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4-08 15:48:55日曬的11樓

馬勒第六──卡立揚DG大花版版本

之前貼過一文回憶年輕時所喜愛的馬勒第六版本,今天翻唱片櫃又發現一張久未聽過的版本,是卡拉揚一九七八年和BPO合作的版本。

回想起當年買它的原因,很可能是一方面在收集各種版本的第六,另一方面是受到漂亮封面的吸引:一道在黑暗中出現的彩虹。不過在那時就時有所聞卡拉揚的指揮藝術趨於機械化,起伏僵硬。這些都是當年聽老樂迷說的。過了十來年的自己,再度回首這首很熟悉的交響樂,再度回首這張久違的唱片,這種僵硬感和機械化,讓我頓時有所體會。

一開頭的低音提琴十分兇悍地向前衝,連帶的整個第一樂章的弦樂也是兇巴巴地面向聽眾,就算是那些極為柔情的樂句收尾音符也毫無表情地大聲演出。有一些極有趣味的跳躍音符也在大音量中消化了,(這和我之前回顧柴可夫斯基的「羅密歐與茱利葉」幻想序曲的觀點相似: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cellar/3/1262616002/20051227195653/)只有那一段很顯然是柔板樂段的,卡拉揚才會放輕柔些。

我所喜歡的曲子多會收到卡拉揚的版本,比如柴可夫斯基第五和六,貝多芬第九,布魯克納第八和九,馬勒第五六和九等等,但是幾乎沒有一張是令人滿意的,除了BPO極為稱職專業的表現力外。(有一張似乎是例外,卡拉揚和BPO合作的DG黃金版蕭士塔高維奇,不過仍有更好的Yoel Levi和亞特蘭大交響樂團合作Telarc出版的版本: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cellar/3/1262616593/20051227200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