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0-26 23:52:11凌台大
移動的軌跡
我在上週完成了遷戶口的手續。
在遷戶口的時候,承辦小姐半開玩笑地問:「你要從直轄市遷來縣轄市呀!呵呵,這可是連降三級啊!」我這才意識到,我終於要離開「台北國」了。
我從小在北城的大安區和中正區活動,從來沒有感覺到這件事有什麼特別。我對台北,有著很深的情感。我知道師大附中前的安全島上三月會開杜鵑,待得四月花謝,仁愛路、光復南路、和羅斯福路的木棉便會相繼燦若朝霞。我還知道陽明山秋天的芒花最美,乾冷的冬夜裡,北投溫泉的硫磺味最暖人心。我喜歡開車經過中山北路,去肥前屋吃一盅鰻魚飯,也喜歡在大學口閒逛,聽餃子大王裡熱氣氤氳的人聲滾滾。我可以列出十大絕佳賞景咖啡廳,也可以告訴你如何台北一日遊最具有代表性。
然而這一切,終究要改變了。我有一點惆悵,一點喜悅,一點膽怯,一點明白了些什麼的醒悟。
我想著,或許,早在我去了森林D大時,我移動的軌跡已然注定。
過去,我讀的是核心的學校、系所,念的是國家考試核心的科目,住的是核心的城市、地區,總之,一切都是核心的核心。耳聰目明,青春無敵,我本以為人生就是如此,移動將會是筆直漂亮的一直線,沒有盡頭,也無須有懷疑或半點猶豫。
誰知是上帝的安排還是我潛在的不安冒出了頭,我竟開始逸脫,而這一逸脫,便是走上了那make differences 小徑,一開始是不知回頭,後來是不能回頭,最後,竟是不願回頭了。
我去了美國,一個對許多台灣的法律人來說,是非常「不正統」的學刑事法學的地方;我去了D大,一個對許多要去美國讀書的人來說,非常「沒怎麼聽過」的學校,住在D城,一個很多人搞不清楚在南還是在北的小鎮;念了性別法,一個國考不考、也賺不了什麼錢的學科;決定接受C大法研所的聘書,該所,也不是一個「傳統」的法律院所;終至搬到頭前溪畔,離開了台北──我成長的都市也是我的第二個故鄉。
這一切軌跡,讓我發現我在地理上、專業上、心理上、甚至是生涯規劃上,都從世俗的核心往世俗的邊緣移動。包括我的生病在內,都是使我更能貼近不屬於主流的族群。當然我明白,我再怎麼非主流,拿整個社會來看,我依然屬於主流的區塊,然而在心態上,我確然是不一樣了,因為凡移動,必留下痕跡,任誰也無法磨滅。
這邊緣化的過程中,其實讓我得到許多意想不到的自由與收穫。我看到過去看不到的風景,認識了許多不同的人,去了不曾想過會去的地方。
我既然能在D大的蟲鳴鳥叫中定心的唸書,當然也能在風搖竹影的C城教我的書。我還發現頭前溪床上也有芒花,一樣是雪白一片,但傍著蜿蜒的溪水,另有不同於陽明山的情調。我想念台北朋友們呼朋引伴歡樂相聚的時光,但我也能獨自一人泡杯清茶寫寫文章一晚上。
因著生命移動的軌跡,我發現我的生活範圍有了不同的形貌,就像風城盛產的米粉,被一次又一次的延展和拉長,又像此地的客家粄條,被一次一次擠壓和拓寬,過程雖有不適應的痛苦與疲累,但最終卻讓我得到更大的可能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