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22 09:25:40法式蘋果派
我們家在法國漢斯的那一年
從法國回來後,BRIAN繼續回到原來的幼稚園就讀,找了個時間和園長媽咪分享我在法國的見聞,他也希望我能和其他家長分享,因此有了以下這篇文章:
一次機緣得以全家在’06年暑假到法國香檳亞丁區的首府漢斯短居一年,當時家裡老大才要升大班、老二才即將滿三歲;很多親朋好友覺得這樣的決定不可思議又過於大膽,幸運的是在台灣的長輩親人對我們的決定是無悔地支持,也讓我們一家四口這一年的異鄉生活體驗進行地很順利、安心。
有一段異國居住的經驗確實很難得、也很難忘,尤其是居住非英語系國家,在語言上更是一大挑戰,挑戰超出自己能力一些許的事情,勇敢去面對無法預料的未來,這一切並沒有想像中困難;事實上,這一年遭遇的困難和挫折也不少,也很幸運地遇見了一些異國情誼和他鄉故知的援手,我總喜歡將不愉快的事情雲淡風輕,而能留在生命記憶裡頭的就是最美好的。
在法國,除了眾所皆知的風光明媚、美麗的歷史文物、藝術、時尚、電影和美食之外,最令我感動的是這裡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態度,法國人的生活很傳統、注重家庭和崇尚自然,物質不似台灣豐富卻很有品質,也許這才是他們之所以先進的地方。我喜歡法國人愛自己下廚,當然也可以歸因於他們物價高、人工貴,外食會是一比大開銷,但我寧可相信他們樂在其中,所以無論男女都是廚藝高手,他們吃得也很簡單但是很享受為家人和朋友做菜的過程,在午後豔陽下邊吃、邊喝、邊聊就可以一直到晚上,重視生活的情趣大於物質的享受,這也是為什麼法國很多商店星期天不開張的原因吧(要上教堂、要陪父母、孩子吃飯、玩耍)!
法國人喜歡看書的比例不少,我曾坐在一個公車司機的後面,看他在等待發車時間時,正在看一本厚厚的埃及史,在公園裡,邊曬太陽邊看書的人也比比皆是。法國人很喜歡遵照傳統的節日和時令來辦活動和聚會,他們喜歡音樂,隨處可見、可聽表演專家或是業餘達人在街頭表演,我們一家這一年最大的收穫莫過於看了近百場免費的表演,各大大小小的節日和週末五花八門的表演都在街頭穿流著,有傳統的、民俗的、流行的、古典的、異國的,應有盡有,孩子們常在街上恣意席地而坐,欣賞著這一幕幕流動的饗宴。
在法國我是讓兩個小男孩去上幼稚園的。法國的幼兒教育不僅讓人喜歡、印象深刻,更發自內心地反省自己的教育觀點;出國前就略有聽聞法國的幼稚園裡大概就是唱歌、畫畫和吃午飯這三件事,兩個孩子的實際體驗確實也是如此,但別小看這些事情,這一切都是難能可貴。學校的牆面上貼滿孩子們四開、甚至是對開大的畫作,至少每個月會更新一次,甚至會有更大幅的共同拼貼創作,每一幅都美麗得不得了,沒有一幅雷同的,都是每個孩子自由發揮出來的特色。每個月的生日會是由孩子們自己在學校做蛋糕,材料單的內容由老師寫好後會貼在教室門口,由當月壽星的家長自行勾選認領後帶去。午后的活動時間是孩子的最愛,在不算大的校園內跑跳、互動,學校時常辦活動,像是到田園、森林去採蘋果、摘草莓或是散步,參觀美術館、看馬戲團表演和藝文活動也是每個學期必備的課程之一。
