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番志》的珍珠產地
從五月到十一月日本天皇繼任的儀式大典,忙約半年多總算告一段落。過程有意思的兩項新嘗試是,上天皇退位與新天皇繼位,跳脫往常悲傷與興奮如此情感跳動的糾葛,全以歡騰景象呈現,再又第126代天皇的年號,一反過去首次未採用「中國古籍」典故之依據,年號「令和」是源於日本最早的詩歌總集《萬葉集》!
此《萬葉集》裡頭有三處記載著珍珠,分別以”玉”(Tama)、”鮑珠”(Awabitama)、”白玉”(Shiratama)的名稱來登場,可見” 大叢樹仔剖有柴,大海內底抾著珠” (Tuā—tsâng tshiū-á phóo ū tshâ,Tuā-hái lāi-tué khioh-tio̍h tsu)必須有先天地理之便利啊!
宋朝《諸番志》書上載有各珍珠產地,道理亦然!南宋泉州市舶司提舉趙汝適,憑藉國外來者之聽聞,蒐羅材料於寶慶元年(A.D.1225)寫成有關該域的地理、風土、物產「列其國名,道其風土,與夫道里之聯屬,山澤之畜產,譯以華言,刪其污渫,存其事實」此些唸起來詰屈聱牙洋洋灑灑58個的國名裡頭,分別就採得或得有珍珠的介紹給大家認識看看。
卷上志國:
交趾國---交趾,古交州,相當於今越南北部紅河三角洲流域。「土產沉香、蓬萊香、生金銀、鐵、朱砂、珠貝、犀象、翠羽、車渠、鹽、漆、木棉、吉貝之屬;歲有進貢。」從珠貝一詞找到珠(蛛)絲馬跡,西漢起有「合浦珠還」故事可知「珠徙交趾」是有所本。
此地屬阿古屋貝所產之阿古屋珍珠,與阿拉伯的海貝系出同源,隨著海流從阿拉伯灣(1861年改名波斯灣)、阿曼灣、印度與斯里蘭卡間的曼納灣穿過麻六甲海峽,再經黑潮的推波助瀾集結於南海西北部,即中國廣東雷州半島至北越海防市的北部灣(中文舊稱與國際社會稱為東京灣) 此海,都可找到牠的蹤跡。
論真說起政治清明遂才感動蚌貝回歸,勿寧說是苛政猛於虎,濫捕亂採,才會造成枯竭的吧!
三佛齊國---三佛齊發源於現代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上的巨港附近,於宋代的南洋諸國中,三佛齊是出使中國人數最多的國家,可考的有28次,多在廣州上岸,兩國關係非常密切。
「土地所產,玳瑁…豆蔻外,有真珠…等,皆大食諸番所產,萃(引申爲聚集,聚攏)於本國。番商興販,用金銀、甆器、錦綾、纈絹、糖、鐵、酒、米、干良姜、大黃、樟腦等物博易。」可見該國使者上貢的珍珠多為交易而來。
監篦國---印度尼西亞第二大島,僅次於加里曼丹島(婆羅洲)之蘇門達臘島中部甘巴河流域的蘭沙,中世紀時東西方船隻多泊於此。「土產白錫、象牙、真珠。」
藍無里國---宋朝史籍記載又稱作藍里,元朝作喃哩、明朝作南浡里、清朝稱南渤利和南巫里,位於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西北角的亞齊,中世紀起,為東西方海上交通必經之地,好多年前的大海嘯即發生於此。
「其王黑身而逆毛,露頂不衣,止纏五色布,躡金線紅皮履;出騎象或用軟兜,日啖檳榔。煉真珠為灰。」
個人推測”煉真珠為灰”不如說是”燒貝殼為灰”因為藍無里國且為三佛齊國的屬國,奢華程度肯定無法出那麼大的血!燒貝殼為灰可做建築材料,一些靠海的地方若沒石灰,會拿此來抹牆壁黏合磚瓦等,像是金門有句「門口抹白灰,厝內食菜糜」(Mn̂g-kháu buah pe̍h-hue,Tshù-lāi tsia̍h tshài-bê)比喻寧可省吃儉用也要用白灰來裝飾門面,足見民間對白灰的評價與偏好。況且亞齊該處,被認為是伊斯蘭教在印尼傳播的開始,為伊斯蘭教在東南亞傳播的一個關鍵地點,而白色系本就是回民們的最愛?
