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6-16 17:43:35解影
浩劫遺忘與重生---兩次大地震中的石岡(中)
石岡水壩特定區
西元1945年,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政權易手。國民政府在接收台灣之後,立即推動行政區域改制,石岡庄就此改為石岡鄉,成為台中縣境內二十一個鄉鎮之一,下轄石岡、萬安、九房、金星、龍興、萬興、梅子、土牛、德興、和盛十個村。
民國六十三年10月21日,石岡水壩開始動工。這個水壩計畫利用上游德基、谷關、青山等水壩的尾水,供應大臺中地區的公共及灌溉用水。水壩的另一側就是新社河階地。從新社河階地上的龍興村的五福臨門神木區,可以看到整個石岡水壩的全貌。然而從水壩上,卻看不到地層中隱藏的巨大能量。
民國六十六年十月,石岡水壩竣工。為了協助水壩附近地區的發展,開始規劃「石岡水壩特定區」都市計畫,並於民國六十八年11月8日公佈實施。將都市計畫範圍由12公頃擴大為757公頃,並設計此區域為以觀光、遊憩為主,居住、行政為副的特定區。
民國七十四年元月辦理第一次都市計畫通盤檢討,迄於民國七十八年元月公布。將原本以觀光遊憩為主的都市計畫,變更為以保護水壩水質為主的計畫。地方人士認為這嚴重限制了地方發展,有關單位則認為事關大臺中地區居民飲水安全問題,不可小覷。雙方爭執不休。
然而在原本的都市計畫中的另一個目標,「防止未來像這樣的災害」,卻在兩方的爭執中被忘記了。或許對於什麼是「這樣的災害」,大家也都忘記了。
民國八十二年3月,石岡鄉圖書館落成啟用。愛好文藝的呂坤樹館長,在館內的牆壁和樑柱間掛了許多放大的老照片。其中有一張是日本天皇特使入江侍從長,巡視石岡災區的相片。在發黃的相片中的一側,入江侍從長身著整齊的軍裝,腰配軍刀,神情嚴肅的站在石岡街上的一家雜貨店旁。另一側則是一排光著腳,衣衫襤褸的民眾,正雙手併攏,立正聽取入江侍從長的訓示。每個來到圖書館裡的人,都會看到這張照片,然而也沒有特別留意,彷彿那是個遙遠的事件,彷彿照片背景中的那場災難不會再降臨。
呂館長是石岡人,他的家就住在石岡街旁的忠孝街上。在他家對面,有一棟巨大、黑色、荒廢已久的木造建築物。據說這棟建築物原本是農會的穀倉,在石岡的農業生產由稻米轉為以種植水果為主之後,這棟建築物也就慢慢失去了作用,閒置了二十餘年。石岡鄉農會擔心這棟荒廢已久的古老建物會發生危險,正計畫將它拆除,將土地作更有效的利用。
大甲溪日夜不停的奔流,帶走了日本的殖民政權,也帶走了人們對1935年大地震的恐怖記憶。
你們自己要多小心…
1935年地震過後,劉錦煌一直都和家人住在仙塘坪的新厝中。時光流逝,劉錦煌由兒童變成大人,娶妻生子,原本的新厝也變成了老厝。劉錦煌的兒子劉永逸在石岡鄉公所工作,由於寫得一手好書法,對各類金石書畫頗有研究,公所的同事就替劉永逸取了個綽號叫「大師」。閒暇時喜歡收集各種書畫碑帖的劉永逸,由於收藏的東西太多了,正考慮是否要把東西放在仙塘坪的老家中。他從小就聽過家中長輩提到關於這個房子的故事,「經歷過那樣的地震都不會倒,應該是沒有什麼關係吧!!」,他最後決定把收藏品放在龍興村仙塘坪的老家中。
劉永逸有時會去忠孝街上,找他的同事圖書館館長呂坤樹泡茶。雖然他也是石岡人,從小在石岡長大。不過對呂館長家對面的那棟龐大的木造建築物,是在何時興建的,建築上有什麼特徵,他完全不清楚。只是憑著自己在藝術上的直覺,他感覺出這棟埋沒在荒煙漫草中的黑色穀倉,有一股特別的魅力,彷彿正訴說著某個深沈、不為人知的故事。
當時他並不知道,這個故事之後會在石岡重新上演。而他和石岡鄉的全體鄉民,都將會是舞台上的重要演員。
在石岡街上開西裝店的劉祥上,每天總會有幾個地方上的老人家來店裡聊天。他們時常會提起六十年前那場恐怖的地震,然而這對地震後在社寮角出生,一歲時才搬來石岡街上居住的劉祥上根本無從想像。
他有時會好奇的觀察這棟父親買下的日式木造房屋,好奇這棟房子怎麼會有這麼多的斜撐材,同時街上每一棟房子間都還有一定的間距。有些鄰居的房子在樑柱的接合處,還會有鐵件補強。
在1999年的上半年,一位和劉祥上頗為親近的老人家去世了。劉祥上記得這位老人家在過世前幾個月有提到:「經過五十年了,下一次地震應該也快要來了!只是不知道是什麼時候?」
