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絲的台灣神奇故事
日劇《半澤直樹》和《飛舞吧》的情節裡,都提到了螺絲。
半劇是主角父親苦心研發塑脂螺絲導致山窮水盡,又無法得到銀行的貸款下最終破產自殺,吃一塹長一智,當男角後來也進入銀行上班,再遇之前耍了父親的行長後「一旦被整必定加倍奉還!」的口頭禪不時貫穿劇情,好比螺絲會緊緊扣住觀眾的心懸一樣。
(資料自網路摘錄,若有侵權敬請告知)
飛劇描述大阪府東大阪市有一間螺絲製造廠,女角為完成父親想做出特殊的鎳螺絲用於航太工具的遺志,且自己還想成為一位女性的飛行員,一根蠟燭兩邊燒,皇天不負苦心人,終將空中小車開到故鄉,帶給深受阻隔的離島鄉親們交通便利。
記得曾有人說過 “螺絲是西方文明的動力”這麼一句話,自認鐵杵沒有磨成繡花針,僅只磨成一根粗鐵釘的菜蟳,這次就斗膽來說一下困難度更高的螺絲吧!
自古以來,螺絲被用於各種各樣的工具上,至於第一個已知的螺絲是出現於阿基米德的水泵圖稿裡。再來是西元前 240 年左右,在希臘廣泛被用於壓榨葡萄和橄欖,木製三角螺絲即出現在可榨出酒和油等的道具之中。
如前介紹之水泵、榨汁機等的螺絲都以木頭製作,那麼鐵製品的呢?要看金屬的,也止於鐵釘或以鉚釘方式,做為兩種物件的牢固之用。
那日本的螺絲又是何時傳入的呢?
1543年一艘葡萄牙籍的帆船在日本南方種子島擱淺,日本人始才見識到外國船員的新型火器的步槍,島主(種子島時堯)當下以重金向他們購買了兩挺,其中一挺則交給煉劍匠來研究。八角形的外槍管,用點燃火繩來引爆火藥迫使鉛彈射出的火繩槍,仿製上有個最大的罩門是“尾塞螺絲”難以克服!即此槍管末端後膛有一顆塞螺釘,螺旋的型式可用於旋開槍管閂來清除火藥或子彈的殘留物。對先進技術難以克服的煉劍匠來說,沒有辦法有沒有辦法的辦法,只要想盡辦法辦法總是比困難多,她的女兒起到關鍵作用,洋人女婿於是全都向岳父給交了底。
日本的螺絲黎明期給各地藩主、大名帶來空前革命性的思維,新型火器需求增加的情況,不少的煉劍匠紛紛轉行從事槍械的製造,這些的人在大阪東部一處名叫Sakai (堺)的地方形成產業聚落。即便現在,大阪府迄今仍為鐵工業的重鎮,且是日本螺絲流通量第一的都道府縣,不可不說這是承襲於當年的戰國遺風。
時代的巨輪走到江戶時代,德川幕府封閉政策持續了250多年,日本的螺絲歷史呈現出停滯期,做為螺絲發源地的歐洲倒得到更長足的進步。
隨著1770 年代英國工業革命的興起,對固定鋼板的螺釘和螺母這樣的螺絲之需求量極為殷切。1800年前後,英國人的亨利・莫茲利(Henry Maudslay)研製出金屬底盤的螺紋切削車床,與那時生產螺絲的木底盤相比,精度更高,不僅互換,又可大量生產規格相同的螺釘和螺母。
(別以為自己僅是一顆螺絲這樣的小角色,誰能料到哪天它會有多大的作用)
莫茲利的徒弟約瑟夫・惠特沃斯(Joseph Whitworth)研究過許多製造商具有任意螺距、角度、外徑等的螺絲過後,1841年將其標準化為「惠氏螺絲」這一有規有矩的。任何製造商所做的螺絲,都具有相同的標準可真大大促進了英國機械的出口,伴隨著大英帝國文明的發展,該國製造的機器出口自然而然地將惠氏螺絲傳遍世界。爾後此一螺絲的標準,被正式納為英國標準(BS標準)。
那…大西洋彼岸的美國又是怎樣的情況呢?南北戰爭對軍需物資槍炮的需求殷切,以及,後來紐約要連接布魯克林區和曼哈頓區要蓋布魯克林大橋,美國的鋼鐵業蒸蒸日上,對螺絲的數量與精度要求更不在話下。
二十世紀初期戰爭開始席捲全球,螺絲標準的差異,導致一戰的盟軍在修理武器和軍用車輛方面,嚐盡苦頭(出現螺紋尺寸大量不匹配的窘境)!美國、英國和加拿大這幾國,是將螺絲給標準化成為軍用標準。
二戰後,美國的「寸制螺紋」和法國「米制螺紋」兩者都各有優點,ISO(國際標準化組織)是將它們採納為當今的兩大螺紋標準,作為通用的國際標準(ISO inch)。戰後的日本,1949年6月1日也對螺絲訂出日本産業規格 (JIS),是把此一天訂為螺絲日。
