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22 01:35:13littlefish

愛玉的由來

 







 

愛玉的由來


愛玉的由來流傳著多種版本,其中最為人知的為:
清朝,有一男子常常從大陸到嘉義採買土產,運往大陸做生意,有一天他經過大埔,因為天熱口渴於是到山澗溪邊飲水,突然他看到水面好像結了冰一樣,於是好奇的嚐了一下,覺得好清涼、好舒服,心想天氣這麼熱,這裡怎麼有這樣冰涼的東西呢?看看水上,樹上掉落的果實,零零落落散布,將它拿起,輕輕揉一揉就有果膠滲出,他發現就是這果子造出來的冰涼,好東西不拿不行,於是拾起一些回家,在用水搓洗後,一下子就成凍了,加一些糖,風味真好。好事傳千里,於是採擷的人日漸增多,販售在廣東、福建等地,深受大家的喜愛。因為他有一個女兒叫愛玉,年一十五,楚楚可人,平常無事,就將這個果凍賣人,吃到的人都說好,因此吃過的人就叫它為愛玉凍。

 

 愛玉子的屬性


愛玉子是一種常綠的藤本植物,目前所知僅分佈於台灣各地區森林中,藉氣根攀附於樹木、石頭岩壁,雌雄異株,雌雄隱花果發育於不同植株上。每年夏天開花結果,秋冬時可採收,雌果(可食)開花時藉由寄生蜂授粉後,發育為瘦果,雄果(不可食)開花時也是藉由寄生蜂,產卵完成世代交替。

 

 愛玉製造過程

摘下後,青皮削去,留下果核;再將果核縱割一刀,要深及果肉,置曬棚架上曝曬一天,直到變軟;再將其果核沿著縫輕輕向 外翻,翻皮後,再繼續曝曬三到六日,其曝曬時須瘦果朝下, 凸皮朝上,直至瘦果基部充分乾燥,期間不可受雨水、露水浸潤 ,待乾燥密封收齊。曝曬後愛玉果實會自動裂開 (如左下圖) 裡面有許多小小呈芝麻狀的子,將這些子刮下來,可製成愛玉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