造成很大的影響。讓許多創作者/生產者、潛在投資者、政府決策者誤以為文化創意產業只是一個在華麗外表、政策利多口號糖衣下的敗絮,創作者以為自己的產品無法獲得市場青睞(否則為何沒有人願意買?),投資者認為文創業前景堪慮,根本無利可圖,不願進行長期投資,政府決策者認為文創政策不過是一項「安撫」藝文界的「撫蕃政策」,根本無法形成產業規模「創造產值」,也無法為國家社會帶來豐美的「經濟成長」果實。
但事實上,我們發現,當我們繞行台灣,我們每踏上一塊土地,總是會遭遇許多驚奇的事物,有許多創造力十足、技藝超群的創作者,也看到許多原創性十足卻又充滿文化想像的創意作品。如果從商業角度來看,這些作品都已經是相當成熟、稍加包裝就可以推向市場的商品,有些原創性十足又相當俏皮討喜的作品,如能開發成動畫、電影、漫畫、繪本,市場潛力絕不下於宮崎駿動畫。
所以我們嘗試下一個大膽的假設,當我們在台灣各地看到那麼多市場潛力十足的文創商品,但在消費市場上卻見不到他們的蹤跡,問題應該出在「通路」上。或者說問題出在我們自己侷限了對於「通路」的想像。
過去我們提到通路,想到的是精品店、百貨公司、量販店、便利商店、軍公教福利站、傳統零售商,對於消費市場的想像是一般消費大眾,產品銷售大多透過價格折扣或投入大量資源進行強勢品牌行銷。但是對台灣的文創商品而言,因為講求獨特性、文化感、在地感、手感、少量或唯一,既無法與大量生產的商品競爭價格;文創工作者無論在資金、人力、管理資源或目前的經濟規模上都無法投入大量資源進行大規模的品牌塑造與產品行銷。更重要的是,文創商品的商品力,往往建立在獨特的故事性與創作者灌注在產品裡細膩微小的感動力上。
所以,我們必須重新想像「通路」的可能性,也就是所謂「文化型通路」的種種可能性。想像中,所謂文化型通路首先所要強調的應是場域氛圍、文化經驗與活動展演的連結,在本期的精選案例中,已經有一些文創伙伴開始開創一些新的通路經營模式,TODE專注在「源生於台灣【土地】的自創設計商品」,藉由塑造對於「台灣概念商品」的想像,做為通路經營的核心概念。PIXIE藉由藝廊和商設空間的結合,創造不同於以往玩具賣場的氛圍,透過場域氛圍的設計與活動策劃,逐漸在台灣開創公仔、玩具市場的創新經營模式。
粉樂町、海安路的藝術造街,某種程度是透過藝術活動與商業空間、公共空間的連結,將商業空間與公共空間當成創作發表的「通路」,藉由活動展演的規劃,拉近商業與藝術的距離,透過藝術家與店家的相互展示互動,創造創作與商業結合的潛在可能性。
「通路」的定義,除了賣店的想像之外,或許我們也可以把所謂的文創商品當成通路。尤其對地方型文化創意產業而言,「商品」某種程度就是一種「通路」。在這個概念下,「商品」承載著我們對於地方文化的想像,也擔負著連結消費者/使用者與在地經驗的關係。文創商品本身讓消費者「體驗」了地方文化,透過「商品」這個「通路」,也將在地文化「行銷」到城市裡,將人們帶到地方,進行一次次的深度學習與深度體驗。在經歷深度體驗所帶來的深刻感動之後,消費者/使用者/旅行者也更能領會文創商品的細膩美感與文化感。這個連續的循環過程,或者市儈地稱其為商業模式,是一般傳統通路在量化的成本效益經營下,所無法承擔與給予的。
本期電子報拋出關於文創通路的議題,無論是新興的「文化型通路」或是關於「商品即通路」的想像,只是開一個頭,讓我們一起來想像文創商品可能的經營模式。透過討論到底什麼是「通路」?重新想像「文創通路」的種種可能性,以及如何建構良性循環的通路網絡,或許能夠找到文創業發展的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