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18 08:27:32 若無

有同理心 愛才會雙向

 

文/老干賢

還沒有孩子時,在婆家一起和大家用餐時,
有時看到親戚把她孩子喜歡吃的菜,
大剌剌地把料理移到面前,
為了就是讓她的兒子伸手就能夾到,
有時婆婆也是會把大哥孩子愛吃的魚,
刻意放在孫子面前。

回家後我立刻和外子說,未來如果我們有孩子,
我不准任何一個人把孩子愛吃的放到他的面前,
他要吃,自己起身弄。
因此當我看到了以下的文字,我非常認同。

「看見他人的需要,是發展同理心重要的一步。
然而這種能力,不會隨著年齡自動發展。
為他人設想,是愛的反應,
但這個反應,不是年紀愈大就愈成熟。
它必須藉著無數成長經驗的歷練和滋養,
才會慢慢深刻。」
因此類似故事才會不斷重現:
孩子長大赫然發現
媽媽其實最不喜歡吃魚頭、
媽媽是最不喜歡吃碎掉餅乾的人。

這都是因著母愛,
可惜這是一個不完全的愛,是單行道的愛。
這不是孩子的問題,
而是因著大人做了完全的犧牲,
卻忘了在愛的另一面是同理心。
在為了孩子犧牲奉獻時,
更是要有機會讓他看到別人的需要,
否則大人教育出來的孩子就會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人,
因為他長期以來受的愛是被愛的感覺。

一定要讓孩子了解愛是雙向的,
有愛與被愛的快樂,這樣他的人格才會健全,
他更不會在愛的世界中受傷。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apr/3/today-family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