由於他們重視傳統,每個月的節日都是學校的課程重點;像是一月份是國王月,市面上會販售一種國王蛋糕裡面藏有一個小玩偶,通常會在親友聚會的場合吃,吃到玩偶的人就是國王必須戴上王冠進行飯後遊戲。而國王月在學校裡就會以說故事和美勞等方式讓孩子瞭解孩子法國歷史、認識各代國王、從學畫公主和做皇冠中認識貴族衣物、裝飾、還有作城堡和騎士的勞作認識旗幟、徽章還有城堡遊戲等,非常生動有趣,而內容卻不經意地包含了歷史、語言、美學、勞作、肢體律動等等,而法國的傳統也因此得以保留、傳承,也十分貼近生活。
當春天來時,大孩子班上還開始製作大型勞作,有的做蝴蝶、有的做花朵、有的則做樹花,這些都不是紙上作業,而都是可以穿戴在身上和頭上的衣物,孩子們為自己做也互相幫忙,沒有人做出來是一模一樣的,孩子也練唱很多有關春天的歌,一天送孩子到校看見貼了一張海報說下午孩子要去遊行;午餐過後孩子在學校隔壁的小花園裡集合,穿戴著他們精心設計的衣裳,手裡拿著一個小袋子裡面裝有各種顏色的小圓點紙片,老師也打扮成一朵向日葵手裡彈著手風琴,領著孩子向街上走去,沿街孩子手灑著紙片給路人,彷彿是春神灑著春天的訊息與花粉,也像是給路上每一個人帶來無限的祝福,遇見他們的路人會駐足聽他們唱歌,更感激這些天真的孩子們所帶來的驚喜和幸福感,每到一個小廣場他們就會停下來唱歌表演,沒有整齊畫一的動作卻充滿著活力和純真,讓人滿心愉悅!
還有一回孩子學校說要辦園遊會,孩子們要上台表演,我心裡預想的狀況還停留在台灣孩子的表演情況,每天都問孩子你們在練唱什麼歌,或者可不可以表演一次給爸爸媽媽看,兩個孩子都回答不上我的問題,我很納悶不知道為何孩子沒辦法表達園遊會的內容,一直到看過表演我才恍然明白,原來全校一起編了一齣歌舞劇,有些大孩子還在不同場次分飾不同角色,戲劇裡的服裝都由孩子自行用紙張製作或是由孩子家裡帶來的衣物以顏色作配合,音樂的屬性從兒歌、民謠到古典音樂都有,不是親眼看過整齣戲,要孩子獨自一人在家裡表演整個戲的精神,確實是很難辦到。園遊會的其他部分也是由各家長配合,像是設計過關活動給孩子玩,贏得的獎品就是各家裡多出來的物資捐贈,餐點有部分也是由家長自己烤蛋糕送來,而其他支出就由販售摸彩券和點券的收入來負擔。
老大幼稚園畢業前,從老師那發回一份評鑑,那評鑑將會隨著孩子進入法國小學供作國小老師參考,幼稚園老師的評語內容會先發給父母看過,有任何意見可以在跟老師溝通;我拿回那份資料後還特別去請教老大同學的媽媽,評鑑內容非常仔細,就連握筆寫字的狀況都有詳細說明,老大的表現都很好幾乎都是A+(因為在台灣的幼稚園學習的內容早已遠遠多於法國同齡孩子的程度),只有其中一個我不大明白上面寫著A30,經過解釋我才知道原來那個30的意思是幼稚園的孩子只要會數到30就可以升小學,所以無論會數到幾,只要是超過30老師都會寫上A30表示合格。這不禁讓我懷疑起在台灣,父母們汲汲營營所為何來,法國的幼兒學習總是快快樂樂,只會數到30就能畢業,這不表示其將來成就就比較差,事實上,法國擁有全世界最快的高速鐵路、空中巴士、最強的核能發電技術等,國力強,工業非常發達,反觀台灣的基本教育就讓孩子無法喘息,如今卻有著令人感慨的18分大學,從小就給孩子那麼多學習壓力,有時想想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法國的教育重視『玩中學』,注重孩子的遊戲和遊歷,中國人說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這道理在法國的教育上也能看見;法國學校星期三不上課,他們認為應該給孩子多遊戲、多休息,連上五天的課實在是太累了,而週六半天在幼稚園裡也是隨人愛不愛去,半天的服務只是給上班的父母一個方便,並不在正式的課程安排裡,每天下午四點二十分以後就放學,家長無法來接的,學校聘有鐘點的保育員只負責照顧和看護孩子,沒有課程安排也不在教室裡活動,放學後也沒有作業,只要孩子盡情地遊戲,無論是在家裡或是公園裡。