台灣螺絲重鎮,岡山要說是第二絕對沒人敢說第一,此地的螺絲產量佔全台三成以上,而且佔全球產量的16%以上。這般勇猛的成績不得不提李烈雲、李春雨、李春堂這三位兄弟創辦的春雨公司,可說是台灣螺絲產業的領頭羊,之後,更締造高雄岡山成為世界螺絲產業的重鎮。
日據時期的李春雨自高雄工業學校畢業,隨即往東北投奔同鄉人李清標,日本東北帝大畢業的李清標於中國東北奉天(今日的瀋陽)設立一家日新鐵工廠,業務不僅只做滿州鐵道公司的車輛保全修理,後也參與飛機部件等模具的製造。
二戰後自滿州冒著九死一生回到台灣的李春雨,頭先兄弟們開設專門製造縫衣針與計量器的產品。某次聽到日本公司有意購買螺絲,起心動念遂開始模仿國外的螺絲製造機器,並與他的姪子李錫昌按著當初東北攜回的機械書籍,並且參考貿易公司取得的機械目錄,從中做從中學,經改良又創新的機器居然造出更好的螺絲來,如此反倒讓日本人來向他們購買製作螺絲的機器。
(日本種子島位於九州鹿兒島縣之南的一處小島,這裡不僅最初是螺絲製造地,又因地球由西向東自轉有了更大的離心力,因此是個很好的火箭發射基地。一具火箭,裡頭到底要安裝多少顆的螺絲才能起飛呢?答案和意義真是令人浮想連翩)
摸索螺絲製造的技術不僅生產成功甚至賣出機器,春雨遂成為台灣人第一家成立的螺絲工廠。台灣螺絲產業發源地的岡山,春雨不僅來得及時,許多同業也由此的員工開枝散葉發展起來。整個的螺絲產業在此地有如雨後春筍茁壯成長,稱呼李春雨為「台灣螺絲之父」螺絲窟的岡山是「台灣螺絲重鎮」絕無愧色。
個人打開始以為岡山的螺絲產業,可能與日據時期高雄海軍航空隊(剛有軍用飛機那時,它屬於海軍所管轄,位置即目前的岡山空軍基地)有所關聯,那時高雄戲獅甲設立日本製鋁高雄廠,生產的鋁材主要供做飛機機體的材料,對海軍而言,有其便利性也才有此軍需產業的推估,結果推估錯誤嚇得自己猛吃螺絲!
但是中國東北瀋陽的日新鐵工廠,早期確實又與軍需產業掛上關聯的,不是?1968年至1978年的越戰期間,不僅美軍指定台灣為螺釘螺帽的供應中心,又逢本島經濟剛起飛須得在飛行跑道上滑行良久,大大小小的製造螺絲此樣工廠也紛紛冒了出來。等到中鋼的成立使得螺絲成本下降,一反過去拆東牆(拆中古的船體鋼板)補西牆(做全新的螺絲)MIT的螺絲更有競爭力,出口值一度還站上世界的No.1。
如今,台灣螺絲銷售一反過去的論斤賣了多少,而是,用在哪處重要部位的螺絲是賣了多少,隱形冠軍的台灣企業與台灣產品,真非昔日的吳下阿蒙了啊!
(擬人化的春雨伯,在台灣螺絲博物館給大家導覽,真正足甘心)
延伸閱讀:
https://mypaper.pchome.com.tw/carawayseed711/post/1381438972
高雄岡山壽天宮(媽祖廟No.242)
後記:
相信大家都聽過「吃螺絲」這一詞,但您知道為什麼念稿子卡住,或者說話卡住叫做吃螺絲?其實是這樣的,當螺絲帽與螺絲之間要鎖上,雙方才能固定,一旦將兩個物品卡緊,這兩個物品就分不開了。所以用「吃螺絲」來代表嘴巴被鎖死了,說不輪轉,發音不清。
可許多非專業的人士,往往又分不清何謂螺母、螺帽、螺絲、螺釘、螺栓、公螺絲、螺絲帽…噯喲!連我自己也快要吃螺絲了?
螺帽又稱螺母,它是一種固定用的工具,中心有個孔洞,孔洞的內側有旋紋。螺母與大小相合的螺栓共用,用以固定有關接合的部份。緊固件僅有外螺紋,卻無配合螺帽做配合使用的,則為螺絲(螺釘),若能有配合螺帽做使用的,即為螺栓。
前文說到,煉劍匠的葡萄牙女婿製作出了尾塞螺絲,到底是如何做出的,當時可沒有精密的車床?原來事先做出槍管後膛的塞螺釘,然後再將燒紅的八角槍管,套上塞螺釘後再慢慢地敲打,冷卻後的管內徑即會出現相對應的螺紋來。好比黏土包覆於塞螺釘上頭,再等到乾燥後的情況一樣,不過那時候的螺釘與螺母規格,精度不夠之故,無法全般通用可是一對一的。
上一篇:現代的手機好比古代的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