闍婆國---「南朝宋元嘉十二年(A.D.435)嘗通中國,後絕;宋太宗淳化三年(A.D.992) 復修朝貢之禮,出真珠。」闍婆國大約位於今印尼爪哇島或蘇門答臘島,或兼稱二島。
南毗國---南毗國為今日印度西南的科澤科德,中國古籍稱為古里,目前是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第三大城市,為昔日馬拉巴爾地區的一部分。中國明代的鄭和與葡萄牙的瓦斯科•達•伽馬兩位東西方航海家共同的登陸地點,以及達•伽馬去世地點而著名。
「其主出則騎象,戴金帽,以真珠、珠寶雜拖其上…纏腰束髮以真珠為其纓絡、以真金為纏鋉…地暖無寒…土產真珠。」富庶程度可見一斑。筆者於
《大航海時代的珍珠---2葡萄牙》曾介紹:「1498年的5月20日,自葡萄牙出發已過了十一個月的達・伽瑪終於抵達印度的科澤科德(Kozhikode・舊稱卡利卡特),此也是93年前鄭和首次下西洋,展示天國德威到過的一處港口。待望許久的印度航線終於開花結果,該王國內當時就有著許多的穆斯林商人從事貿易。但到了科澤科德的他們已經耗盡所有資金,即便獻給信奉印度教的科澤科德國王,不少自認為是珍稀的頭巾、帽子、珊瑚項鍊等,卻受到國王周圍家臣訕笑送來的全是些窮酸相之類的東西,一行人待遇同海賊毫無兩樣是被軟禁起來。」
當時有許多的回回商人從事貿易,與《諸番志》南毗國之條目:「大食人多寓其國中,每浴畢,用鬱金塗體,蓋欲仿佛之金身」的紀載不差,可見不少信奉回教的阿拉伯人在南毗國活動,科澤科德之珍珠,多屬阿拉伯灣或曼納灣得來的貿易珍珠。
注輦國---為印度半島的古國,其地約在今日印度西南。注輦國的朱羅王朝統治者曾經征服印度半島南部,吞併斯里蘭卡,並佔領了馬爾地夫,甚至還成功入侵馬來群島的王國。公元1010年至1200年期間,她的領土南到馬爾地夫群島,最北到安得拉邦的達戈達瓦里河沿岸。
「地產真珠…自昔未嘗朝貢。大中祥符八年(宋真宗A.D.1015),其主遣使貢真珠等。」同樣在《大航海時代的珍珠---3葡萄牙》亦提到「在南印度的西南側,以出產胡椒著名的泰米爾人之朱羅王朝(又名注輦)有處貿易港Musiri(位置約在印度喀拉拉邦貿易港的科欽上方貝里亞爾河口附近)。透過Musiri還有Nelcynda此兩貿易港為集散地,將附近生產與獲得的胡椒、珍珠、龜甲、珊瑚、棉織品、透明寶石等奢侈品,轉賣到印度其他各地的這種正港與副港互補搭配。」
13世紀初,朱羅王朝被1190年復國的潘地亞所擊敗。滅亡後,中國依然稱呼印度南部為注輦,明朝史籍稱為瑣里。
大秦國---大秦國(一名犁靬)西天諸國之都會,大食番商所萃之地也。我們把大秦國一般都當作羅馬,是受到”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的影響,其實景教初期傳入中國時稱為波斯景教,唐玄宗成其”出自大秦,應修其本”改名大秦景教。極為有趣的事情是,碑文上頭出現的字體則是古敘利亞文。所以像大秦這種離中國極遙遠的國度,訛傳很多,不能百分百證據確鑿專指大秦即羅馬,倒是大秦為西方國度的代稱這肯定是錯不了的,特別指的是敘利亞。
「土產琉璃、珊瑚、生金、花錦縵布、紅瑪瑙、真珠。」但無論羅馬或敘利亞都因條件不足,根本不出產天然海水珍珠,推斷珍珠也都屬於商貿得來。
大食國---中國最早是通過波斯人瞭解阿拉伯的,故隨他們稱阿拉伯為「條支」(漢朝所稱)或「大食」(唐朝所稱)即「Tāzī」的音譯。
「土地所出,真珠…番商興販,系就三佛齊、佛囉安等國轉易。」
相信讀者都知道”買賣”、”賺賠”、”賄賂”這些漢字都離不開部首”貝”的原因(簡體字除外),也明白”人離鄉賤,物離鄉貴”這道理,更了解” 銷售價格-(進貨材料+必要費用)=附加價值”此公式。那如何將珍奇之珠做到極大化,無非拿上三述給拼裝成一道最好的公式。
