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16 09:29:17 若無

不離煩惱,也不起煩惱

 

聖嚴法師開釋

《法華經》裡將娑婆世界比喻為「三界火宅」,

所謂三界,就是指欲界、色界和無色界。

「欲界」的眾生,追求的是五欲的享受。

所謂「五欲」,就是色、聲、香、味、觸,

也有人說是財、色、名、食、睡,

總之都不離物質的享受。

在人間,

雖然五欲的享受能帶給人短暫的快樂和滿足,

但是對五欲追求,就像捕風捉影一樣徒勞無功,

風和影子都是虛幻不實的,勉強追求只會帶來痛苦。

所以,人間的眾生雖然享受五欲之樂,

但痛苦的時間其實是遠比享樂的時間多。

至於天上的眾生,

雖然能享受無盡的五欲之樂而不會有任何痛苦,

但是天人的福報有一定的年限,

當福報享盡以後,同樣又會回到人間來受苦,

甚至到比人間更悲慘的地方去。

到了「色界」,追求的則是「定樂」,

也就是安住禪定而得到的快樂。

雖然不同於五欲的欲樂,

而且是大修行人才能享受到的,

可是定的快樂,也只有在定中的一段時間內享受,

一旦出定以後,定樂也會漸漸消失。

至於「無色界」,則是最高的禪定境界,

此時不但沒有身心的活動,甚至連念頭的活動也沒有,

只剩下微細的意識。

但是這種禪定也有一定的年限或時段,

當定力退失、出定之後,又會回到人間,

甚至到地獄、餓鬼或畜生道去了。

由此看來,無論是欲樂或定樂,

隨時都有可能失去樂的享受,

而且很快就會帶來災難,

所以都不是最究竟、最真實的。

因此,三界就像火宅一般,燃燒著苦惱和不安的火。

而我們都在煩惱中苦中作樂,

雖然處境已經非常危險了,卻依然沒有危機意識,

還是不斷追逐著不可靠、似是而非的快樂。

但是,我們真正需要做的,

並不是從火宅之中逃出去。

雖然小乘佛法認為三界就像火宅一樣,

需要趕快離開;

但是大乘佛法認為,

只要我們內心不會被貪、瞋、癡等煩惱所困擾,

那麼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像在佛國淨土中一樣。

所以,並不一定非得逃離三界的範圍。

因此,大乘佛法所說的菩薩與佛,是不離三界的,

雖然和眾生一同生活在三界之中,卻不受三界的痛苦。

他們和我們生活在相同的環境裡,

但他們的心裡

早已沒有恐懼、貪愛、怨恨、懷疑或是不安全的感覺。

他們不但不覺得自己在受苦受難,

而且還不畏艱難地救苦救難,這就是菩薩精神。

佛、菩薩都是從三界煩惱中得到解脫的人,

也是我們真正需要學習的對象。

 

本文摘自《 真正的快樂 》

 

(悄悄話) 2010-12-17 10: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