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11 17:02:43Carol卡蘿

推手,看《艋舺》


 

片名:《艋舺》 Monga

導演/編劇:紐承澤

演員:趙又廷、阮經天、鳳小岳、馬如龍、王識賢、柯佳嬿、席曼寧

 

 

看完《艋舺》,覺得黑道其實不是大重點,打打殺殺髒話滿天飛不過是工具,這部電影最想讓觀眾感受到的並不在此……

 

 

不覺得蚊子的內心起伏與經歷很熟悉嗎?

 

 

大部分的我們都在尋求認同感,盼能在廣大世界中找到依存點,如果幸運覓得,日子似乎輕鬆好過;反之,總覺茫茫人海無人能懂自己想法,十分孤寂。 蚊子的掙扎與選擇,相信很多人相當有感觸。

 

 

 

《艋舺》上映以來,果不其然出現不少家長、教育界的指責,認為本片濫用義氣之名,傳達青少年錯誤觀念。 當然在電影這邊,宣傳時應該試圖減少可能引發的話題,畢竟內容具爭議性的片子難免容易勾出責難言論。 只不過,除了指責影片可能的誤導,到底有沒有想過青少年受到影響的原因?或許他們也跟蚊子一樣找不到立足之地,茫無頭緒,這才是癥結所在。 電影把東西都擺出來了,卻僅看到表面的刀光劍影,很是可惜。

 

 

 

最終那句口白:「以暴制暴,才是王道。」 完全不是為了讚揚暴力的美好,其實是很犀利的反諷,因為被逼到找不到別的出口,只好自行殺出一條血路。 所以,各位大老把問題推給電影之前,是否該想想為什麼會造成今天青少年「義氣相挺」的局面? 我們這些大人是否已經逼到他們無路可退?

 

 

 

《艋舺》本身不是百分百完美,但從片中處處可見劇組的用心,譬如場景、道具、服裝等等,還有不得不提陳珊妮的音樂,好聽、合搭又加重全片的氣氛(又,聽到草蜢粵語歌<愛情陷阱>讓我超high);至於攝影鏡頭的動線與多變角度,都讓這部電影變得「很好看」

 

 

 

雖然台語實在說的太少,「太子幫」五位演員彼此默契有出來,尤其阮經天的情感詮釋,無論痛哭或壓抑都表現的相當棒;馬如龍、席曼寧和王識賢等老手演技沒話說:沒有他們,就沒有艋舺。

 

 

 

我從來沒把《艋舺》當成黑幫電影,再說一次,那些殺戮只是過場,重點是故事本身,以及那個沉悶,找不到出口的年代。 我覺得本片是一個開始,和《海角七號》的機運不同,《艋舺》(至少我這麼希望)開闢了新局面,自己殺出一條血路,或許以後春節檔不再只有好萊塢與香港賀歲片,我們也能看國片慶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