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26 09:02:31電池

FOTo : 19XX~2006~???? 時間的痕跡

Wall:紅磚牆

文字:

不知何時起, 倏地!週遭不乏異地拔起的新式大樓國宅與公寓
像是壓榨了建築工人整年辛勞的汗水與消耗了五百瓶維士比(建地旁隨時可見)
才能以飛快的速度, 從地表上[捅出這個大樓子]。
這個壟起的異物不斷向外吞食, 將身旁原本能讓人通行的小巷子硬逼成只有水溝蓋的寬度,現在卻僅容老鼠通行。

幾個月前,教堂旁的草地一貫綠茵如昔。
又是不知何時起,只消一兩天的工夫草地圍起了鐵藩籬, 我騎車經過會不時向內張望,看見幾個工人在草地上踢著一顆小孩留下變形殘破的足球,吆嚇著殘餘的青春
奢侈地消耗這吋時光 — 這塊草地上的最後一場足球賽。

鋪上平坦的水泥,畫上規矩的黃線,立起簡陋的收費亭。
不知道牧師們停車時有沒有注意到,堅韌的綠草正與頑固的水泥爭地,在慘灰的邊緣夾縫中冒出一絲綠意,在蜿蜒的裂痕中掙出生命力。

為了拍幾張照片,我毫無目的地在我住了幾年卻仍感陌生的世界裡漫遊,像那一群
被海流左擁右推的黃色塑膠鴨,它的水池與浴缸變成了大海..自由多了。
這個意外反倒成為科學家們藉由它來觀察海流的變化與走向。
在大西洋沿岸,你可能撿到它們,也可能釣到一條無能消化即將死亡的大魚
在它的肚腸裡挖掘出幾隻Made In China的黃色小鴨。

我繼續往邊緣走,這個地方空虛的教人不安,大白天死寂像吸血鬼那部無聲電影裡的瘟疫與老鼠。

殘留經濟發展下變形的新台灣風格建築,異種建材的融合置入,住家與鐵工廠的結合
醜陋的外貌像是噬人的怪獸。
狹窄街弄,擠得面面相覷的窗戶,卻也潛藏了偷窺的樂趣。
翌年重鋪一次的瀝青如人造的柏油沉積岩層, 鋪壓機在滾燙的瀝青上反覆壓輾
將垃圾錢幣與瓶蓋一同入葬,讓我想到「天邊一朵雲」裡李康生將被陷入瀝青裡的鑰匙挖起,跟著湧出了水的超現實畫面。


我們對時間的觀念太弱;對環境的關注太少!
Backyard:後院

文字:

廢墟有一種迷人的魅力,取決於時間的條件。

換個說法:時間本身就是迷人的條件,不管在任何方面 ,尤其是電影裡。

我並不是非常喜愛侯孝賢的「最好的時光」,卻對他所選擇的三段時間裡的愛情故事有所折服,他的確讓時間裡的記憶活躍了起來,即使我不曾經過或擁有。
當然還有被那高密度的氣氛包圍得說不出話來。

而王家衛的2046裡玩弄的時間刻度則過度虛浮了,那的確是香港宵禁時,周慕雲悶在房間裡所寫出的科幻小說(但他原本想寫的不是武俠小說嗎?)。

有一說,時間並不是單線進行,而是一日重復一日的Cycle。
如果是一日重復一日,人將不會老死,這種時間觀當然不存在,卻可以想像與辯證。

關於Cycle時間觀的假想電影:

Groundhog Day.1993年 中譯:「今天暫時停止」。
比爾莫瑞飾演的菲爾是一名電視台的氣象播報員,在二月二日土撥鼠節前夕,受命赴一小鎮採訪土撥鼠節(鎮上的傳統風俗認為土撥鼠能預知天氣,所以設為節慶)。
  菲爾為人狂傲自大,輕率淺薄,採訪完畢後,他發現自己被困於二月二日的迷離幻境中。每天六點收音機就播起音樂,催他起床,不論他做了什麼,一切又會重新開始,如惡夢般永無止境。
全片時間重複發生在二月二日一天之內。他發現別人生活如常,只有他渡日如年,像陷身於地獄中,始終到不了明天。

