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0-12 17:55:01obsidian

生存風格(P. Bourdieu)

生存風格
所謂生活風格,是指可以有系統地代表一個階級或其中一部分成員的品味、信仰和習慣的總和。它包括像政治立場、哲學信仰、道德信念、美學偏好,乃至飲食、服裝、文化和性行為等習慣。生活風格類似於生活上或生活模式的概念,但偏重質的面向,相對於以個人或團體所擁有的財貨數量來衡量的生活水準。
在同樣的生活水準之下,可以有非常不同的生活風格,Bourdieu認為此乃因慣習的不同(Bonnewitz, 2002:107)。法國現代社會有三種不同的生活風格,即三種不同階級的生活風格:
现 宰制階級:宰制階級成員的慣習建立在秀異的概念上。即藉著儀態(身體上的自在)與語言(精練的辭彙)、室內陳設的選擇(偏好古典傢俱),或渡假地點等,來突顯其傑出性。但因資本結構的不同而分裂的宰制階級裡,存在著兩種對立的生活風格:經濟資本擁有者的富裕,表現在像旅遊、藝術品或名牌汽車的擁有等合法文化符碼上;文化資本擁有者,則是以閱讀、偏好古典音樂或戲劇,來表現其優越感。因此,前者的奢侈對立於後者清心寡慾式的貴族氣。此外,資產階級的新舊也影響其慣習:汲汲於生產與累積的舊資產階級表現出刻苦耐勞、嚴以律己、精打細算的生活風格,而擁有豐富文化資本的新資產階級敢於花錢享受的消費享樂主義(Bonnewitz, 2002:108-9)。
宰制階級可以透過語言來強制新的意義,更何況宰制階級掌控語言的能力優於其他階級,Bourdieu認為宰制階級甚至壟斷了合法的語言能力,即既符合文法規則,也保有能確保語言有效性的風格。宰制階級與文化的關係,可以說是在拉大距離,表現出遊刃有餘與進一層次的閱讀模式(Bonnewitz, 2002:139)。
现 小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成員的慣習,則是表現在他們為求社會晉升的嚴格意志上,是一種既拘謹又自負的特色。Bourdieu在Distinction中寫道,「小資產階級的慣習,是指把社會、個人和集體的變動過程傾向內化成習性,同時,這個社會晉升過程也藉著這個習性得以延續及完成。」但是從生活風格上來看,這個階級並非是一個均質的團體,上升的小資產階級所發展出來的慣習,類似於新資產階級,它是基於「快樂的義務」,表現出注重保養、休閒及健康均衡的飲食,沒落中的小資產階級,則顯得比較傳統樸素,著重工作、秩序、嚴格和細節(Bonnewitz, 2002:109)。
小資產階級則以「文化上的全心向上」為特色。他們預期成為資產階級的慣習,反映在「言必稱主流文化」的作風上,對合法文化的承認,及獲得合法文化的慾望。他們甚至會去模仿上流文化或從事上流文化的替代性活動(次級文化活動)。這些特徵在上升的小資產階級身上特別明顯:他們會花時間金錢在次級形式的文化生產活動上,像是去看電影與聽爵士樂,樂中於通俗化科學或歷史期刊。但是他們也因此時常處於「擔心流俗」(即普羅階級)和「想成為上流」(資產階級)兩方拉扯中。這種緊張著處境特別是表現在和語言的關係上,像語言上的咬文嚼字,對別人與自己都容不下任何形式上的小錯,矯枉過正(Bonnewitz, 2002:139-40)。
现 普羅階級:普羅階級的慣習,明顯地表現在必要性及對此的適應。在這種急迫性的壓力下,使他們拒絕選擇沒有任何用處的審美習慣。如工人階級比任何階級更常說喜歡「整潔有序」的家,「簡單」的衣服。他們慣習的第二個特性在於,把體格健壯當成是陽剛的一面,如他們食量驚人且好健身,這些習慣都與他們的處境有關:他們是出賣體力的勞動者(Bonnewitz, 2002:109-10)。
以「做必要選擇」與「重陽剛之氣」為慣習的普羅階級,其文化實踐邏輯在於拒絕被視同小資產階級。文化上的自命不凡,被視為缺乏陽剛之氣,所有蘊含資產階級氣味的主題,絕不會出現在日常對話之中(Bonnewitz, 2002:140)。