法國人的工作時數少,相較於台灣,絕大部分的法國家長都能準時接送孩子上下學,也很願意花了很多時間在陪伴孩子身上,平日時有想要安排出遊,向學校告假一週、兩週甚至是一個月都是很正常,且是被認同和肯定的事情。
在法國孩子平均每六週就會有兩週以上的假期,聖誕節年假、寒假、春假暑假和秋假等,這些時間父母都會幫孩子安排活動;像是寒假很多法國孩子便會爺爺奶奶一同去滑雪。八月份是法國的休假全民運動,全國大部分的人都會安排家庭旅遊一週到三週不等的旅行,一家人開著旅行車環法、去葡萄牙等歐陸各地,都是很平常的安排。活動的重點不再得花多少錢去豪華旅行或是去過多少地方,而是一家子一同出遊,學習親子和兄弟姊妹間的溝通與相處,一同做旅行計畫認識一個地方的環境、文化等,好在將來有共同的話題、回憶和感動,這比什麼都來得珍貴。
有人表示台灣的教改會失敗,我們做家長的要負一半的責任;拋不開唯有讀書高的思維、走不進因材施教的理想,恐懼落後讓我們把孩子推進更多不必要的壓力裡。這一年在法國,我學會把孩子學習的眼光拉長、拉遠;眼前的滿分、第一名或是通過任何檢定都不應該是我該在意的,讓孩子願意一路樂於學習、快樂成長才是首要的工作。我真心地認為孩子不一定非贏在起跑點上不可,讓孩子的成就展現在人生過程,培養出孩子願意一輩子學習的動機,永遠願意與書本為伍,這才是在我不能陪伴在孩子身邊的日子裡,最讓孩子享用不盡的好禮物,也才是我身為孩子的母親的成就之一。
願與大家分享、共勉!
一次機緣得以全家在’06年暑假到法國香檳亞丁區的首府漢斯短居一年,當時家裡老大才要升大班、老二才即將滿三歲;很多親朋好友覺得這樣的決定不可思議又過於大膽,幸運的是在台灣的長輩親人對我們的決定是無悔地支持,也讓我們一家四口這一年的異鄉生活體驗進行地很順利、安心。
有一段異國居住的經驗確實很難得、也很難忘,尤其是居住非英語系國家,在語言上更是一大挑戰,挑戰超出自己能力一些許的事情,勇敢去面對無法預料的未來,這一切並沒有想像中困難;事實上,這一年遭遇的困難和挫折也不少,也很幸運地遇見了一些異國情誼和他鄉故知的援手,我總喜歡將不愉快的事情雲淡風輕,而能留在生命記憶裡頭的就是最美好的。
在法國,除了眾所皆知的風光明媚、美麗的歷史文物、藝術、時尚、電影和美食之外,最令我感動的是這裡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態度,法國人的生活很傳統、注重家庭和崇尚自然,物質不似台灣豐富卻很有品質,也許這才是他們之所以先進的地方。我喜歡法國人愛自己下廚,當然也可以歸因於他們物價高、人工貴,外食會是一比大開銷,但我寧可相信他們樂在其中,所以無論男女都是廚藝高手,他們吃得也很簡單但是很享受為家人和朋友做菜的過程,在午後豔陽下邊吃、邊喝、邊聊就可以一直到晚上,重視生活的情趣大於物質的享受,這也是為什麼法國很多商店星期天不開張的原因吧(要上教堂、要陪父母、孩子吃飯、玩耍)!
