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21 14:52:27佛洛依德

河內和泉【機工魔術士】



其實不是魔術,而是煉金術。
在這部裡,煉金術不是鋼鍊那對兄弟的那種魔法,
而比較像是魔術科學,魔術機械工程。
事實上,作品散發著滿滿的機電工程味,
狀似少年動作漫畫(雖然確實也有動作部分),實則像是二類組學生的自我闡述。
例如對於前人作品的研究、原作設計圖與改變設計的問題、
「好人=電機修繕」、硬碟修理…


而故事的開頭,
便是尤佳娜莉亞帶著魔石來到人界,魔石裡的內容(硬碟裡的資料)=弗魯卡尼爾的靈魂
找到了氣味與弗魯卡尼爾最為相近的容器(=人體),
剛好就是與弗魯卡尼爾長得一模一樣的男主角晴彥。
同時,尤佳娜莉亞的外表,與晴彥所喜歡的優香姐,居然也是一模一樣。


前半段的故事,尤佳娜莉亞賴在晴彥的身邊,要晴彥做出可以移轉靈魂的器具。
故事場景在工房、校園、晴彥房間打轉,
尤佳娜莉亞(百歲惡魔)和晴彥(17歲少年單身)之間的互動搞笑居多,
曖昧的氣氛比較不單純是男女愛情。

梅爾克里奧的劇情,是把全篇故事的主軸帶了出來。
只是這階段還沒直接發生在故事中心,
但對於後面的劇情,頗有對照的效果。

中段開始展開核心議題,可以說從晴彥穿上弗魯卡尼爾的法衣作為象徵,
副線則是探討「需要/被需要」的意涵。


故事的核心議題,是關於「真物/原創」與「非原物/仿製」的辯證。

在藝術史上,不乏有通過與接受批評家的鑑定與讚揚,
享受地位的藝術品日後卻被揭穿為膺品。
有趣的問題是,這些藝術品(膺品)如何獲致美學與金錢上的價值?
譬如我們今天所看到的蘭亭集序,已非原初王羲之的真跡,
那我們該如何看待他?該如何面對自己內心的感情?

故事刻意將男女主角的原戀愛對象,設定成外表一樣。
「長相一樣,性格或許不同但都是好人,即使自己能分辨兩者,
  但自己的感情是否能隨之移轉呢?」

沒有正確答案,
依照情境的不同,也有偽物比真物更說服人的可能性,
如果可以還是選擇真物吧,儘管要犧牲目前情感投入幾乎相等的偽物?

13集尾又一個轉折,
作個譬喻就是,硬碟漸趨完全壞死,資料設立唯獨無法移動複製。
「我第一次把人看成單純的軀殼…這是約束自己,因為太可怕了。」
有些事就算痛苦,也不得不放棄。
決定真偽價值的,不在於客觀要素,而在於內心的認同。

尤佳娜莉亞很討喜,終日朝夕相處,又經歷許多事,晴彥喜歡上也理所當然。
不過,正篇17集鋪成,小愛的人魔混血作為暗示,
最後還是跟優香配對。看起來男女主角似乎就是選擇了:
「我承認偽物對我極重要,但真物還是比較好。」 像是 0.999... 和 1 的差別吧!
呃,橫看豎看,晴彥與尤佳娜莉亞的互動模式,才是該配對的吧!
或許有鑑於此,又出了18、19作為後續補完。
在最終的篇章,晴彥和尤佳那利亞之間的感情,相較與優香的配對而明顯深刻許多。
在我看來,就像是複製的檔案經過修改,
原檔案A與複製修改後的B,並置為電腦裡重要的資料。
如果要說感情倫理的話,尤佳娜莉亞並非人類,人間現世道德也不太能套用吧!
不過故事終沒說明這種可能性,倒是又回應了副線的「需要/被需要」。
彼此需要,彼此被需要。


後半段展開太快,難以釐清處不少(例如派拉賽斯的目的),
但作畫乾淨,女角(尤佳娜莉亞為主)賣肉或搞笑都有,
假設科學部分與人際互動都與現實世界很接近。
雖有些閱讀門檻,但反覆品味思索的話,其實是個獨具風格的創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