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29 13:25:24蔡蟳

同志社台灣校友的足跡探訪之旅---4台灣橄欖球運動的發軔



(淡江中學球場旁的陳清忠校友打橄欖球的銅像)

  校友們都知道同志社的橄欖球隊相當有歷史這幾年雖然陷入低潮可大家對此的支持熱度依然不減

 

  小生在同志社就讀時正好是同志社橄欖球隊第二度的稱霸期同學們相約千里迢迢到東京應援看比賽或在期終考的教室內見同樣屢修此科目的球員莫不放下猛K的書本筆記排隊請明星球員的大八木、平尾…簽名是成了考場的另一道風景線

 

  同志社的橄欖球風氣其實也影響著台灣的此運動




(淡江中學校史館裡還設有一橄欖球紀念室 主要陳列陳清忠校友對此運動的文物)


  如最早接觸橄欖球的台灣留學生李明家(T4 普台灣小提琴之母李淑德教授的父親)將橄欖球在台灣發揚光大的陳清忠(T5 普T9 大英純德女中校長)日據時期橄欖球王子的柯子彰新竹老虎及竹虎隊(早期履在省運會上奪冠)的教練楊廷謙將橄欖球推向台南市球的黃茂卿(S15 )另外還有像是柯設偕(T10中T12 大預)、廖文毅(S2 )、林全祿(S5 中)、陳夢蘭(S6 S10高商)等校友們都曾為臺灣的橄欖球貢獻過不少心力

 

  此球類運動在台灣雖屬冷門的運動但打過此球的球視為至高無上的榮耀且樂此不疲


同志社大學橄欖球隊---本文摘自《同志社台灣校友流芳錄》



(前排拿旗者李明家 網摘)


  橄欖球,據說是由「足球」演變過來的,當時有位足球選手無視比賽的規則,抱著足球往球門衝,因而誕生「橄欖球」的此項運動。而另外的起源,據說是由獵取敵人的人頭後,掙脫敵人的追蹤,再跑回自己陣地的殺人行徑轉變而來的。

 

  形狀怪異的橄欖球在彈跳的角度、飛行的弧度,和一般的球類大不相同,向後傳球、向上踢球在速度上的配合,擒抱、閃避的果斷與敏捷,並列爭球需要的體重、耐力,這些都是至高無上的球藝表現。因而看似野蠻粗魯,但是深含哲理雅趣的橄欖球運動,經常被媒體廣告拍成「併肩作戰的情感」這不是沒有道理的。

 

  日本的橄欖球運動,是慶應大學在明治三十二年(1899)引進的,明治四十四年慶應與京都的舊制三高球隊首次對抗,為日本橄欖球賽史的第一次球賽。二戰後三高裁撤,現存最具傳統歷史的橄欖球賽,是慶應對同志社的比賽,這是從明治四十五年延續至今的比賽。

 

  明治四十四年(1911)創立橄欖球隊的同志社,九十餘年的隊史裡曾經有過三次的輝煌時期。第一次是在大正時期至昭和初期(1913---1927)同志社中學即囊括了十餘次全國中學比賽的冠軍。

 

  第二次則在昭和三十五年至四十年(1960---1965)之間。位處關西地區的母校,球員多以京都、大阪、神戶等高校畢業的選手為主。關東地區的大學則在全國各地招募球員,先天條件也就略遜一籌,因而打敗關東地區的強豪隊伍,一直是同大無法達成的目標。幸好時任同大的星名秦教授(學生時代也是著名的選手,昭和二年京都大學得到日本冠軍時,他即負責CTB的位置,昭和四十年擔任第十六任的同大校長)經常收集有關橄欖球的原文書籍、雜誌以及最新情報,翻譯整理消化後再教導教練及選手們。他提倡新的打球觀念,例如並列爭球不由8人排成也可以,前衛抱著球跑也可行,不必因循舊有的打球常識非要什麼位置的球員作什麼樣的動作,儘量讓橄欖球變的有趣與闊達。

 

  就因為同大的橄欖球隊有著這麼一位好保姆,隊友的打球理念與技巧更加的純熟。於是在昭和三十五年底以63打敗明治大學,接著對早稻田以290 ,對慶應以278一一的打敗了他們,連勝早、慶、明可說是同志社橄欖球隊邁出復活的第一步。接著對上當時關東第一的日本大學時,由於學校期末考試撞期無法與賽,但是同大的實力無庸置疑,橄欖球協會用推薦出場的方式,讓同大參加第2NHK(日本選手權的前身)的比賽,同大的建兒們不辱校友們的期待,以176 打敗當時的社會組冠軍近鐵隊,為創部50年以來,同志社橄欖球隊第一次稱霸全國。