法國人喜歡看書的比例不少,我曾坐在一個公車司機的後面,看他在等待發車時間時,正在看一本厚厚的埃及史,在公園裡,邊曬太陽邊看書的人也比比皆是。法國人很喜歡遵照傳統的節日和時令來辦活動和聚會,他們喜歡音樂,隨處可見、可聽表演專家或是業餘達人在街頭表演,我們一家這一年最大的收穫莫過於看了近百場免費的表演,各大大小小的節日和週末五花八門的表演都在街頭穿流著,有傳統的、民俗的、流行的、古典的、異國的,應有盡有,孩子們常在街上恣意席地而坐,欣賞著這一幕幕流動的饗宴。
在法國我是讓兩個小男孩去上幼稚園的。法國的幼兒教育不僅讓人喜歡、印象深刻,更發自內心地反省自己的教育觀點;出國前就略有聽聞法國的幼稚園裡大概就是唱歌、畫畫和吃午飯這三件事,兩個孩子的實際體驗確實也是如此,但別小看這些事情,這一切都是難能可貴。學校的牆面上貼滿孩子們四開、甚至是對開大的畫作,至少每個月會更新一次,甚至會有更大幅的共同拼貼創作,每一幅都美麗得不得了,沒有一幅雷同的,都是每個孩子自由發揮出來的特色。每個月的生日會是由孩子們自己在學校做蛋糕,材料單的內容由老師寫好後會貼在教室門口,由當月壽星的家長自行勾選認領後帶去。午后的活動時間是孩子的最愛,在不算大的校園內跑跳、互動,學校時常辦活動,像是到田園、森林去採蘋果、摘草莓或是散步,參觀美術館、看馬戲團表演和藝文活動也是每個學期必備的課程之一。
由於他們重視傳統,每個月的節日都是學校的課程重點;像是一月份是國王月,市面上會販售一種國王蛋糕裡面藏有一個小玩偶,通常會在親友聚會的場合吃,吃到玩偶的人就是國王必須戴上王冠進行飯後遊戲。而國王月在學校裡就會以說故事和美勞等方式讓孩子瞭解孩子法國歷史、認識各代國王、從學畫公主和做皇冠中認識貴族衣物、裝飾、還有作城堡和騎士的勞作認識旗幟、徽章還有城堡遊戲等,非常生動有趣,而內容卻不經意地包含了歷史、語言、美學、勞作、肢體律動等等,而法國的傳統也因此得以保留、傳承,也十分貼近生活。
當春天來時,大孩子班上還開始製作大型勞作,有的做蝴蝶、有的做花朵、有的則做樹花,這些都不是紙上作業,而都是可以穿戴在身上和頭上的衣物,孩子們為自己做也互相幫忙,沒有人做出來是一模一樣的,孩子也練唱很多有關春天的歌,一天送孩子到校看見貼了一張海報說下午孩子要去遊行;午餐過後孩子在學校隔壁的小花園裡集合,穿戴著他們精心設計的衣裳,手裡拿著一個小袋子裡面裝有各種顏色的小圓點紙片,老師也打扮成一朵向日葵手裡彈著手風琴,領著孩子向街上走去,沿街孩子手灑著紙片給路人,彷彿是春神灑著春天的訊息與花粉,也像是給路上每一個人帶來無限的祝福,遇見他們的路人會駐足聽他們唱歌,更感激這些天真的孩子們所帶來的驚喜和幸福感,每到一個小廣場他們就會停下來唱歌表演,沒有整齊畫一的動作卻充滿著活力和純真,讓人滿心愉悅!