文化愛好的象徵性結構
  Bourdieu認為文化愛好、品味、鑑賞力或情趣,既是人的一種心態、情感和秉性,同時也是一種文化實踐方式,是現代人的一種行為風格和作風,是一種帶有活動性的氣質。而愛好和品味具有雙重結構,呈現為象徵性結構,也具有象徵性的性質,和社會區分的功能(高宣揚,2002:177)。
  愛好與品味的實踐,乃是美的鑑賞活動,即Kant所謂的「無目的的合目的性」,其追求的是擺脫利益的鑑賞樂趣與精神品味,是一種高於一般認知活動、倫理活動及其他社會活動的最精緻特質,故藝術的界定與「生活的藝術」的界定,便成為各階級間鬥爭命運的關鍵場所。而美學的客觀與主觀兩方面立場的確立,越加構成社會場域中所佔據的社會地位的確認因素(高宣揚,2002:178)。
文化鑑賞活動交集著歷史、文化和個人有機體的生命力,綜合社會和鑑賞者的才情哲思與個人天賦,藉著象徵性的延伸與層疊,集中地綜合了內容豐富的生活世界和精神活動的複雜象徵性結構(高宣揚,2002:179)。文化結構的象徵性結構,決定了其象徵性功能,表現在權力運作與社會區分上:
现 文化愛好作為一種心態與行動原則,呈現了各文化愛好的行動者與成員的特殊社會地位,呈現他們社會資源與才能的掌握程度,亦呈現他們的文化修養與文化資本的累積程度。透過文化愛好的社會表現,實際實現了權力爭奪和較量。文化愛好這種社會象徵,與權力再分配的社會功能,使現代社會中各成員、各階級,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參與了文化愛好層面的權力鬥爭(高宣揚,2002:180)。
现 文化愛好作為一種生成性的區分原則,一方面把行動者自身和他人區分開來,來突顯自身的身分、自我認同和特殊個性,另一方面又將他人按照愛好的分類加以  區分,實現人們對整個社會各成員和階級的間隔化程序(高宣揚,2002:181)。
  Bourdieu認為文化財貨通常依某種層級而被歸類的:古典戲劇相對於通俗喜劇,騎馬或是打高爾夫球相對於慢跑或足球等。有高級文化(像古典音樂、繪畫、雕塑、文學、戲劇等),以及正在被合法化,但沒那麼高級的文化活動(像電影、攝影、唱歌、爵士、動畫等)的不同類別。但每種類別裡,還有不同層次的區別,古典音樂中,還可以區分為大眾品味、中等品味、高級品味。因此,對這些文化財貨的認識和消費,是有分級作用的,因為當社會行動者潛心於某個文化活動,並展現他們的品味時,不但彼此間在相互歸類,且甚至相互對立。所以,文化場域的運作,就像是一個從最合法到最不合法的歸類系統,即從高級到庸俗的歸類系統。社會行動者因此可以表現區別,甚至在最平常的活動裡(服飾、室內裝潢、旅遊、休閒、運動、烹飪)。Bourdieu在Distinction中曾提道,有品味嗜好就有反胃厭惡,嗜好的作用,有整合的作用,可以展現階級屬性,但也有排斥的作用(Bonnewitz, 2002:135)。

慣習與區分
  慣習既是客觀可分類的發生性原則,又是進行分類判斷的實踐之分類系統,而表象的社會世界(即生活風格的空間)乃由兩種能力的關係所建構:一是由慣習所確立出的,生產分類的實踐和作品的能力,一是區分和鑑賞這些實踐與作品的能力。故慣習在此運作過程中,同時完成了四種分類:
现 將自身與他人區分開來,顯示自身的自我認同,並藉以突顯自身的氣質、風格、個性和特質。
现 把鑑賞和觀察的對象區分開來,將對象按照自身喜愛的程度,分類成各種等級。
现 對他人和整個週遭世界進行區分,按照他們和它們的不同狀況或類型加以分類。
對事物進行分類的同時,慣習也對行動實踐本身進行自我分類,在對鑑賞對象進行分類時,也完成對鑑賞活動本身的分類。
  Bourdieu認為,任何文化實踐的參與都帶有階級屬性的色彩,且正是階級屬性構成了特殊的慣習(Bonnewitz, 2002:135-6)。判斷的性質反映了藝術鑑賞力層級的高低。以攝影的評價與品味為例,普羅階級是以內化的實踐價值來評判相片,完全不考慮美感,他們認為所有照片都應該有某種功能。然社會層級越往上,他們的說法也越抽象,攝影成為表達普遍意義的機會。因此,即使攝影在整個社會階層裡廣為流傳,主流範疇仍能繼續其區別的策略:拒絕攝影的一般用法,賦予平凡之物一種美感,如此一來,攝影便成為有教養文化的一部分(Bonnewitz, 2002:138)。

