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五台山
登大螺頂
台階萬丈伏袈裟。頭頂金兜腳踏麻。
見有人來頻打掃,卻無緣化自咨嗟。
喃喃亭畔誦梵曲,顫顫掌中空世家。
中道贈符皆不接,大螺頂上燦蓮花。
螺頂口占
大螺峰上客,不是拜臺人。
胯健緣行邁,心明秉昒昕。
蒼松醒耳目,青葛洗嵐雲。
香火關甚事,誦碑如有聞。
上菩薩頂
林密潺潺不見溪。關關山鳥矮坡啼。
行行高蔭蟲聲接,遠遠招提曉霧迷。
曾是三千凌月路,昂然百八步雲梯。
偶停回首從來處,螺頂恍惚已無蹊。
菩薩頂上
靈鷲飛來就歇山,琉璃御賜翠巒環。
可容真相非真相,已立世間空世間。
香篆卻縈黃象教,雄肩半袒赤心顏。
殿房次第開霄漢,一脈相連關外關。
------------------------------------
八月十一日 十二點半 遊覽完了云岡石窟,便乘小巴回城。一點二十八分才到開里,再轉乘28路車到新南站。坐兩點鐘的長途車去五台山,車程須三个半小時。
五台山地處山西省五台縣東北部,總面積376平方公里。東、南、西、北、中各有一峰:東台望海峰,西台掛月峰,南台錦繡峰,北台葉斗峰,中台翠巖峰,五峰聳峙,高出雲表,高平如台,故名五台山。山中氣候寒冷,台頂積冰千年,盛夏氣候涼爽,故又名清涼山。
五台山早自東漢永平年間,為來華傳教的印度僧人竺法、摩騰所發現。因山形地勢與釋迦牟尼說法的靈鷲山非常相似,便奏請漢明帝在五臺山建築寺院,建成後加大孚(即弘信的意思)二字,名為大孚靈鷲寺(現存顯通寺的前身)。五臺山又傳為文殊菩薩演教和居住的地方,帝王十分推崇,地位崇高,寺廟繁多,規模宏大。到了唐代,五台山的佛教發展到極盛時期。明永樂年間,藏傳佛教傳入有了黃廟(喇嘛廟),開始新的發展。
汽車駛入山區,如入仙景,丘陵起伏,雲靄繚繞;疊障重巒,草茵翠綠。時見牛羊或其他野外動物,使我想起美國的黃石公園。汽車繞過東台,直下到景點中心區,已是黃昏時分,寺廟大都關門,謝絕參觀。先住下,再在附近走走,了解環境,進了間頗具規模的書店,買了有關五台山的詩文對聯等書籍,吃過飯便回旅店休息。
八月十二日晴,清涼。七時吃完早點,朝陽仍在山後,向東山坳處騰升一團白光。如此麗日,應先行山,於是登大螺頂。大螺頂在台懷中心寺廟集群區東,位於陡峭的山脊上。大螺頂寺宇的山門和牌樓圍在樹木之中,常有雲霧繚繞,盛夏草木萋萋,呈一片黛青,故又稱「黛螺頂」。山門前有牌樓一座,石獅一對。院內有兩株挺拔的大松樹,已有300多年樹齡。
登大螺頂的山路有南北兩條,兩條山路從山腳下分開,到山頂寺前交匯,如括弧形。北端山路稍緩易走,南端的是直上直下的台階。從南路上山,先經過善財洞。善財洞分上下兩院。上院創建於清乾隆年間,岩洞內曾掘出文殊、彌勒、善財童子銅像三尊,係唐代遺物。寺因以名。
我從南路拾級而上,過善財洞而不入,沿路僧人頂缽伏階「化緣」。七時四十五分到大(黛)螺頂。山上平台有耍猴照相者,吸引多人圍觀。得詩《登大螺頂》七律。
大螺頂寺宇創建於明成化年間。明萬曆年間和清康熙、乾隆年間都曾重修和補修。寺內中殿檐台下左側立有石碑,正面刻有乾隆十五年冬御制大螺頂碑記。碑背面又有乾隆五十一年暮春月登黛螺頂御筆題詩:「巒回谷卷自重重,螺頂左鄰據別峰。雲棧屈盤歷霄漢,花宮獨涌現芙蓉。窗前東海初升日,階下千年不老松。供養五台曼殊像,者黎疑未識真宗。」曼殊即是文殊的另一種梵語音譯。者黎,即闍黎。又叫阿闍梨,或譯作「阿遮利那」,佛教上指能教授弟子法式,糾正弟子行為,並為其模範的人。
傳說乾隆屢欲朝拜五台文殊,終因風大路險,沒能如願,遂欲摹擬五座臺頂的五方文殊,總塑於此,以便朝會者到此參拜。大螺項就是人們所說的「小朝臺」之處。五座臺項各有一尊文殊菩薩法像,人們轉遍五座臺項,朝拜了五尊文殊菩薩,叫「大朝臺」。但到這裡也就等於上了五座臺項,一次就能朝拜五尊文殊菩薩,所以就叫「小朝臺」。五文殊殿供奉的就是這五尊像,正中殿壇上,中間供中臺孺童文殊,左側供北臺無垢文殊,右側供南臺智慧文殊,左側殿壇供東臺聰明文殊,右側殿壇供西臺獅子吼文殊。自從黛螺頂供五文殊以來,小朝臺的盛譽聞名遐邇。有《螺頂口占》五律紀遊。
明永樂以後,蒙藏教徒進駐五台山,大喇嘛居于此。菩薩頂遂成五台山黃廟之首。清康熙、乾隆二帝幾次朝拜五台山,在菩薩頂住宿,並撰寫碑文。今存兩座漢白玉四棱柱碑,碑身四面分別刻有漢、蒙、滿、藏四種文字所書的碑文,均為康熙帝手書。康熙又敕令把菩薩頂上的殿宇破格鋪上表示尊貴的黃色琉璃瓦。正門前的牌樓又修成四柱七樓的形式,可見其備受重視。有詩《上菩薩頂》和《菩薩頂上》紀遊。
也從後門下山,遊訪碧山寺,入寺後遇雨,觀玉佛。待雨稍小,上五郎廟,原為太平興國寺,是楊五郎出家之處。林彪見此地風水甚佳,把寺廟炸燬,興建別墅,尚未入住,已機墜人亡,人說五郎顯靈懲奸。今見工人正在修葺茅蓬山莊。
下山續尋塔院寺、顯通寺等寺廟,遊畢已夕陽西下,吃過晚飯,回賓館看奧運,待明早下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