還有一回孩子學校說要辦園遊會,孩子們要上台表演,我心裡預想的狀況還停留在台灣孩子的表演情況,每天都問孩子你們在練唱什麼歌,或者可不可以表演一次給爸爸媽媽看,兩個孩子都回答不上我的問題,我很納悶不知道為何孩子沒辦法表達園遊會的內容,一直到看過表演我才恍然明白,原來全校一起編了一齣歌舞劇,有些大孩子還在不同場次分飾不同角色,戲劇裡的服裝都由孩子自行用紙張製作或是由孩子家裡帶來的衣物以顏色作配合,音樂的屬性從兒歌、民謠到古典音樂都有,不是親眼看過整齣戲,要孩子獨自一人在家裡表演整個戲的精神,確實是很難辦到。園遊會的其他部分也是由各家長配合,像是設計過關活動給孩子玩,贏得的獎品就是各家裡多出來的物資捐贈,餐點有部分也是由家長自己烤蛋糕送來,而其他支出就由販售摸彩券和點券的收入來負擔。
老大幼稚園畢業前,從老師那發回一份評鑑,那評鑑將會隨著孩子進入法國小學供作國小老師參考,幼稚園老師的評語內容會先發給父母看過,有任何意見可以在跟老師溝通;我拿回那份資料後還特別去請教老大同學的媽媽,評鑑內容非常仔細,就連握筆寫字的狀況都有詳細說明,老大的表現都很好幾乎都是A+(因為在台灣的幼稚園學習的內容早已遠遠多於法國同齡孩子的程度),只有其中一個我不大明白上面寫著A30,經過解釋我才知道原來那個30的意思是幼稚園的孩子只要會數到30就可以升小學,所以無論會數到幾,只要是超過30老師都會寫上A30表示合格。這不禁讓我懷疑起在台灣,父母們汲汲營營所為何來,法國的幼兒學習總是快快樂樂,只會數到30就能畢業,這不表示其將來成就就比較差,事實上,法國擁有全世界最快的高速鐵路、空中巴士、最強的核能發電技術等,國力強,工業非常發達,反觀台灣的基本教育就讓孩子無法喘息,如今卻有著令人感慨的18分大學,從小就給孩子那麼多學習壓力,有時想想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法國的教育重視『玩中學』,注重孩子的遊戲和遊歷,中國人說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這道理在法國的教育上也能看見;法國學校星期三不上課,他們認為應該給孩子多遊戲、多休息,連上五天的課實在是太累了,而週六半天在幼稚園裡也是隨人愛不愛去,半天的服務只是給上班的父母一個方便,並不在正式的課程安排裡,每天下午四點二十分以後就放學,家長無法來接的,學校聘有鐘點的保育員只負責照顧和看護孩子,沒有課程安排也不在教室裡活動,放學後也沒有作業,只要孩子盡情地遊戲,無論是在家裡或是公園裡。法國人的工作時數少,相較於台灣,絕大部分的法國家長都能準時接送孩子上下學,也很願意花了很多時間在陪伴孩子身上,平日時有想要安排出遊,向學校告假一週、兩週甚至是一個月都是很正常,且是被認同和肯定的事情。
在法國孩子平均每六週就會有兩週以上的假期,聖誕節年假、寒假、春假暑假和秋假等,這些時間父母都會幫孩子安排活動;像是寒假很多法國孩子便會爺爺奶奶一同去滑雪。八月份是法國的休假全民運動,全國大部分的人都會安排家庭旅遊一週到三週不等的旅行,一家人開著旅行車環法、去葡萄牙等歐陸各地,都是很平常的安排。活動的重點不再得花多少錢去豪華旅行或是去過多少地方,而是一家子一同出遊,學習親子和兄弟姊妹間的溝通與相處,一同做旅行計畫認識一個地方的環境、文化等,好在將來有共同的話題、回憶和感動,這比什麼都來得珍貴。
有人表示台灣的教改會失敗,我們做家長的要負一半的責任;拋不開唯有讀書高的思維、走不進因材施教的理想,恐懼落後讓我們把孩子推進更多不必要的壓力裡。這一年在法國,我學會把孩子學習的眼光拉長、拉遠;眼前的滿分、第一名或是通過任何檢定都不應該是我該在意的,讓孩子願意一路樂於學習、快樂成長才是首要的工作。我真心地認為孩子不一定非贏在起跑點上不可,讓孩子的成就展現在人生過程,培養出孩子願意一輩子學習的動機,永遠願意與書本為伍,這才是在我不能陪伴在孩子身邊的日子裡,最讓孩子享用不盡的好禮物,也才是我身為孩子的母親的成就之一。
願與大家分享、共勉!
(悄悄話)
2012-06-28 11: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