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06 17:05:52亮亮
教師的愛心到哪去了?
教師的愛心到哪去了?
報載教育部長吳清基希望國小教師能督促小朋友,養成健康的生活形態。日昨在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宣布要在國小推動「十要、十不要兒童健康守則」,希望納入晨間檢查,並印
在聯絡簿,天天由教師督促提醒之。這項建議遭到全國教師會表達難以落實。吳部長和台北縣長周錫瑋齊聲痛批國小教師「教師的愛心到哪去了?」
筆者身為國小教師看到這樣切身的指責,不得不仔細查閱何為「十要、十不要兒童健康守則」?並反省一下自己是否真沒愛心?
原來十要包括:每天睡足8小時、運動30分鐘、天天五蔬果、餐後睡前要潔牙、愛整潔,勤洗手、帶水壺,多喝水、用眼30分鐘,休息10分鐘、咳嗽掩口鼻,發燒不上學、隨手關燈
關水、問早,問好,說謝謝等。十項不要做的事情,則包括:不吸菸、不喝酒、不嚼檳榔,不吃毒品、不亂吃藥、不偏食,不浪費資源、不喝含糖飲料、不做危險動作及不加入幫
派等。搞了半天,原來我平常對孩子的耳提面命還不只這些,看來我在教室推行的生活禮儀應是「20要」、「50 要」,甚至是「100要」了。
國小老師雖然課務繁忙,到底教的是年幼的孩子,對於日常生活中的品格教育非常注重。所以每天自進教室起,就開始提醒孩子要有禮貌說早安、按時交作業、上學不遲到、對同
學要友愛、幫助別人快樂多、走廊不奔跑、原諒他人就是原諒自己、多吃青菜身體好、寫字頭抬高、過馬路要看紅綠燈….恐怕已是婆婆媽媽最囉唆的一群人。嘴上說的身體更要力
行,才能帶領好一群孩子。所以我看到的老師們絕大多數都是奉公守法,言教身教溢於言表的好老師,非沒愛心之人。
所以教育部推行的「十要、十不要兒童健康守則」,老師們不是不做,是天天都在做,且應是做更多。而且品格教育的養成應落實在生活中,並適時提醒才能矯正孩子的行為,對
於紙筆性的印在聯絡簿上真是畫蛇添足啊!
筆者想起以前反共的年代,外面處處是標語:「復興中華文化」「反共抗俄救中國」「小心匪諜在你身邊」,請問看多了就達到了嗎?
所以吳部長、周縣長,推行健康守則沒什麼不好,立意良好。但是政策得上行下效,自己先做好,政府官員責無旁貸先引領良善社會風氣,才能讓下一代的孩子有遵循的榜樣。看
看現在的社會風氣,新聞中常出現立委打群架、民間團體抗爭、血腥暴力、色情召妓…等。給孩子們什麼環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