如果人處在桃花源裡,相信時間將變得那麼不重要,也不會為時間感覺到痛苦。
可見現實生活不可能是桃花源 ,而土撥鼠鎮對菲爾而言也肯定不是桃花源。

這種接近卡通式荒謬的時間觀,模糊時間的進行,劇情一再重複。
其實人不也是這樣而已,每天從睜開眼睛開始到閉上眼睛結束。
老實說人時常不知道醒來的意義為何?

時間的痕跡:

對今天此刻而言,前五分種已經是過去。
然而我仍在做同一件事(寫網誌)由於心無旁鶩,所以我並不會察覺到五分鐘究竟是何時過去。 同樣是過去的時間,這五分鐘是不著痕跡的。

而前一天也是過去。由於前一天我無所事事,所以根本沒有什麼值得大書特書。
所以昨天的時光就這樣流逝了,像是自己主演了一部節奏舒緩的電影,即使什麼都沒發生,REC還是再進行中,時間還是不斷遞嬗、不會靜止。
這就像大腦裡有一部自動拍攝與紀錄的機器,這部機器應該叫做「記憶」,但是拍完及止,無法後製剪接而且還會褪色(這也是電腦與人腦的不同)。

時間的後設主義:

「如果愛」裡,十年後的林見東與孫納再度回到十年前充滿回憶的舊地,我們看得到那份緬懷與惆悵的感觸,因為先前導演用平行進行的敘事,鋪陳了兩段時整的空裡的對比,也拼湊出完故事原委、更帶出時間消磨的無情。 受了傷、結了痂的戀人,即使回到滿是回憶舊地,但他們已經回不到美好過去。江山仍在,人難依舊。

而「蝴蝶效應」的野心更大,它不單於呈現更試圖改變—
人根本無法回到記憶裡改變已經成真的事實,但是如果行得通呢?
電影由一個大膽的假設當骨架,結果痛苦的輪迴卻也映証了記憶就像一部人腦電影,那是僅存於意識裡的、無法後製剪接的,更遑論改變。

攝影有一個名詞叫「決定性的瞬間」,強調及時的重要性與積極的行動方針。
同樣是強調及時的時間觀,蝴蝶效應裡的主角卻已經是亡羊補牢。

被我這麼一形容,「蝴蝶效應」好像變成一齣警世寓言。
告誡著青年們不要「及時」做壞事 ,叮嚀著要「及時」行善..不要蹉跎時光。(笑)

P.S.我有個建議:學校、監獄、宗教團體應該也來集體放映「蝴蝶效應」。

不然「大逃殺」也不錯,後者強烈建議監獄應該也來仿效實行。
這套生存規則比國家機器下的死刑還恐怖,應該能有效抑制犯罪,而且理由更冠冕堂皇:他們不是國家應該未雨綢繆的主人翁;而是體制下判定有罪、死有餘辜的社會敗類。(新加坡政府考慮一下吧!)

讓他們互相殘殺吧! 死一個算一個!
最後僅存的人....當然才需要動用到死刑機器。
而且還可以編列預算建造一座「小羅馬競技場」上演「神鬼戰士」的戲碼。
(我是一個喜愛懷舊與復古情懷的人。)

政客:太野蠻了! 不夠文明?
政府: 喔! 所以你們選擇文明一點的死刑囉!
------------------------------------------
最後僅存的人: 我活下來了! 特赦吧!
政府: 什麼! 沒有這回事喔! 你還期望能活著離開嗎? 我什麼時候說話算話了。
沒看過「實尾島」嗎? 就算你答應刺殺胡錦濤! 我想你都過不了台灣海峽!

後面一大段都離題了。(笑)
Interior:內部
Window scene:窗景
History :歷史
Mememto:具有意義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