秀異(distinction)
  在資產階級的文化世界裡,就是以否定下層階級實用性、功能取向的品味和生活風格,來區異自己。通俗品味所強調的是文化財貨的實用功能,高級的品味則重視它們的形式,普通品味採用的是「量」的觀點,而秀異的品味則喜歡以「質」作為評斷事物的依據,最後,大眾品味重視的是消費物品的「質料」,而資產階級文化要求的是「儀式」,即消費的方法和儀態。這種「奢侈品味」和「自由品味」或「必需品味」,都顯示出象徵鬥爭的意涵。即為了自身特定的秀異文化目標,運用所擁有的經濟和文化財貨、教育資本,展現各自特有的日常生活實際行為(邱天助,2002:148)。
統治階級 可以藉著日常生活的文化實行上的風格排他性,來區異自己的階層地位其追逐秀異的意義是卑俗主義(vulgarism)者;而在秀異的象徵鬥爭中,小資產階級進行的是一場毫無希望的鬥爭,即使其未有意識地遠離工人階級的散漫,但相較於資產階級的安然灑脫,小資產階級的日常文化中所蘊的「自命不凡」,由於期待被接受和尊重,往往冀求文化的美譽,表現出文化的虔誠,對資產階級文化的順從,乃伴隨著自己文化的無價值感,其追求文化的美譽是主智主義(intellectualism)者(邱天助,2002:149-50)。Bourdieu對普羅階級的文化實有褒貶,其貶謫的是未反思的動物狀態,認為勞動者在階級系統中被化約為體力的勞動,並發展出一低俗和動物般的愉悅品味,但Bourdieu同時也推崇這種動物性為生存的自然形式,並以此攻擊資產階級文化的偽善。勞動者所扮演的乃盧梭所說的「高貴的野蠻人」,並未受到資產階級所玩的文化區隔遊戲的污染。大眾階級進行必須的選擇,是實際主義(realism)者(邱天助,2002:150)。
累積文化資本的意願,使我們可以解釋文化經驗。所有的經驗研究皆指出,宰制階級比其他階級更常去參觀博物館、聽歌劇、上圖書館或買書。文化財貨的消費是很不平等的,這並不只是反映了經濟上的不平等,也反映了區別策略的運作,這也是文化領域的階級鬥爭。這個日常階級鬥爭的表現形式,通常是微妙而不為人所注目的,而鬥爭的目的是為了爭取各種實踐的合法的層級化,也可以說是一種社會歸類的鬥爭(Bonnewitz, 2002:134-5)。
在社會階層的每個位置上,都有一個特定的文化:菁英文化、中等文化、大眾文化,這三種文化是以秀異、奢望及匱乏為特色。Bourdieu的文化社會學證明了象徵鬥爭在階級鬥爭裡的重要性。灌輸意義的同時也要使人忘記其任意性,這正是暴力及象徵宰制的邏輯,由此可知,文化是一個較廣泛的整體,亦即象徵生產場域的一個部分,而政治、法律和宗教場域也都一起促成了這個象徵生產的場域,但是各場域又各自帶著隨時代而不同的合法性,彼此相互競爭,進而生產了世界的再現,其目的在於廣為傳播其再現,並使人接受(Bonnewitz, 2002:141-2)。
 Bourdieu更細緻的解釋行動者在社會場域中的動機,其隱含的假設乃行動者具有「突顯自己」,引人注目的內在動力,也就因為是這樣,日常生活言行必然是差異符號,而所追求的如果是社會所承認並肯定的差異時,它便是秀異符號。Bourdieu採用了生活風格的各種形態,如姿態、口語表達方式、衣著、時尚、飲食等各方面,來解釋行動者如何在文化品味上,在社會場域中呈現秀異,獲取個人利益。生活風格也是一種慣習,隱含著行動者偏好的價值觀,也代表著一種文化資本,可以運用來顯示其「秀異」。Bourdieu指出,所謂秀異就是指差異,是某種特別凸出的特質,它是從關係網絡中的位置來做區辨的,也就是只有與其他特質相比時,才能顯示出來(張錦華,2001)。

參考書目
Bonnewitz, Patrice,2002,布赫迪厄社會學第一課,孫智綺譯,台北:麥田。
Bourdieu, P.,1997,〈藝術品味與文化資產〉(Outline of a Theory of Art Perception),《文化與社會》,林明澤譯,pp.259-75。台北:立緒。
邱天助,2002,《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台北:桂冠。
高宣揚,2002,《布爾迪厄》,台北:生智。
張錦華,2001,〈從Pierre Bourdieu的文化社會學看閱聽人質性研究的發展〉,《傳播文化》,第9期,pp.6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