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11 16:45:30解影

第三章第三節:校園空間論述的變化(上)

第三節 校園空間論述的變化

從景觀論述到空間論述

在70年代爭議時期,東風社在1972年出版的《東風》40期中,除了提出〈我們對新東海的期望〉這篇擲地有聲的社論外,還刊出一篇由王左元、趙重生共同執筆的〈從學生觀點看東海建築〉。相較於榮推會的《大度風》第六期,只是訪問校園空間設計者陳其寬,這篇文章則從「良好的大學建築是良好教育制度的表現」的立場出發,先在文章前言中,從實質環境的反省回溯到對大學教育理想的重估。接著透過問卷調查校園空間的使用者—學生,對實質環境的看法及親身之空間感受、對未來的期望。再依校園整體環境、教學區、宿舍、學生活動等四單元,整理使用者的意見,分析各單元問題的核心,最後在結論中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案。這篇有十八頁篇幅的文章,儼然是90年代後,由於校園空間問題日益嚴重,東海校方製作的許多關於校園環境規劃調查的先聲。

在文章內容中可以發現一些看似和建築無關的問題。例如在討論校園整體環境問題時,質疑學校雖有設置「校園環境美化委員會」但卻不常開會。在討論教學區問題時,提出了非建築的「共同科目編班應不分學院混合選課,以增加不同院系同學認識的機會」的問題。在關於宿舍問題的分析中,則用了兩頁多的篇幅,討論校園男女關係的問題:「身為東海人,感受最深的恐怕就算東海校園內彆扭的男女關係」(東風40期:53)。這種討論方式並非無的放矢藉題發揮,而可以在當代的都市社會運動研究中獲得佐證。

如同這篇文章結尾所引用邱吉爾的話:「人類創造了空間,空間反過來塑造人類」。當代的都市研究學者多認為空間不是和社會活動無關的純粹物理事實,西班牙裔學者曼威‧柯司特(Manuel Castells)認為:

空間不是社會的反應,而是社會基本的物質向度。把空間放在社會關係之外考量,即使有意研究它們之間的互動,也是把自然從文化中分離出來,因此摧毀了所有社會科學的首要原則:物質與意識乃相互關連(Castells,1999:260)

柯司特強調社會行動和空間形塑的相互作用,並認為空間的形式與意義,乃是社會鬥爭的戰場與表達。而都市社會運動更是直接與空間的形塑密切相關。

柯司特認為都市社會運動雖然有多樣的動員形式,但整體看起來,幾乎都共同追求著三個目標:

1.對居民而言,使城市環繞著使用價值而組織,以對抗城市生活及服務做為商品、或交換價值邏輯的觀點。這個使用價值的內涵….它可能是提供足夠的住宅做為公共服務,可能是歷史建築的保存,或要求開放空間….我們稱這類動員為集體消費工聯主義。
2.我們在都市社會運動中發現的第二個目標為:尋求文化的認同,以維護、創造來自種族或歷史的地方自主文化。…..我們稱這種運動取向為社區。
3.我們發現的第三種目標為尋求增強地方政府的力量、鄉里分權化和都市自我經理,以對抗集權國家和一個庸屬的、劃一的國土管理。我們稱這種自由城市的鬥爭為市民運動。
(Castells,1999:273,底線強調為筆者所加)

從都市社會運動的角度來看,任何空間的議題都具有集體消費、文化認同、自我管理等,三個分屬經濟、文化、政治的面向。觀察學生刊物對校園空間問題的討論,在第六期《大度風》談到的校園景觀體現創校理念與歷史記憶的作用,其實是空間的「文化認同」問題。而《東風》40期看似借題發揮的空間討論模式,是對「集體消費」 問題的關注。而學生對校園空間變化的熱烈討論,及對校園環境管理機制的質疑,可說是對空間的「自我管理」的呼求。因此從柯司特的理論看來,從70年代以來東海校園內對校園空間議題的討論,其實具有某種「都市社會運動」的性質,而在90年代更由學生發起的一連串行動,變成具體的都市社會運動實踐。

可能有人會質疑,雖然東海校地廣大,但畢竟仍是一所大學。將發生在大學校園內的運動,視之為「都市」社會運動是否恰當?然而我們若能跳脫校園圍牆的分隔,將東海大學及其周邊社區,視為整個大台中都市發展的一環,則其「都市社會運動」的性質就十分明顯了 。但和一般都市社會運動案例不同的是,東海校園空間變化的動力,除了來自台中都市發展的歷程外,還有台灣高等教育環境變遷的影響。從運動的主體主要是學生來看,東海的「都市社會運動」又具有學生運動的性質。而這種持續不斷的以校園空間議題為戰場的運動形式,在80、90年代的台灣學生運動中是很少見的 。

雖然東海校園置身於大台中都市空間的發展歷程中,但由於位在台中市的邊陲,因此觀諸70年代關於校園空間議題的討論,很少談到和校外環境的互動問題。一直到1979年《東風》49期的〈轉變中的東海〉專題討論台中工業區的開發,以及中港路拓寬可能對東海帶來的影響,才開始有對週邊環境問題較深入的討論。同時因為工業區計畫開闢穿越東海校區的聯外道路,東風社在1980年12月2日舉辦了「台中工業區發展對東海校園環境之衝擊」之座談會。並將座談會紀錄刊載於第51期的《東風》上。到了80年代,由於住宿校外的學生日益增多,鄰近的「東海別墅」(簡稱東別)和「理想國」社區的環境問題,也成為《東風》關注的焦點,而在1988年第58期《東風》,以文字和攝影專輯的雙重呈現方式,製作了「學生外宿社區問題」專輯。

從《東風》40期開始,由於東風社在70、80年代的持續努力,關於東海校園環境的討論開始從一個感性、美學的校園景觀論述,轉變成兼有公共說理、社會批判意涵的校園空間論述。批判的武器當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但是當90年代東海學生的實踐,使得校園空間論述變成具有說服人的力量時,一股足以改變物質環境的物質力量,也就隨著東海風而湧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