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皮寮
來萬華除了走訪龍山寺之外,沿著廣州街走到康定路口,這裡還有拜電影「艋舺」之賜而再度聞名的美麗磚紅老屋群「剝皮寮」
高中三年上下學,都在萬華龍山寺、祖師廟一帶轉車,坐公車經過康定路廣州街口,偶爾會轉過頭來瞄一眼這些不起眼的老房子,當年冰冷冷的老房子,現在卻炙手可熱啦
經過拉皮、整修與粉刷之後,剝皮寮顯得相當簇新
台灣在清朝時代才逐漸開發,各地廟宇、老街雖不像大陸的古城或歐洲的教堂那樣動輒都有七、八百年歷史,但若能細心維護古蹟,妥善保存文物,老傢伙依然可以重獲新生命
現在位置:剝皮寮老街中心區
電影「艋舺」拍攝場景經過重新整理之後,開放展覽
燠熱的午後,甫進入屋簷底下,穿堂入室,參觀場景,瞬間清涼
小時候常常玩的四色牌,現在的年輕朋友多半不知道它的玩法了
「艋舺」的幫派義氣,就在神壇前面展開
參與「艋舺」演出的藝人們,曝光浮濫,大家早已耳熟能詳,輕描淡寫帶過即可
小時候,村子裡有些混幫派的鄰家大哥哥們也會偷偷製作扁鑽,我曾經看過他們拿著紅線白線,在扁鑽握把部分纏來纏去
火併廝殺的武器種類繁多,即使陳列在櫃子裡,也隱然透露出一股殺伐之氣
這幾年國片景氣恢復暢旺,接下來,不曉得有沒有哪一位製片或導演敢重新拍攝抗日戰爭電影,向世人介紹中華民族過去的血淚奮鬥史實,而不是一遇到「抗日戰爭是中國人的事情,不是台灣人的事情」這個民粹大帽子,就龜縮退卻
「艋舺」詮釋的祖師廟時空,這裡有道具模型做為參考
民國60、70年代的樸拙商店招牌,頗覺溫馨
當天有一位本地人陪著一位美國人來參觀,美國人問道: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艋舺 and 萬華?只見那位本地人雙手一攤,聳了聳肩,不知如何回答。這裡就有介紹看板,照著內容直接翻譯回答不就好了嗎?唉~
剝皮寮除了電影拍攝場景之外,重新整修過後的老街景致也很可觀
斑駁的磚牆繪有塗鴉畫作,與老屋的房舍格調相配,總覺得有些不倫不類
重新搭建的樓閣出現在這裡,也算是一種視覺衝突效果吧~
位於康定路173巷的剝皮寮老街,位置很容易找到,附近交通也很便利,是新興的觀光景點
隱身在街屋一隅的場景,入內稍一細瞧,另有天地
牆壁上掛著的舊時電影看板,把時空拉回到民國50、60年代
當年有一組人馬正在拍戲,且去瞧瞧端倪
不曉得是什麼故事什麼戲,且祝福他們工作順利,上演之後叫好又叫座
剝皮寮危樓整建之後重見天日,民眾也多了一個休閒參觀的好去處
剝皮寮後半段部分的建築,主要規劃為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運用
長廊依舊在,人事早已非,我忽然想起「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這句詩詞
這裡每一間房子的入口處,地上都鑲有沿革源起,值得一看
走一趟剝皮寮老街不需要花費多少時間,但許多景物皆頗為可觀,餘暇時分不妨前往一遊,見證不同年代的都市建築
很棒的介紹
真的不錯的景點
感謝來訪喔~ 2012-05-08 10:0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