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鄭石岩
佛陀說過一個故事:
有一個人,抓了一把生芝麻放在口裡,覺得不好吃。
後來把它炒熟了,喫起來果然很有風味。
於是他想著:「用香熟的芝麻來下種,
一定能結出香熟的芝麻來。」
他炒了許多芝麻來種,結果卻都一棵也沒有長出來,
反而造成許多損失。
佛陀解釋道:種子焦了,就結不出果子;
修持的正因消失了,當然無法出現菩提佛果。
生命是一個艱辛的歷程,我們能了解這個真理,
就情願去面對種種困難和挑戰。
事實上,我們的適應能力,以及不斷拓展新局的創意,
都是在一波波的困難中,學習得來的。
誠如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所說:
「那些讓我們傷痛的事,都可以教導我們。」
正因為如此,有智慧的人學會不怕問題,歡迎問題的挑戰。
相對的,退縮逃避困難的人,總是耽溺於安逸,
不肯去面對問題。
這使智慧和創意之芽,發展不出來。
從而陷入心智退化,產生心理疾病或精神問題,
無法面對現實生活,甚至以吸食藥物,
來達到忽視問題的目的。
這就是墮落和心理潰敗的起源。
炒熟的芝麻看似芳香,但生命力和活力已經死亡,
如果在教育上,給孩子太多享受、安逸和照顧,
一旦養成習慣,他們的主動性會被抑制,
勤奮振作的態度無法培養起來。
在碰到困難時,就只有逃避一途,
而不能挺身面對現實的挑戰。
現代許多父母親,對孩子的照顧無微不至。
他們恨不得替孩子生活,取代孩子學習,
深怕孩子承受壓力。
這樣的教育方式,孩子到了青少年時期,很容易逃避學習,
躲到網路的安樂窩裡不出來。
現在人人可進大學,要取得學位俯拾可得。
但是要培養積極、創意和堅毅的心智,則誠屬不易。
我看到有些大學生,不肯花功夫打好基礎,一味懵然度日;
不願意面對現實,只想安逸苟且。
這些好逸惡勞的人,必須有所覺悟,悔改奮發,
否則就會像種植炒熟的芝麻,貪一時之樂,
而失去發展前途的苗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