「我看我是看不到下次地震了,不過你們自己要多小心!」
(待續)
西元1945年,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政權易手。國民政府在接收台灣之後,立即推動行政區域改制,石岡庄就此改為石岡鄉,成為台中縣境內二十一個鄉鎮之一,下轄石岡、萬安、九房、金星、龍興、萬興、梅子、土牛、德興、和盛十個村。
民國六十三年10月21日,石岡水壩開始動工。這個水壩計畫利用上游德基、谷關、青山等水壩的尾水,供應大臺中地區的公共及灌溉用水。水壩的另一側就是新社河階地。從新社河階地上的龍興村的五福臨門神木區,可以看到整個石岡水壩的全貌。然而從水壩上,卻看不到地層中隱藏的巨大能量。
民國六十六年十月,石岡水壩竣工。為了協助水壩附近地區的發展,開始規劃「石岡水壩特定區」都市計畫,並於民國六十八年11月8日公佈實施。將都市計畫範圍由12公頃擴大為757公頃,並設計此區域為以觀光、遊憩為主,居住、行政為副的特定區。
民國七十四年元月辦理第一次都市計畫通盤檢討,迄於民國七十八年元月公布。將原本以觀光遊憩為主的都市計畫,變更為以保護水壩水質為主的計畫。地方人士認為這嚴重限制了地方發展,有關單位則認為事關大臺中地區居民飲水安全問題,不可小覷。雙方爭執不休。
然而在原本的都市計畫中的另一個目標,「防止未來像這樣的災害」,卻在兩方的爭執中被忘記了。或許對於什麼是「這樣的災害」,大家也都忘記了。
民國八十二年3月,石岡鄉圖書館落成啟用。愛好文藝的呂坤樹館長,在館內的牆壁和樑柱間掛了許多放大的老照片。其中有一張是日本天皇特使入江侍從長,巡視石岡災區的相片。在發黃的相片中的一側,入江侍從長身著整齊的軍裝,腰配軍刀,神情嚴肅的站在石岡街上的一家雜貨店旁。另一側則是一排光著腳,衣衫襤褸的民眾,正雙手併攏,立正聽取入江侍從長的訓示。每個來到圖書館裡的人,都會看到這張照片,然而也沒有特別留意,彷彿那是個遙遠的事件,彷彿照片背景中的那場災難不會再降臨。
呂館長是石岡人,他的家就住在石岡街旁的忠孝街上。在他家對面,有一棟巨大、黑色、荒廢已久的木造建築物。據說這棟建築物原本是農會的穀倉,在石岡的農業生產由稻米轉為以種植水果為主之後,這棟建築物也就慢慢失去了作用,閒置了二十餘年。石岡鄉農會擔心這棟荒廢已久的古老建物會發生危險,正計畫將它拆除,將土地作更有效的利用。
大甲溪日夜不停的奔流,帶走了日本的殖民政權,也帶走了人們對1935年大地震的恐怖記憶。
你們自己要多小心…
1935年地震過後,劉錦煌一直都和家人住在仙塘坪的新厝中。時光流逝,劉錦煌由兒童變成大人,娶妻生子,原本的新厝也變成了老厝。劉錦煌的兒子劉永逸在石岡鄉公所工作,由於寫得一手好書法,對各類金石書畫頗有研究,公所的同事就替劉永逸取了個綽號叫「大師」。閒暇時喜歡收集各種書畫碑帖的劉永逸,由於收藏的東西太多了,正考慮是否要把東西放在仙塘坪的老家中。他從小就聽過家中長輩提到關於這個房子的故事,「經歷過那樣的地震都不會倒,應該是沒有什麼關係吧!!」,他最後決定把收藏品放在龍興村仙塘坪的老家中。
劉永逸有時會去忠孝街上,找他的同事圖書館館長呂坤樹泡茶。雖然他也是石岡人,從小在石岡長大。不過對呂館長家對面的那棟龐大的木造建築物,是在何時興建的,建築上有什麼特徵,他完全不清楚。只是憑著自己在藝術上的直覺,他感覺出這棟埋沒在荒煙漫草中的黑色穀倉,有一股特別的魅力,彷彿正訴說著某個深沈、不為人知的故事。
當時他並不知道,這個故事之後會在石岡重新上演。而他和石岡鄉的全體鄉民,都將會是舞台上的重要演員。
在石岡街上開西裝店的劉祥上,每天總會有幾個地方上的老人家來店裡聊天。他們時常會提起六十年前那場恐怖的地震,然而這對地震後在社寮角出生,一歲時才搬來石岡街上居住的劉祥上根本無從想像。
他有時會好奇的觀察這棟父親買下的日式木造房屋,好奇這棟房子怎麼會有這麼多的斜撐材,同時街上每一棟房子間都還有一定的間距。有些鄰居的房子在樑柱的接合處,還會有鐵件補強。
在1999年的上半年,一位和劉祥上頗為親近的老人家去世了。劉祥上記得這位老人家在過世前幾個月有提到:「經過五十年了,下一次地震應該也快要來了!只是不知道是什麼時候?」
「我看我是看不到下次地震了,不過你們自己要多小心!」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