就像比趙汝適《諸番志》更早成書30年的波斯語珠寶著作《尼扎米的珠寶書》為內沙布裡於1195年所寫,出身珠寶世家的他,對在地珠寶掌故如數家珍。書內講到阿拉伯或波斯的珍珠商人,往阿拉伯灣的基什島(Kish Island)和巴林(Bahrain)等地將珍珠販運到錫拉夫(Siraf・位於現伊朗海灣東岸境內的商鎮,毀於公元977年地震)或巴格達(Baghdad・今伊拉克首都),進行鑽孔加工后,再轉運到它地販售。
14世紀末到15世紀初,西班牙使者克拉維約(Ruy González de Clavijo・A.D.~1412)將自己遊歷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堡)、小亞細亞、中亞等地寫成《克拉維約東使記》(Narrative of the Embassy of Ruy Gonzalez de Clavijo to the Court of Timour at Samarcand AD 1403-6,中文譯名又叫《出使帖木兒宮廷記實》) 的著作,成為研究這兒好些地區的重要文獻。
克拉維約提及:「裏海南岸之吉蘭(伊朗西北的吉蘭省 Gilan Province)出產之絲,亦先運來蘇丹尼葉(Soltaniyeh・今蘇丹尼耶位於伊朗西北的贊詹之東南約三十公里處)城,再經商販,運往敘利亞大馬士革、敘利亞境內、及其他各大城市,如土耳其、迦法等處。」
又說:「失剌思(Shiraz・今伊朗的設拉子)及其附近所產之各種布、帛、絲、綢緞帶、紈綺(精美的絲織品)等貨,皆送來蘇丹尼葉城推銷…自忽魯謨思(荷姆茲Hormoz)運來蘇丹尼葉之商貨,為珍珠、寶石等。珠寶商,又自海路採購大蚌珍珠之類。大蚌軀殼甚大(推估該是白蝶貝),所剖出之珍珠,顏色純白,經送來蘇丹尼葉及大不利茲(大不里士),由工匠將其鑲成戒指、耳墜等裝飾品。」
此些映出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一項事實,那是拿阿拉伯灣周遭出產的”名產”進行陸地或海上貿易變成”特產”於不同時期的變遷情況,此樣「創造附加價值」之公式也有所謂的看頭了。
中國揚州有句「波斯獻寶」的土話,意指”搬弄自己的寶物”洋洋得意把自己的好東西拿出來炫耀一番,往往帶有貶義譏諷意思的此俗話,其實是與古代「商胡」在揚州的商貿活動有關。唐代詩人杜甫:「商胡離別下揚州。」的詩句裡所謂「商胡」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外國商人,他們來自不同的國家,有波斯人、大食人、新羅人、日本人等,其中尤以來自波斯和大食的人為最多,往往數以千計,如上的公式不也同理可證?
甕蠻國---根據考證,最早通過海路來中國經商、僑居的阿拉伯人多為來自當時以蘇哈爾(唐代古籍稱「沒巽」,宋代古籍稱「勿巡」)為都城的阿曼(中國古籍譯為「罋蠻」)。故阿曼人認為《一千零一夜》中那位曾七次航海旅行,且到過中國的傳奇航海家辛伯達的原型,即是他們的祖先。
「土產千年棗甚多。沿海出真珠。山畜牧馬極蕃蔗。他國貿販,惟買馬與真珠及千年棗,用丁香、豆蔻、腦子等為貨。」
宋時,阿拉伯人(大食人)到中國的商船,多從葉門的亞丁或阿曼的蘇哈爾啟航,運來的商品可分三大類:香藥、犀象和珍寶…珍寶則包括珍珠、珊瑚、硨磲、玻璃、琉璃等。宋、阿間貿易關係是多麼的鐵,可見端倪。
記施國---基什島(Kish Island)是波斯灣中的一座島嶼,面積90平方公里,北距伊朗南部海岸約18公里,該島以往以出產珍珠聞名,有「波斯灣上的珍珠」之稱。
「土產真珠、好馬。大食歲遣駱駝負薔薇水、梔子花、水銀、白銅、生銀、朱砂、紫草、細布等下船至本國,販於他國。」又是一個商人重利輕別離的無奈寫照。
麻逸國---麻逸國在渤泥(汶萊)之北,當代不少學者認為麻逸國位於呂宋島內湖省或者是民都洛島。尤其位在呂宋島之西南,巴拉望島之東北,蘇祿海北端的民都洛,當地塔加洛語稱為Mindoro愈是接近譯音。
「土產黃蠟、吉貝、真珠、玳瑁…商人用甆器、貨金、鐵鼎、烏鉛、五色琉璃珠、鐵針等博易。」
