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16 20:21:38佛洛依德

賽車競速遊戲(RCG)的足跡


Race Car Game,簡稱RCG,亦即賽車競速遊戲。

在大型電玩的娛樂場所裡佔用最多空間的,可能便是競速遊戲那些營造氣氛的硬體設備。從Out runner到頭文字D,擺上方向盤與油門煞車後,基本的遊戲模式都是相同的:「盡快超越其他車輛。」


筆者小時候最早接觸、印象最深的的賽車遊戲,是【F1公路賽車】(【F1レース】):

兩線賽道;有低速檔(LOW)和高速檔(HI)的差異;碰到草皮會減速,碰到其他車輛與建築會爆炸;與其說是賽車,不如說是閃躲車子。


相較賽車遊戲的發展,此遊戲本質上是「盡快超越其他車輛」,但還未存有競賽的性質。

接著,同為FC時期的名作-【Excite Bike】比起[F1公路賽車]還稍加了名次的概念,但卻是以完成賽道的時間來「內定」。

此遊戲有兩個特點,使它成為一個時代性的經典:一為特殊地形的差異,並藉此妨礙對手的遊戲方式,二為玩家參與遊戲內容的趣旨(可以自創賽道)。未來RCG的多種面貌已可自此窺見。

到了超任時代,【超越顛峰】Top Gear系列有了較明確的名次差異概念。雖然尚未有車款的差異,卻已經有賺取獎金以改造車輛的遊戲層面出現。

 



http://tinyurl.com/yz65qt5
此外,速度感的呈現、配樂的優異,渦輪加速、賽道障礙和車體毀損的戰術組合性,都是使【Top Gear2】成為超任時代,本格派競速賽車遊戲的經典代表。不眠不休的電玩族群增加了。

隨著電玩族群的數量增加,也吸引了較非核心的玩家們。對他們而言,僅有的電玩遊樂時間若是要耗在「練功」,可想見是多麼的無趣。玩遊戲的目的反而無法達到娛樂效果。因此,若說純粹競速的遊戲可稱為「本格派」的RCG,那麼門檻較低且著重「花招」的,亦可稱為「非本格派」的RCG。

「非本格派」在角色的形象塑造上、賽道的能動性上、遊戲趣味的渲染上都十分突出。非本格的競速賽車遊戲,終於在【馬利歐賽車】出現時,達成一個較為成熟完整的狀態。



本質仍是「盡快超越其他車輛」之下,角色(各車款)明顯的性能差異,造成不同的玩家喜好與遊戲方式。

在車體之外,賽道的流動性,增加了比賽的變數;道具的使用,是戰術的延伸。 

也有較明顯的名次差異概念,而藉由角色形象的差異使個體存在感放大,對於所獲得的名次也就更有感覺了。


自馬利歐賽車之後,包含自身在不同平台上的續作,以及像是【路行鳥大賽車】、【袋狼大賽車】等遊戲也都是類似的模式,在「盡快超越其他車輛」的基調上,增添了「妨礙對手而使自己勝利」的遊戲樂趣。

到了下一世代的主機,純粹對於速度與技術的追求,將本格派的賽車遊戲走向兩個類型取向:

    爽快感的《Ridge Racer》系列,與真實感的《Gran Turismo》系列。









Ridge Racer系列到了R4時,氣勢上甚至是當時遊戲界RCG的時代指標。

原因不只是硬體的進步,和發行時間也有關,永瀨麗子是虛擬偶像的經典人物、甩尾的快感(尤其是那煞車聲)勝過當時其他的RCG,車款也不侷限在現實的車種,氣氛始終營造著對於速度快感的夢想。


相較之下,
《Gran Turismo》追求的是接近真實的操控感。在車體方面種類極多,且陸續加入如Ferrari、Lamborghini 等現實車廠的車款。
此外,GT mode更是將賽車競速的本質,拓展到了具有類似RPG要素的遊戲層面。
遊戲的耐玩性與更高的技術要求,相對的更滿足了深度玩家的渴望。

兩者共同點是,回歸競賽的本質,而開頭動畫都各自充滿了魅力! 
R4:http://tinyurl.com/yf8mkss
GT:http://tinyurl.com/yghf2dq(個人偏好舊版)

 

此後,賽車競速遊戲,在同為「盡快超越其他車輛」的基礎上,還會有什麼樣的變化呢?
例如本質上依舊是速度的競爭,但增加了故事性,強化了兩車之間的對決張力,增加賽道與現實的連接,車款要素與改裝要素的同時發展,甚至還有組車隊的團體表現…


http://tinyurl.com/yj2787e  opening

《首都高賽車》系列將賽車競速拉到了真實都市的道路,因而並沒有所謂的起點與終點,只有等待挑戰的車輛,以及擋路的無辜民車。

    PS2上的【首都高賽車01】更是個容易令玩家玩到沒日沒夜的RCG。而在大型機台界受歡迎的《頭文字D》與《灣岸競速》,便是類似的遊戲模式之下,

加強了漫畫腳色的存在感,減少了改裝的複雜要素。


在新世代主機也普及化之後,除了硬體方面的提昇之外,還能帶給RCG什麼樣的進化呢?我認為,將劇情遊戲的要素代入,提升故事的深度,或許是一種可行的模式。

    類似的例子,便是空戰的【Ace combat】系列,將故事性與遊戲本質並存;

不希望題材嚴肅,也可參考有養成性質的運動遊戲,例如實況野球的成功模式,經由劇情而加強自創車輛/駕駛員的旨趣。

國產遊戲界或許可嘗試作台灣本土賽道的熱血/真實賽車遊戲,題材絕對是豐富的,只希望不要被高道德眼鏡看作成「鼓勵飆車」的媒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