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27 20:03:14日曬的11樓

這一切都是缺乏醫德嗎?

這一切都是缺乏醫德嗎?

醫德,太多的醫德,老是出現在林醫師和邱小妹妹之間的事件。醫生作為一份具有高社會地位的職業,似乎就必然或至少應該有一顆「視病如親」的好心腸。社會地位高的人總是被想像成很有道德的人物,這在古希臘時期即是如此了。然而,最糟糕的是,人們總是忘了高社會地位與道德之間的因果關係。
在過去兩百年來,許多社會紛紛加入從封建專制的制度轉向民主制度。在打破一切舊制度而新制度又尚未完備之時,是一個過渡期,或說,是一個建造期。許許多多的新制度、新方法、新規定,都在建立之中。無可非議,在這段過渡期中,每一位建立者的個人意志力和道德都是關鍵性的因素,因為建立總涉及破壞,就會遇到舊制度的挑戰和反擊,只有堅定的毅力才能抗壓。
就像民主的大數法則制度是為了防止寡頭政治那樣,制度及組織的成立就是為了讓一套辦事的效率能被系統化,只要具有操作這套系統的能力的人,就能降低在程序過程出錯的機率,也能獲得一定的成效。一個現代化的社會就是一個充斥各種制度和程序的社會。
因此,在前人不斷的失敗和挫折中所建立起的有效〔或說暫時有效〕的制度程序中,保障了一定的成功機率。無論是整體醫療的流程或是小小的手術過程,都是各種有效程序的組合,而非像古人那樣膜天拜地。制度和組織經常是龐大得嚇人的:你能想像自己繪製出台積電的公司組織圖嗎?或繪製出CPU製造的流程及零件嗎?複雜在人們有限的理解力下變成了神,甚至成了透明物:不理解它因而忽視它,以為一切都是天上掉下來的。就像醫德的迷思:不是有效的組織和程序使醫術發生作用,而是那股熱心、那股視病如親的熱情。
嚴格說來,林醫師的撒謊事件已是後來的事件了,然而卻倒楣地受到「迷信」高社會地位──能加入高薪的醫師團體、能有效治療痛苦中的病人──就必然是因為其熱情──不斷地救治病人──而獲得社會的尊敬。承如我們上面分析的,不是(或說不只是)高道德拯救了病人,也不是因為這樣醫師才具有高的社會地位,(在此我們還沒論及以往解剖術帶有娛樂上層社會政要的關係,這種性質使得醫師很容易和政界產生關聯;另,一因素是醫師公會的成立)恰恰相反,正是承續了從古流傳至今的道德假像──救人(別忘了同時是娛樂政要)──以及醫師公會等組織的保護政策,(兩者相加效果更加驚人),配有效的醫療程序,才能製造出一個靠「醫德」治病的假象。
就我知道的一位皮膚科醫生,沒什麼「醫德」,去重領藥時是一大群人衝進去,醫生只問一下就把舊藥單重開一次,可是他的生意就是那麼好,藥也開得很有效。這是最活生生的例子。醫德不能治病。在一個自稱現代化的台灣社會中,若無法從程序──入院程序、治療程序──保障病患不受醫生的「無醫德」所傷害,那我們就是回到了前現代社會之中了:一切都要拜託、一切都要紅包、一切都要求情。唯有把程序訂得更為嚴謹、能在每一個關鍵步驟上設立有效的責任制度,筆者認為,才能實現古人的願望:以一套有效的制度取代個人的喜好、取代個人的有無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