倭國---位於東方日出之國的日本,《諸番志》卷上志國倒沒對珍珠做其著墨,不過!若從《諸番志》卷下志物「珠子」文中,倒可找到極好的佐證。
卷下志物:
珠子---真珠,出大食國之海島上,又出西難(錫蘭)、監篦二國;廣西、湖北有亦之,但不若大食,監篦之明淨耳。每採珠用船三,四十只,船數十人。其採珠人,以麻繩繫身,以黃蠟塞耳鼻,入水約二、三十餘丈;繩纏於船上,繩搖動則引而上。
先煮毳衲極熱,出水則急覆之(一出水面立馬用煮熱了的毛織物蓋住);不然,寒慄致死。或遇大魚,蛟鼇諸海怪,鬐鬣所觸,往往潰腹折支;人見血一縷浮水面,則知已葬魚腹。嘗有採珠者,繩動而引之不上;眾極力舉之,足已為蛟鼍所斷矣。
所採者曰珠母,番有官監視,隨其所採籍其名,掘地為坎,置諸坎中。月餘,珠母殼腐,取珠掏淨,與採珠者均之。
在《大航海時代的珍珠4英國》文內提及印度洋沿岸的采珠業者,將珠貝給運往離住宅區稍遠處放置,任其曝曬數日後,等到貝身開始腐爛蒼蠅漫天飛舞下卵其上,將那給移到放滿水的獨木舟內,讓孵化出的蛆蟲吃食貝裡的貝肉,邊觀察情況邊換水數次。最後,苦力們將混在貝殼破片與砂礫之中的珠子,逐一再給挑出來。
晚趙汝适約百餘年的汪大淵,二度親往海外周遊二百多處地方,紀錄下《島夷志略》之經歷有云:「纔以珠蚌傾舟中。旣滿載,則官場週回皆官兵守之。越數日,候其肉腐爛,則去其殼,以羅盛腐肉漩轉洗之,則肉去珠存,仍巨細篩閲。」的情況絲毫不差。
日本剖貝取珠的方式,倒是與《諸番志》形容情況接近。先是在地面挖個大洞接下將珠貝給埋入裡邊,約莫過一個月多等珠貝肉身腐爛,然後取出洗淨再分選級別。從日本九州靠海區域陸續出現之貝塚探知,為何有大量的阿古屋貝遺骸,顯然不是食用之意圖所留下的痕跡,是為了採集珍珠,之後才造成具有不一般規模的貝塚啊!
(朱羅王朝時的兩貿易集散地Musiri和Nelcynda,相片來自網頁摘錄,若有侵權敬請告知)
文前介紹到阿古屋貝沿著海流,經過麻六甲海峽再透過黑潮*隨波漂流,不僅止東南亞一帶適合阿古屋貝生長的里亞式海岸(Rias・又稱沉降海岸)貝輩繁衍,沿菲律賓東岸向北流的黑潮,當經過呂宋島這個缺口,大部分主流會繼續北行, 部分入侵南海,餘從台灣海峽往北走通過澎湖水道。
黑潮主流沿著台灣東北部北行,直到台灣東北方遇到較淺的大陸棚邊緣再分為兩支,主流繼續沿東北陸棚邊緣向東北流動,直到日本南端;另一支往西北到東海陸棚成為有名的彭佳嶼漁場。黑潮主流往日本南端又因撞上日本陸地又次分支,一支向西北流入日本海或黃海,主流沿日本南部被陸地強迫轉向沿著海岸線向東流。日本海一支的黑潮把阿古屋貝送達本州之福井、石川縣一帶,向東流的黑潮更豐腴了九州、四國全縣域的珍珠養殖,甚至造就過神奈川及千葉縣,曾帶給日本一半以上的24個縣域的珍珠業者,賺得盆滿缽滿。
記得上次平成年號公布前,許多準備登記名稱的人全都擠在登記處挨到發表,隨即申請登記新公司名。此改元年號新商法,日本惡搞天團---金爆(GOLDEN BOMBER)是在公布新年號後一小時內,火速推出一首名叫《令和》的新歌,也登上日本新聞熱搜的前幾名。不過!令和元年底的紅白對抗惡搞天團最終未能上榜,《令和》的新歌詞倒也有點意思。
「持續叫了三十的年號, 只不過是改變了為何造成如此轟動…那是因為沒有在這個時代生存的自信,改變未來吧!改變自己吧!投身躍入歷史的漩渦之中…
令和,嶄新的時代,令和,心中的躁動,令和,還只剩一步,那殘存的後悔,不需要留到未來…」
換位思考,令和Beautiful harmony意味傳承了幾百代的今日可不是假的,該改就改,擔心什麼呢!
*黑潮前身的北赤道洋流是低緯度的海水受到東北信風的吹拂,形成由東向西流動的洋流,當流動到菲律賓東岸民答那峨島時,分開成往南及往北的分支,往南的稱為民答那峨海流,往北的就是俗稱的黑潮。
上一篇:「真珠」或「珍珠」乎?
下一篇:養殖珍珠的溫床---里阿斯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