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2-20 13:28:35Sabrin@
沒有成績單的第一名
「這裡沒有人擁有太多,更少人擁有太少。」─丹麥人民之父葛隆維寫於1820年。
最快樂的國家。
丹麥,在2006年7月發布的「世界快樂地圖報告」(World Map of Happiness)裡,全球一百七十八個國家中,名列快樂國家的榜首。
為什麼丹麥人會是全世界最快樂的人?
沒錯,丹麥人富裕,人均國民所得三萬四千六百美元,全球排名第七,平均月薪合台幣十八萬元,即使是送報生都能拿到月新新台幣十幾萬元(不考國考了,去丹麥送報紙>_<),這是一個幾乎沒有窮人的國家。
但是富裕卻不是丹麥人快樂的最大理由。
丹麥人的快樂,就像是我們《禮記》中的大同世界,在遙遠的北歐雪國實現。
在丹麥,人民活在隨心所欲、無所懼怕的社會。
社會福利制度的健全,使得丹麥人生病、失業、求學,都不需要擔心。
你會問,在歐洲國家普遍社會福利制度都頗健全的情況下,何以丹麥會脫穎而出,成為全世界最快樂的國家?
答案也許就在丹麥人的價值觀。
在丹麥,平等與尊重,是他們的核心價值。
在這個國度裡,富人與弱勢者的被尊重度是一樣的,因為丹麥主張人人平等,國家地理雜誌說:每個丹麥人,都出生在相同的起跑點。
丹麥副總理兼經濟部部長本特也說,他的最大任務之一,就是讓丹麥繼續保持為一個「低差異性的社會」。
【教育】
在貫徹平等精神下,丹麥各級學校不選模範生,十二歲以下沒有成績單,老師和家長鼓勵孩子發展天賦,不鼓勵比較。
這樣的教育,令我感到驚訝。
我們都會說教育是國家根本,成功的教育才有成功的下一代。
而我們的教育制度,從小就教我們努力用功唸書,考第一名,成績單上的排名就代表了一切。
唸書,是正統的成功出路。
用這樣的觀念,來看待丹麥,也許會打破一堆台灣教育官員和家長的眼鏡。
在我們都期許我們的孩子成為第一名時,丹麥人卻認為做自己才是最重要。
所以丹麥的國小成績單上沒有國語、數學、自然、社會的分數,也沒有老師的評語,更沒有排名,上面只有四個格子,由孩子們自己寫或畫圖,分別是「最喜歡的事情」、「最討厭的事情」、「最擅長的事情」以及「最希望學習的事情」。
就這樣丹麥的孩子們,有作為孩子的自由,他們被允許有時間、空間玩耍,接近大自然、爬樹、跌倒等等,而不是從小就逼迫他們學習技巧。
沒有填鴨式的教學,不是被動式的聽課,而是主動探索知識。學生有一半的時間坐在教室裡聽課,另外一半的時間是學生自己將所學和想學的東西真正付諸實際,加強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他們自信。
丹麥式的教學讓孩子們養成主動、好奇的精神,並且發自內心的喜愛學習。在一份針對十五歲學生所做的國際學生評鑑計劃中,丹麥學生的絕對分數也許不是非常出色,但當被問到「我做數學是因為我喜歡它」這類的問題時,有百分之五十九的丹麥學生表示贊同,遠高於平均的百分之三十八。
神奇的事發生了,不去對孩子緊迫盯人的要求他們念書,他們反而自動自發。
其實,這是再簡單不過的道理,唯有真心喜歡上一樣事物,我們才會樂意去持之以恆,而沒有人會喜歡上充滿壓力的強迫式教育。
丹麥式的快樂學習教育理念,造就了孩子不必與他人比較,只要追求自己天賦的文化。在這樣的環境之下長大,丹麥人有安全感又有自信心,懂得聆聽自己心裡面的聲音。
就這樣,丹麥人的學習,沒有終點,因為他們是自動自發。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計,丹麥人平均每人借書率是世界第二高,而丹麥人每百人寬頻使用率是世界第一。
一個國家的質感,不在於人民平均學歷,而在於人民對學習的熱情。
學習,是丹麥人快樂的秘密之一。
【政治】
我曾經有過一種想法,政治人物不免貪污,但是只要把事情做好,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吧。
但是,在看過丹麥後,我意外的發現,原來真的有政治家存在,真正會做事又清廉。
我們國會的亂象是不可能會在丹麥發生。在丹麥要成為國會議員,必須要有自己另外的工作,議員只能是兼職,所以議員的薪水少的可憐,丹麥人認為能有議員的榮譽名號,就是最大的報酬,而要管理眾人之事,必須先要能管理好自己,所以議員只是兼職。
而丹麥官員到底有多清廉?
2005年5月,丹麥爆發移民官收賄醜聞,被譽為丹麥三十年來「最大宗」的賄賂案,金額約「新台幣三十二萬」。
就是因為如此,丹麥人相信他們的廉能政府,所以丹麥人對於他們的高稅收甚少抱怨。
我們常說中華民國萬萬稅,看看丹麥,所得稅率高達百分之五十到七十,而這些稅收被大幅用在社會福利和教育,社會福利佔公部門支出的百分之二十九,教育支出近GDP的百分之七。
公立小學到大學學費全免,不但如此,十八歲以上學生還有生活津貼。
人民不逃稅、不抱怨,除了因為政府得到人民信賴,還有丹麥人認為有能力的人就應該幫助能力較差的人。
【選擇自由】
在商業週刊的丹麥訪問中,有一位二十六歲的丹麥青年說了一段話,深深觸動了我,他說:「我覺得很快樂,因為我生命中在乎的一切,都是我自己選擇的。丹麥人的快樂,來自選擇的自由。」
當我們能做自己的主人時,我們自然就會是快樂的。
生長在台灣,要能做自己,是需要幾許勇氣的,在我們的教育下,多少孩子的天賦被埋沒,只因為我們不敢跳脫制式的框架,追求我們真正想要的東西,不禁我會想丹麥的孩子有多幸福,不只是父母親,甚至整個國家都支持你做自己。
丹麥的快樂與成功,不只是一個點的成功或改變,而是全面的。
所有的丹麥式制度或價值都息息相關、缺一不可。
在平等的價值下,丹麥人發展免費教育與社會福利,縮短貧富差距,在健全福利下,經濟無後顧之憂,人民可以自我實現,做自己想做的事,增進工作效能,加上終生學習,提升競爭力,創造財富;有了財富後,人們信任廉能政府,有效運用人民繳交的高稅收,來支持教育和社會福利,以奠定平等基礎。
丹麥的成功,是有原因的,天寒地凍、欠缺天然資源的小國,卻被國家地理雜誌譽為「世界上近乎完美的國家」。
丹麥讓我們見識到,原來快樂和競爭力(丹麥在全球競爭力評比排名第四)可以並存。
臺灣能否有朝一日變成另一個丹麥?
我只能說,我們還有很多事要學習,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也許,有一天,臺灣真能成為「沒有人擁有太多,更少人擁有太少」,而我們也以此為榮的土地。
延伸閱讀:商業週刊第1001期《快樂國─丹麥》p.118~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