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20 08:40:09 若無

隨緣盡力

 
 

◎【靜思小語】

「隨順因緣」並非無所作為,
而是「把握好因緣」盡力去做。

順因緣,斷愛執
一位師兄神情十分落寞憔悴,長跪向上人表達,
以往他做慈濟事時,
師姊都很用心準備一切並且幫忙推動;
而今師姊病重,他卻無能為力,十分自責、痛苦。

了解師兄對妻子的不捨,
上人安慰他把心門打開,
已盡人事,就安然接受因緣。
「佛教徒要運用佛法看開世間事,
但是不能疏忽因緣果報。
你們過去生結下好因緣,所以她在此生幫助你;
若她此生的劇本只寫到這裏,
就要隨順因緣,感恩她的扶持,
誠摯的祝福她輕安自在。」

上人以「債」的字形譬喻,
「債」是「人」的「責」任,
既已盡人事,就要聽天命。
「此生緣盡,就順著因緣接受果報。
若總是情難捨、愛難斷,不斷牽扯糾纏,
會變成執著而『負債』,讓她拖著病體更加辛苦。」

佛陀說,「業力如須彌,無可移轉」;
上人表示,生、老、病、死是人生自然法則,
也是人人必修的課題。
「莫因不捨而緊拉手中的線,
要以祝福代替不捨,如此兩人都能輕安自在。」

結好緣,拓心量
與美國慈濟人談話,
上人教眾,有好因,也要開拓好緣,
否則無法豐收果實;
有心做好事,不能只靠少數人,
要結大好緣,就要放寬心量。

「人生很多事都難以順心如意,
唯有盡心力而隨順因緣,不要患得患失。
『隨順因緣』並非無所作為,
而是『把握好因緣』盡力去做;
在心境上則要自我調適,
心寬念純直至『心包太虛』的境界,
就能做到『普天三無』,時時輕安自在。」

教育志業是為天下「育英才」,
上人說,唯有培育出好人才,人間才有希望,
期許慈濟人文學校做出人文教育典範。
「美國教育講求自由自主,
但過於放任而缺乏道德約束,
將導致心靈與行為脫序;
要予以正向指引,
使能循規蹈矩,身心健康成長。」

上人表示,營造出良好的教育環境,
引導孩子懂得感恩,親子有正向的互動,
家庭關係改善,
就能為社會注入一股正面的力量。

依人道,塑人文
與教育志業體主管談話,
上人期許四大志業都要樹立清流典範,
尤其為人師表,
更要建立「淨如琉璃」的清高品格。

「有崇高的品德,才能有良好的身教作學生的典範。
希望在慈濟學校 任職的 老師,都能具有慈濟人文
──並非要求信仰佛教,
而是願意以真誠的心,深入了解慈濟人文。」

佛陀宣講《法華經》之前,
在場許多人自以為對佛所說的法已經很透徹了,
而對大乘真實法提不起信心,
甚至起「增上慢」心而誤解、曲解法義;
故佛陀不輕易允諾舍利弗之請而開演大法。
上人以此叮嚀老師們,
身在慈濟應用心了解慈濟,方能傳授人文品德。

「慈濟不只是教導知識,更強調生活教育,
希望提升孩子的智慧、品格,引導他們依於『人道』
──懂得如何與人相處、待人接物應對得宜。
這就是慈濟教育必須具有的『人文』。」

大捨心,育良才
二十六日教育董事會中,
上人轉述晨間自大愛新聞所見,
辛巴威首都哈拉雷郊區的自由小學,
師生露天上課,簡單搭來遮蔭的布棚破爛不堪,
環境非常克難。

「反觀臺灣的教育環境,
無論是教室建築、教學設備或校園環境,都設想周到。
期許師長們把握良好的教育環境,
持續朝著教育理想前進,建立教育典範。」

慈濟四大志業以「慈、悲、喜、捨」為精神主軸,
上人指出,教育是「大捨」的志業──
老師傾囊相授,對學生無私、無所求地付出,
唯盼培育出具有人文品德的社會良才;
欣見慈濟歷屆醫學、護理學系畢業生,
都在醫護界發揮良能守護生命、廣受讚譽。

「現在社會大環境中,
從事教育工作與醫療工作都很辛苦;
但期待大家要有信心,在教導學生專業知識的同時,
也落實生活教育、品德教育,
方能樹立起四大志業的清流。」

體貼心,助急難
關心北京721暴雨災害,
上人25日與北京師兄、師姊視訊連線,
慈示儘快成立救災協調中心,
以利掌握各地災況、整合人力與救災物資;
27日再與北京志工進行視訊會議,
叮嚀災後可能出現衛生問題,
志工外出勘災時要提高警覺,
保護自身安全與健康。

曾云姬師姊等人報告,
昨日到房山區周口店鎮和青龍湖鎮勘察,
發現許多受災民眾是外地來磚廠打工的,
大水來時匆忙奔逃,什麼都來不及拿;
目前重災區電力尚未恢復,
安置地點普遍缺乏炊具、衣服、
毛巾、棉被等生活用品;
秋冬即將來臨,
政府準備搭建讓受災民眾暫時居住的「周轉房」。

上人指示物資要儘快而及時地給予,
以解鄉親的燃眉之急;
而在供應物資之前,
要先了解災區需要什麼樣的炊具,
適應當地所需而採購;
衣服也要針對男女大小分配妥當。
「這是慈濟四十多年來發放的特色,
只要用心,就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