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的妙用
”人敬富的狗咬破的”誠然不假!尤其在飯局上「舉杯頻向富者敬,提耳專注富者說」愈是明顯,無非地球要轉人要吃飯,是上下位者必然的生存法則,不外”大粒石頭嘛愛有小粒石頭峺(kenn)”對吧?
屏除上下位階的關係之外,大家都沒熟識或者彼此許久未見,以及對於一項活動的結束甚至日常工作喘息片刻,增進相互認識,需要聯繫情誼,活潑同桌氣氛,開啟新的視野,提高辦事效率…想必,個人自我介紹,連結昔日關係,以及,心得要領傳授,達成共同默契,於聚會時有話要說出來是有其必要的。
分享正如”一人主張毋值二人參詳”、“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幾個人細細參詳,參考無妨,詳談不錯,多個人好好琢磨,治玉為琢,治石為磨。但有些人卻不認為如此是好的,逢人只說三分話,留下七分打天下,狗不能餵得太飽,人不能對他太好,狗餵飽了會咬人,對人好了會吃人?只因”未可全拋一片心”明訓,是讓一般人懷有不信任感深具戒心。
那我們換個場景看看瑞典人,位於北歐的他們相當喜歡交誼,尤其對於叫做”Fika”的方式,在早、中、晚一天生活中會來個幾次。Fika既是名詞也是動詞,源自瑞典文的咖啡(Kaffe)的倒語句,Fika不僅是喝咖啡或喝茶及吃吃小點心的時間,它還是和同事分享,交流和放鬆的時刻,基本精神是大家一律平等無所不談無可不說。因此,有許多好的想法和決定都誕生於這樣的休憩時刻,隨意聊天卻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種好方法呢!
按個人見解,人在吃東西時是比較不會撒謊。記得有次開會是「洗錢防制法」的主題,會後,自然有著聚餐,而某人竟說起自己手段如何高明,夸夸而談,毫不避諱。
我就覺得很奇怪啦!莫非前面講的全是廢話、渾話!要說豐功偉業,不然您也到四下無人謹防隔牆有耳的地方,這根本是「叫人食齋(tsia̍h-tsai)愛念經,家己念經兼摸奶(bong-ling)」,三杯黃湯下肚結果毫不保留地給洩了底。
發現通常伴隨著偶然,會無好會也未必然。
分享的妙用,像是在自發性組織的學習會、讀書會,需要付費的講習會、研討會,不刻意的用餐交誼時間,特別在”進是無路,退嘛無步”此時刻,能帶給成長的不妨多參加多聽聽看。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大家都知道是有這樣子的話,拾人牙慧未必是件壞事,到底能否活用才是好事。不願分享的”留一步,囥兩步,最後是沒腳步”,妙用則在於“想一步,變兩步,結果是全撇步”雖然說---石頭浸久嘛會上青苔*¹,別忘了---滾動的石頭才不長青苔*²,一動不如一靜,一靜不如一動,端看個人的選擇了?
*1石頭浸久嘛會上青苔,閩南語的意思是比喻從事某一工作,時間久了也會有所成就,此與”戲棚跤徛久就是你的”一樣。
*2滾石不長苔A 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西諺有兩層意思,一是安於現狀就不會有亮麗的未來,所以石頭就得不斷地翻滾,一是朝三暮四肯定成不了大氣候,因此石頭最好不要亂滾。本文指的是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