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17 15:13:16 若無

生活不是「忿怒」就是「歡喜」

 

忿怒和歡喜相同,

都是從心底驀然湧升的一種情感。

我們看到自己的家人或是喜歡的人,

心裡馬上會浮現歡喜的情感。

又比方吃東西時,看到美味的食物,

還有把食物送進口中的那一刻,也會產生愉悅的情感。

這些情感都在剎那間湧現出來。

而忿怒就和歡喜相同,

都是從內心萌發的情感。

大致說來,我們的生活中,

總離不開這兩種情感:歡喜,以及忿怒。

忿怒竄升的瞬間 歡喜就消失了

在巴利語(忠實地傳達釋迦牟尼話語的古印度語)中,

詮釋忿怒的詞彙雖然很多,

一般常用的是「瞋(dosa)」這個詞。

「瞋」的本意是指汙穢、混濁,

繼而延伸為「黑暗」的意思。

我們的心,如果產生了那種汙穢、混濁的情感,

必然會喪失某種東西,

那就是「喜悅」的情感(巴利語稱為 pīti)。

當我們產生怒氣的剎那,

就在同一瞬間,也失去了喜悅。

因此,忿怒其實很容易被察覺。

當你不確定自己此時此刻是否正在生氣時,

只要捫心自問:

「我現在開心嗎?」「我現在快樂嗎?」

如果回答是「沒什麼可高興的」「挺無聊的」,

表示內心正潛伏著怒氣。

當你出現「好無聊」「真討厭」的感覺時,

心中一定懷有怒意;

在你感到「好開心喔」「我好幸福」「

真讓人雀躍」的時刻,心中就不會有怒氣。

換句話說,能說出「我很好」的時刻,

就代表不生氣。

請透過這樣的自覺方式,觀照從內心萌發的真正情感,

而不是只認識忿怒的表面字義。

這麼一來,

我們就能更進一步地了解忿怒的真正本質。

陰鬱情感越強烈,越容易忿怒

情感具有「逐漸增強」的特性。

隨著情感的強弱,所導致的結果也不一樣,

所以必須使用不同的詞彙來表現。

舉個比較容易明白的例子來說明。

一般家庭使用的電力不會太強。

在我們的身體裡面,有著微量的電力流動,

但並不足以使小燈泡發亮。

但是,即便是這樣的微量電流,

在匯集成不同形式的電流後,將會產生不同的作用。

例如,當它匯集成具有幾百萬伏特電壓的靜電時,

就會形成能量強大的雷電現象。

雷電的電力,當然和三號電池的電力有天壤之別,

但雷電也是電力的一種。

即使碰觸了一顆電池的電力,

也不會對身體造成任何影響;

但萬一觸摸了家裡的插座,造成觸電休克的話,

說不定會小命不保,甚至釀成火災悲劇。

由此可見,同樣是電力,

如果蓄積的壓力過高時,

所造成的影響是截然不同的。

那麼,忿怒又是如何呢?

「今天好無聊喔,無聊透了,煩死了啦!」

當你有這種感覺時,雖然帶著忿怒,

但還不是相當強烈的情緒。

可是,如同剛才舉例的電力匯集,

當這種忿怒蓄積的壓力逐漸上升時,那就危險了。

有可能會突然爆發而危及自身,

或是殃及其他無辜的人。

此外,像方才說的電池和雷電的比照,

即使同樣是忿怒,也有程度上的差異,

必須把忿怒依照強度加以區別。

當忿怒極為強烈時,

人們會不由自主地咬牙切齒、握緊拳頭,

甚至氣得全身發抖,這種極度強烈的忿怒,

巴利語為「vera」。

兩種力量──歡喜=創造,忿怒=破壞

當陰鬱、失去幸福、感到不幸的種種瞋心越來越強時,

就會升高到忿怒的程度,怎麼也無法平靜下來。

要是更趨強烈時,可能會付諸行動,破壞許多事物。

別的不說,首先破壞的就是自己,

其次是毀滅他人。

世上發生破壞的種種原因,就是來自於忿怒。

人世間,創造出萬事萬物的泉源是來自於歡喜;

相反的,破壞這創造出來的萬事萬物的,

則是根源於忿怒。

這是普遍存在於世上的兩種能量。

因此,說得更極端一點,

歡喜和忿怒就是一體兩面。

世上的一切事物,

都是由這兩種能量運作而來的。

【摘自《佛陀教你不生氣──心平氣和的幸福生活智慧》,蘇曼那沙拉 著,卓惠娟譯,野人文化出版】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34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