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讓我們看到的是鏡子的真實性。
生活中的一切,
在鏡子中可以一種平靜、真實的方式展現,
而鏡子只以自己的原則存在,
觀察和映照如實的世界。
在鏡子面前一切無法再掩飾。
記得韓非子在“觀行篇”中有這麼一句:
“目短於自己,故以鏡為面;
智短於自知,故以道正已”。
我們的眼睛也許能包攬世間一切,
但唯獨不能看清自己的臉。
幸虧有了鏡子,
人們方能借助其認識自己吧。
其次,鏡子的“寧碎不屈”性。
我想沒有人能看到鏡子被任意彎曲。
要麼不碎,碎了就是一塌糊塗。
鏡子是以自己的方式存在,完整時如實反映,
粉身碎骨後也是客觀地揭示,
有種不畏、不屈的勇敢。
照鏡的人們不知有多少這等勇氣?
最後我想起了魏徵著名的“鏡論”: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其實以銅為鏡不僅可正衣冠,
更主要的是照出人的心靈善惡、
人生的哲理……
關於以人為鏡,莎士比亞也曾這樣寫過:
“你自己不懂自己,而我,是你的鏡子。
通過我,你才看到自己!”
不僅別人是自己的鏡子,
自己更可以成為自己的鏡子。
在這當今社會,
每個人心中的良知是最重要的鏡子。
古人所說的“日三省吾身”,
我想就是以別人作為鏡子映照自己,
更是用自己的良知作為鏡子來不斷反省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