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1-06 07:15:28Richard
文化去除得了嗎?
有些人劃地自限,一味排斥「中國化」。我一直很想提出質疑與反駁:去「中國化」是去「中國文化」,還是去「中國共產黨化」?「文化」是你說去除就能去除得了的嗎?
甲午戰敗,清廷把台灣割讓給日本。日本政府在統治台灣期間,強力推動「皇民化」政策,說日語、寫日文,但是,我們的民族文化,諸如:南管、北管、歌仔戲、布袋戲、節慶祭典、詩詞書畫,依然留存了下來,更何況,歌仔戲與布袋戲講的都是歷史人物、民間故事和忠孝節義,都是源自於「唐山」的中國固有文化,日本的「皇民化」去除得了中國文化嗎?
以後,「本土化」的台灣,過不過「中國人」的春節端午中秋?吃不吃「中國人」的元宵粽子月餅?遵不遵循「農民曆」的二十四個節氣?守不守「中國人」傳統的家庭倫理和社會道德?姓不姓「中國人」的姓氏?(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陳林呂黃,改成「松下」、「川島」、「吉野」、「馬場」?還是改成「古祿」、「薩旺」、「螞蝗」、「克蟑」?)以後寫什麼文字?蝌蚪文嗎?以後講不講「一諾千金」、「上行下效」、「鳥盡弓藏」、「杯水車薪」這些「中國自古以來的」成語?以後還拜不拜年了?還祭不祭祖了?還掃不掃墓了?文化斷層的學生族群以後只能唸「台灣史」,而且也只能從自己上一輩的年代開始唸,因為,再上去幾輩,大家原來都是從唐山過台灣的「中國人」,那反而會去除不了「中國文化」了!
去除共產主義,我同意,英明睿智如美國前總統雷根早就說過:「把共產主義棄置於歷史的灰燼之中。」去除「中國化」、「中國文化」,憑少數人那幾張悠悠之口就行得通的嗎?去「中國化」充其量只是幌子,去「外省化」和去「客家化」才是少數人的當頭要務。
又快要過年了,年貨大街又要開始擺設了,中國人最熱鬧的節慶又要登場了。過年放幾天假呀?端午節吃什麼口味的粽子呀?中秋節要去哪裡賞月看嫦娥呀?中元節要不要建譙超渡孤魂野鬼呀?清明節要不要上山掃墓祭祖呀?初一十五、初二十六要不要燒紙錢呀?玉帝、媽祖生辰要不要遶境祈福呀?赤崁樓、億載金城這些古蹟要不要繼續維護呀?歌仔戲、布袋戲還給不給唱下去呀?別煩惱,去了「中國化」之後,上述這些活動都將禁止,都將不存在。完全「本土化」之後,屬於「中國人」的東西就沒有了,一年當中大概只放元旦、二二八、新憲建國紀念日,頂多再加上一個聖誕節;如果是由律師、醫師領導獨立建國,了不起再放個律師節、醫師節就差不多了。
台灣已經夠小的了,還要再分什麼「某某縣旅北同鄉會」、「某某縣旅高同鄉會」,甚至於同鄉會裡還要再細分「你是山線人,我是海線人」。現在,手指頭輕輕按一下,人就出國了,但還是有人寧可閉起眼睛,躲在籠子裡面鬥蟋蟀,莫管籠外的遠大輝煌。
「中國化」去除得了嗎?「本土化」喊得震天價響,但「金馬獎」又有多少部台灣影片上得了檯面的?台灣本土影人們哪裡去了?一桶汽油和一支番仔火,一系列哀怨悲情的苦命媳婦,是否就是去除「中國化」的開始呢?
甲午戰敗,清廷把台灣割讓給日本。日本政府在統治台灣期間,強力推動「皇民化」政策,說日語、寫日文,但是,我們的民族文化,諸如:南管、北管、歌仔戲、布袋戲、節慶祭典、詩詞書畫,依然留存了下來,更何況,歌仔戲與布袋戲講的都是歷史人物、民間故事和忠孝節義,都是源自於「唐山」的中國固有文化,日本的「皇民化」去除得了中國文化嗎?
以後,「本土化」的台灣,過不過「中國人」的春節端午中秋?吃不吃「中國人」的元宵粽子月餅?遵不遵循「農民曆」的二十四個節氣?守不守「中國人」傳統的家庭倫理和社會道德?姓不姓「中國人」的姓氏?(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陳林呂黃,改成「松下」、「川島」、「吉野」、「馬場」?還是改成「古祿」、「薩旺」、「螞蝗」、「克蟑」?)以後寫什麼文字?蝌蚪文嗎?以後講不講「一諾千金」、「上行下效」、「鳥盡弓藏」、「杯水車薪」這些「中國自古以來的」成語?以後還拜不拜年了?還祭不祭祖了?還掃不掃墓了?文化斷層的學生族群以後只能唸「台灣史」,而且也只能從自己上一輩的年代開始唸,因為,再上去幾輩,大家原來都是從唐山過台灣的「中國人」,那反而會去除不了「中國文化」了!
去除共產主義,我同意,英明睿智如美國前總統雷根早就說過:「把共產主義棄置於歷史的灰燼之中。」去除「中國化」、「中國文化」,憑少數人那幾張悠悠之口就行得通的嗎?去「中國化」充其量只是幌子,去「外省化」和去「客家化」才是少數人的當頭要務。
又快要過年了,年貨大街又要開始擺設了,中國人最熱鬧的節慶又要登場了。過年放幾天假呀?端午節吃什麼口味的粽子呀?中秋節要去哪裡賞月看嫦娥呀?中元節要不要建譙超渡孤魂野鬼呀?清明節要不要上山掃墓祭祖呀?初一十五、初二十六要不要燒紙錢呀?玉帝、媽祖生辰要不要遶境祈福呀?赤崁樓、億載金城這些古蹟要不要繼續維護呀?歌仔戲、布袋戲還給不給唱下去呀?別煩惱,去了「中國化」之後,上述這些活動都將禁止,都將不存在。完全「本土化」之後,屬於「中國人」的東西就沒有了,一年當中大概只放元旦、二二八、新憲建國紀念日,頂多再加上一個聖誕節;如果是由律師、醫師領導獨立建國,了不起再放個律師節、醫師節就差不多了。
台灣已經夠小的了,還要再分什麼「某某縣旅北同鄉會」、「某某縣旅高同鄉會」,甚至於同鄉會裡還要再細分「你是山線人,我是海線人」。現在,手指頭輕輕按一下,人就出國了,但還是有人寧可閉起眼睛,躲在籠子裡面鬥蟋蟀,莫管籠外的遠大輝煌。
「中國化」去除得了嗎?「本土化」喊得震天價響,但「金馬獎」又有多少部台灣影片上得了檯面的?台灣本土影人們哪裡去了?一桶汽油和一支番仔火,一系列哀怨悲情的苦命媳婦,是否就是去除「中國化」的開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