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4 16:08:19蔡蟳

瑠公圳的源頭

自碧潭入口經景美至台北市之圳道被稱為「瑠公圳」,久負盛名之故,想說要不趁著來安坑(暗坑)演講的機會,前去探訪看看如何?

  

此次由頂溪的公車站牌下車,先往陽光運動公園方向走去。

  

陽光運動公園位於新北市新店區,是經整頓拆遷違建工廠,改造而成的休閒場地,位於新店溪左岸中安便橋旁高灘地。

溪洲部落為台北都會區的原住民部落之一

 

新店區頂城里新店溪西岸的居民多為阿美族人

 

來自花東原鄉的他們歷經幾多災難,最後才被認可於移居地展開新的生活。記得百貨公司的一位同事,好像也是住在這裡?之前,從母校拷貝一份以日語編撰的《阿眉族蕃語辭典》此書送給了她,可能看不懂之故原封才又被送回。

 

延伸閱讀:

https://mypaper.pchome.com.tw/carawayseed711/post/1381284849

新竹陶:金煉成 劉峯松收藏展

 

碧潭泛舟是多麼愜意的事情啊!

  

剛上板橋讀專科時,寢室長鄔錫天(後因青果外銷日本套匯一案自殺)曾領我們同一寢室的住校生來此,湊巧遇到剛入學認識的同班同學,座位在隔壁的王國強穿著小泳褲在這游泳。

 

(圖片翻拍自小時候父親帶我們小孩往台北旅行時所攝)

 

吊橋上看到尖塔,再隨著鐘響聲音,彎進巷內前來看看新店教會。

  

 

瑠公圳的幹、支線遍佈整個大台北地區,真有如一張綿密的圳渠網路。

 

今天,位在台北地區圳渠大部分被填平或在上邊加蓋,甚至改作其他用途使用,目前,仍可見到且保留較為完整的瑠公圳露天圳渠道,僅在新北市的境內,從新店溪碧潭圳頭至景美溪圳尾的渠道約僅3.8公里而已。

  


  

步入歷史洪流裡的瑠公圳,從灌溉的機能退化到排水的作用,目前未被加蓋的區段只剩下碧潭邊的引水口,仍可窺見昔日的丰采。

 

瑠公圳空間再造的說明

右邊有水波形狀白色陽台的房子,好像是之前打房地產廣告很兇的碧波白賣得不好又才改名?

 

一旁有個洗石子的「萬善同歸堂」追弔當年因公殉職的工作人員。當年這水圳的兩旁滿佈違建的吊腳樓,看報導後明白之前台中的柳川也如出一轍!

 

採砂導致河床下降,而且新店溪溪水不再豐沛的情況下,當年的引水口距離目前的溪水平面,約莫差近兩層樓。後改用抽水,這建物該就是功成身退的抽水站了吧?

 

瑠公圳於1740(清乾隆5)建圳至今已有兩百多年她對台北地區農業水利的貢獻自然是無法磨滅不僅促進農業蓬勃成長甚至帶動工商業繁榮

 

隨著都市化的快速發展,舊時農田、水道圳路逐年被侵噬,最後瑠公圳以致消失在我們的眼前!借用《滾滾紅塵》的歌詞「來易來去難去數十載的人世遊,分易分,聚難聚,愛與恨的千古愁…」

 

於是不願走的妳要告別已不見的我至今世間仍有隱約的耳語跟隨我倆的傳說滾滾紅塵裡有隱約的耳語跟隨我倆的傳說

 

瑠公圳簡史:

出生於大陸福建漳州的郭錫瑠,1736(乾隆元年)自彰化遷來台北中崙興雅庄。

4年後青潭口圳頭開工

1753(乾隆18)大坪林五庄成立「金合興」,與郭錫瑠交換水權,接續青潭口工程,開鑿大坪林圳。

1760(乾隆25)青潭口石腔工程完工

1762(乾隆27)景美至台北段的圳路完工

1765(乾隆30) 郭錫瑠憂慮景美溪底的暗渠遭洪水沖毀成疾該年冬天逝世享年61

兩年後郭錫瑠的長子郭元芬修復景美溪底之渠道,並將渠道改設在碧潭旁,另開下埤大圳至景美溪。

1769(乾隆34)下埤大圳完成。因此將新店溪上游入水口經青潭溪至大坪林地區的圳道稱為「大坪林圳」(上埤大圳);自碧潭入口經景美至台北市之圳道稱為「瑠公圳」(下埤大圳)

(此為當年景美溪上的第二代景美橋於1908年興建。1761年單純引新店溪水過景美溪,因常有人行走導致損毀後改用V型梘。至於「景美」的地名是源自梘尾,指瑠公圳大木梘之尾。圖片摘自網路如有侵權敬請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