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魨與龍鬚糖
在我還很小的時候家裡因為“頭嘴”多,記憶中,吃飯的時候,媽媽永遠只有一句話;配卡優(優要發鼻音)咧!意思就是配飯的魚要吃少一點。
那時充當飯桌的椅條上,永遠就是一鍋黑黑的蕃薯簽湯粥,和一碗魚;有時候是吳郭魚,有時候是秋姑魚,魚總是放很多鹽巴,爸爸會幫我們把魚頭咬掉,還有背腹部的刺,他就吃那些,然後把魚肉留給我們。每餐飯後,姊妹會互相嘲笑對方的嘴唇,那吃了太多鹽巴之後,可笑的慘白樣子。
就算吳郭魚和秋姑魚,也不是餐餐有,有時候會換上醃漬的怪東西,比如“蚵給”就是生蚵仔的醃漬物,還有“青蚶仔膏”,是一種魚塭周邊散生的小野蟹,抓來搗碎的醃漬物,這些都是我最痛恨的東西,我不知道為什麼有人會想吃,媽媽總說那滋味很甘美;我卻看著就只覺得儘是噁心的鹹腥味,!
我們那個時候是半農半漁的生活型態,田裡大部分時候都種著蕃薯,我們有時候放學,媽媽都會讓我們去挖一擔蕃薯挑回家,蕃薯好像很少賣,有的用砂土蓋著藏在屋角慢慢吃,大部分則刨成絲曬乾,儲存在大頭斗笠樣子的糧倉(台語名;古町畚)裡,從新鮮的蕃薯簽,一直吃到蕃薯簽變紅變綠長蟲了,好像永遠也吃不完;卻還是得吃!我家二姊直到現在,儘管蕃薯簽已經大翻身,比白米值錢了,她還是堅持不想碰,只因兒時那痛苦的記憶始終縈繞不去!
爸爸有時候會到海上抓魚,因為不是職業漁夫,通常都是很原始簡易的補漁方式,比如放置陷阱藍,或利用潮汐築起土滬,當然這樣極小規模的補漁方式,成果往往不甚理想,再加上值錢的魚都拿去換錢,根本自己也沒什麼魚好下飯。不過有一種魚,它們習慣在蚵田裡活動,笨笨的見了人也不閃躲,加上根本沒人要,爸爸在抓不到魚的時候,就會去抓很多這種笨魚回來吃,每次就是滷一大鍋,照例很鹹,不過這時候媽媽就顯得大方多了,不會再要求大家省著吃,那就是小河魨。
那個時候根本也沒聽過河魨有毒這種事,大概燒的是材火,又是大鍋煮,火侯都十足的夠吧?!不知道,反正一家人傻傻的吃,也沒吃出任何問題。二姊還偏愛河魨肝,竹筷尖尖的總是挑著極小的肝臟吃,也總是惹得母親的訓斥,我則覺得它的背部與尾端的肌肉比較結實好吃,口感在當時感覺像雞肉(或許只是轉移作用的想像吧...),只是多了魚腥味。
關於吃,母親在那樣一切貧乏的環境中,其實也算盡力在豐富我們的餐桌了,除了上述不盡美好的記憶外,記憶中,母親也常為我們做許多麵食與點心零嘴,供我們解饞。媽媽會桿很Q的麵條,也會做令人垂涎的甜包(麵團包糖的煎包),最厲害的是她的龍鬚糖(糖蔥),都是至今難忘的好滋味!
我們雖然生在貧困的時代,可是很奇特的,姊妹間共同的兒時印象都離不了胖,媽媽說;那是因為;我們都太好養了!
我很喜歡這樣的文章
平實中嗅的出淡淡的辛酸與堅毅的氛圍
寫的很棒
也讓我想起小時候那物資較缺乏的記憶...
現在回去看那個時候
其實覺得有種單純的快樂
可能年紀小
還沒有太多慾望吧 2008-11-18 21:17:57
聽說河豚很美味?
不知是不是真的?
我有養過河豚
超可愛的
肥肥的超可愛
也許我不敢吃牠....
味道在"鹹"的感覺裡停住了....
既然有人說這種河豚無毒
那下次有機會
抓一些回來和大家分享好了....ㄏㄏ
河豚真的超可愛的
尤其”脹龜”時
肚子鼓得圓圓的模樣 2008-11-18 17:47:39
回憶平實生活裡,自然流轉出來
親情的原汁原味
真感人!真就是美,棒!
謝謝雷爸給水手那麼大力的讚美啦~ 2008-11-18 21: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