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1-29 16:37:52Carol卡蘿

試讀詹宏志《偵探研究》

 
 

書名:《偵探研究》 A Study in Detective

作者:詹宏志

出版社:馬可孛

出版日期:2009年3

 

 

我想,作者要對推理世界很有愛,而且是相當程度的迷戀,才能成就這本《偵探研究》。

 

 

 

由於『謀殺專門店』的出現,我才初次聽到作者名號(恕我寡聞)。 老實說,有幾本系列選書個人不愛,但成就這樣一個專門推理小說專案,前提當然要讀得夠多才能做挑選的動作,單就這點,便不得不佩服作者博覽群書,而從本《偵探研究》更能發現他不只讀過,還相當認真地投入推理界,不然怎能將內容發揮到連偵探怎麼討生活都列得清清楚楚。

 

 

 

這樣的發揮聯想,讓我憶起兩位為論文掙扎數年的友人,她們當年皆以James Joyce作品為研究主題,卻苦於難以發揮,畢竟後世研究Joyce的著作何其多,要如何找出有新意的論點或剖析角度並非易事,有些想法如果有人寫過總覺老套。

 

 

 

後來兩人找出至少是自己有興趣的主題,一位選擇以書中人物服飾論述作品當代時尚(是的,這位友人對fashion超有愛);另一位則研究當時貨幣,並從主角使用的幣值,進而評論人物在現實中可能具備的社會地位。

 

 

 

好像有點離題,但作者在《偵探研究》中列舉不少一般閱讀者不會去思考的議題,譬如偵探的感情世界,或是成為偵探應具備的「知識清單」… 當我讀到這些並非故事主題,卻又被寫得鉅細靡遺且說服力十足的內容,我便想到為論文找到出口的友人們,更能體認出版社邀請試讀函中的某句文案:「這不只是一本推理書,更是一本深入人性、了解文學的趣味觀察。」

 

 

 

友人自《都柏林人》推論出當時愛爾蘭的時尚潮流,作者亦從推理小說衍生出各類發想,迥異的作品同樣地呈現當代社會觀變化。 對某些思想陳舊之人而言,推理似乎只能算是娛樂小品(回想某位教授發現我在讀推理小說時的表情),但除了犯罪詭計,推理小說中種種描述見證時代價值觀變遷(偵探/神性 à 犯罪/人性),或許這類作品難登所謂的『古典鉅著』殿堂,書中傳達的人性思考仍舊有值得探討之處。

 

 

 

不一定非得引用有名的文學理論才算『方向正確』,我覺得那兩位友人所寫的論文實在有趣至極,同時具備相當的學術性;《偵探研究》亦是如此(當然,用論文這個大框架相比是有點沉重),貨幣也好收費標準也行,我想說的是,個人認同「誰管偵探有沒有跟誰上床?」,而從其感情生活竟能一窺各時期道德觀感變異,在感受推理懸疑氣氛之餘,原來還有其他的見解與思考存在。

 

 

就是這類新鮮發想才更激盪出意外的閱讀樂趣。

 

 

 

除了剖析角度特別,《偵探研究》還引用不少台灣社會發生過的真實案例,如井口真理子與黑寡婦潘明秀,這樣說好像有點怪怪的,可是書中列舉的幾樁過往案件讓我有種「親切感」,很多評論家常以歐美或日本犯罪事件做為舉證,少見有人將本地案例與相關推理情節相對應。 個人曾因為黑寡婦新聞感到毛骨悚然:原來世上真有這樣犯罪心機存在,而且還是在台灣。 所以,當作者提及小說幻想比真實人生要來得可親,回憶這幾樁事件…… 的確如此啊。

 

 

 

書中引用多為歐美推理作品,但無論有沒有讀過相關著作,並不嚴重影響翻閱本書的樂趣。 就算對推理世界沒有興趣也可找來看看,至少可以學到閱讀不一定走大門直接進去,可以從窗外或是站得遠遠地觀賞,各種角度皆有不同感受。

 

 

 

 

 

* 感謝馬可孛羅出版社與巫小姐試讀邀請

 

 

 

讀.冊.人 2009-03-06 16:48:40

山光照檻水繞廊,舞雩歸詠春風香。
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讀書好。
讀書之樂樂如何?綠滿窗前草不除。

版主回應
多謝來訪.

的確, 人生唯有讀書好.
2009-03-06 17:2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