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10 23:07:22貓同學

味覺回憶

香港是一個充滿矛盾的地方。一邊廂,在沒有方向的城巿規劃下,舊區重建,經營了數十年的食肆被迫搬遷;另一邊廂,打著「懷舊」旗號的餐廳卻開個不停,有種輪迴的感覺。也許,一天醒來,你會發現每天光顧的小食店或茶餐廳會突然消失,不因食物的質素下降,只因人變得越來越貪心。

最近翻閱飲食雜誌,在介紹懷舊茶餐廳的篇幅裡,總看見它倆的蹤影 ─ 華星冰室及喜喜冰室。前者打正旗號以「懷舊、老闆為前華星高層」作招徠,餐廳牆上掛滿歌星簽名唱片封套,正對著大門的水吧上方,橫放著一塊將祝賀語及下款的字體大小及位置調轉的牌匾,祝賀語是什麼已不重要,只因由「單春迅」贈。後者亦以懷舊為餐廳主題,出色之處在於數塊扮氧化的玻璃鏡匾額,甚有觀賞價值。至於食物方面,味道只屬一般。

喜喜的特式常餐,淺嚐還可以,那個雞批配青豆茸忌廉湯越食越鹹,而咖啡則比一般即沖咖啡還要難喝。最離奇的是,華星有黑松露炒蛋供應,黑松露喎??!茶餐廳罷了,有這個必要嗎?

有些食肆不能經常光顧,只因時間地點不對,卻總擔心它們會突然人間蒸發。石水渠街的嘉鳳及巴路士街的樂景快餐店,兩店均只有最基本的裝修、數張圓枱摺櫈、開放式廚房 (嚴格來說,樂景只是一個出口對著馬路的廚房),簡簡單單的,提供的卻是最原汁原味的車仔麵,和比麥記即點即造更新鮮的芝士漢堡。

 

「鮮」、「味」永遠都是留住顧客的最佳武器。不知道它們還能存活多久,有機會一定要多光顧,恐防一天,突然成為歷史,味覺變成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