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下來,心理學的研究顯示
一個嬰兒與照顧它的人之間的互動模式,
強烈而直接地影響到將來的人際關係
--尤其是愛情關係。
深林記得自己過去提了幾次。
現在我想再稍微深入一點地談談:
嬰兒或學齡前兒童與照顧者
(以下深林就簡化地說「媽媽」)的互相模式,
我們叫它「依附模式」(Attachment styles)。
有關依附的理論事實上有很多,
不過一般來說,學者把依附模式分成三或四個。
深林簡單地介紹三個:
一.安全型依附(Secure attachment):
理論上,孩子若相信他需要的時候媽媽就會在,
他會發展出高度安全感。
這樣的小孩,和媽媽在一起時他很快樂,
也好奇地四處探索;
當媽媽離開時他會顯得焦慮,
但媽媽回來他就高興地迎接她。
二.迴避型依附(Avoidant attachment):
若孩子認為無論如何,
父母在他需要的時候不會來幫助他,他會開始躲避。
這樣的小孩,即使和媽媽一起也沒有太大的依附,
媽媽離開時沒有顯示太大的焦慮,
而且媽媽回來時,不會高興地迎接她,
反而轉開注意力(比如其它玩具)。
三.焦慮-矛盾型依附(Anxious-Ambivalent attachment):
這些孩子似乎是不穩定的媽媽的產物。
也許媽媽照顧小孩,但情緒上和孩子有距離;
也許媽媽有時關心,有時不管。
無論如何,這樣的孩子,媽媽離開時會很焦慮,
但媽媽回來時他仍然沒有辦法被安慰,
對媽媽表現出又想緊抓又想不理睬的矛盾態度。
根據研究,當孩子長大成人後,
他們的依附模式仍然指導著他們的愛情觀念,
當然於是影響到他們的愛情關係。
大家要不要猜一猜,
那一個模式的人在愛情關係上會最有困難?
也許有人會想:
應該是迴避型,
因為他們的父母似乎都不怎麼照顧到他們的真正需要。
然而奇特的是,至少從某些角度,
焦慮-矛盾型的人才真正在愛情上有困難:
他們最難保持一段關係。
以下是成人的愛情依附簡介:
一.安全型:
有高而穩定的自信,不會害怕親近的關係,
信任伴侶,願意改變自己,
可以忽略伴侶的缺點,可以愛人與被愛(相互依賴),
並有效地解決衝突不和,
視衝突為溝通與加強關係的機會。
他們對伴侶的信任讓他們有最好的關係。
二.迴避型:
害怕親近關係,害怕情緒依賴它人,
於是較不願意有親密關係。
有衝突時,他們不怎麼表現生氣等情緒,
反而可能轉向藥物或酒精。
他們也較不會向伴侶求助或尋求支持。
三.焦慮-矛盾型:
這一型的故事可長了。
他們最容易有強烈嫉妒心,高度懷疑,難以信任伴侶,
對關係的滿意度偏低。
他們有極強的渴望要和伴侶「合而為一」
(Merge into one),
於是傾向於「緊粘著(Clingy),
懷疑心,依賴,嫉妒,控制,甚至盛氣凌人」。
他們會無法抑制地強烈擔心伴侶再也不愛他們,
要離開他們;
於是他們時常覺得不被感謝或欣賞,
覺得它人不能被依賴。
與伴侶的衝突讓他們憂心,
也讓他們覺得這關係沒有愛與承諾。
為了應付這所有感覺與情緒,
他們傾向於貶低伴侶(不一定明白表現),
所以當失去這關係時他們已經「有所準備」
(「反正他不夠好」)。
這一型的人最恐懼害怕的,
全力要避免的,就是被抛棄(Abandoned);
他們所有的心思都在伴侶身上(Preoccupied)。
他們的關係不穩定而且傾向於短暫。
他們難以完全信任伴侶。諷刺的是,
有研究竟發現:
這一型的人最能準確地判斷
他們自己和伴侶的關係是否有問題
--而且引起激烈的反應。
安全型的人沒有那麼準確,
而且即使看到了威脅關係的情況,也比較不當一回事。
最後,這依附模式是天生的還是後天媽媽的教養?
一般說來,人們相信是媽媽照顧孩子的因素。
也就是說:母親的角色在孩子將來的愛情上
有無可比擬的影響。
然而,事實上它也有基因的因素。
深林看到幾個研究,
他們找一堆人測量他們的依附模式:
很有趣地,人數比例都大約維持在50%(安全),
35%(迴避),和15%(焦慮-矛盾)的穩定數字。
如果後天影響是維一因素,怎會有這樣穩定的比例?
換句話說:
若是看到一段失敗的關係,也不用就急著下定論:
一定是這對伴侶的媽媽(們)的錯。
像我父母教育我.我是屬於安全型依附.而我老公則是焦慮矛盾型依附.相處了9年都是我一直包容他.但時間久了.人也是會變.耐性也會被磨光.在一起也很累.
我很擔心我的小孩心理會有問題.但小孩也有自己的想法.我該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