 

  昭和三十八年(1963年)第一回日本選手權,同大再次打敗近鐵隊稱霸全國。昭和四十一年(1966)並組成全同志社橄欖球隊遠征紐西蘭。

 

  第三次是在昭和五十五年至五十九年(1980---1984)期間。不過!要達成霸業過程並非一蹴可成,當中的艱辛與喜悅,如同汗水交雜著淚水般,分也分不清,這番的辛喜可從昭和五十三年打入四強的準決賽開始說起。當時遇上的對手是明治大學,結果以1519敗下陣來,次年打進二強的決賽,還是碰上明大又以36再度落敗,不過,「Step by Step」實力是越來越接近了。

 

  昭和五十五年終於以116打敗宿敵的明大,得到睽違已久的大學冠軍。昭和五十六年決賽時,冤家路窄又遇上了明大,雙方激戰熱烈非常,球員衝突導致同大的選手出手毆打明大的選手,該名球員被罰退場!結果同大在戰力不足的情況下輸了那場比賽,僅得到亞軍。經過一年的生聚教訓,同大終於在昭和五十七年煎雪前恥,以186打敗明大。當時的場面真是感人,不僅選手哭成淚人,教練們也是如此。忍受的屈辱終於得到宣洩,同志社CheerOne, two, three, Who are we? La, La, La, Doshisha」…在球場上歡聲雷動響徹雲霄,久久不散。



(穿運動衣後排中間的陳清忠校友親自下場 迎戰英國橄欖球隊 網摘)

  自由奔放的同志社戰術可說是變化多端,如其他大學拿手的前鋒的縱向突進,後衛的開放攻擊,或者適切的垂直往上踢球等各種技法,同志社的球員都能巧妙的拿來運用自如。因此「沒有戰法就是同志社的戰法」即是當時的監督岡仁詩教授所倡導的,他的概念是說踢球較行的話就多用踢球」克敵,並列爭球比對方強的話,當然要多用此法制勝。陣中好手如雲也是當時三連霸(5758.59)的主要原因,像是林敏之、平尾誠二、大八木淳史、土田雅人…在校園裡都被當作明星看待。記得有一次期末考,我與一些選手正好也選修此科目,試場頓時成為簽名大會,而熱鬧不已!可見橄欖球在同志社的人氣有多麼高。

 

  此些選手後來又都進入了神戶製鋼,繼續在社會組稱霸多年,被譽為天才球員的平尾,還被選為國家代表隊的監督;土田雅人任社會組SUNTORY橄欖球隊的監督。那時候的頂尖選手也組成了一支勁旅「全同志社橄欖球隊」前往橄欖球的發祥地英國朝聖。

 

  在橄欖球如此興盛的校風裡,同志社的台灣留學生自然受其薰陶,不僅加油打氣,甚至加入球隊,日後還成為台灣橄欖球運動的啟蒙者、創始者、倡導者的校友則有多位。第一位打橄欖球的台灣人,據說是1909年進入同志社中學就讀的李明家,在學時學校引進了橄欖球,因而接觸了此項運動,台北醫學專門學校畢業後,他回到屏東的故鄉行醫。

 

  另外由教士會選派赴日留學的陳清忠,則是台灣橄欖球運動的創始者,在學期間他曾擔任橄欖球校隊大正8(1919)的主將,為同大橄欖球隊付出不少的汗馬功勞。同大文學部英文學科畢業後,他返回教會開辦的學校淡水中學(即今日的淡江中學)任教,課餘之暇,即組隊(1923)教導學生打橄欖球,當時全台僅有該校的橄欖球隊,因而自校分成兩隊練習對抗。不久台灣的橄欖球運動逐漸風行起來,淡中橄欖球隊就打遍各隊無敵手,一直保持全勝的紀錄。1932年英艦坎培藍來台訪問,聽聞淡中有橄欖球隊,該船的球員遂要求與淡中舉行比賽,陳清忠時齡38歲仍以教練兼球員下場參賽,決果以53打敗對方。此個球訊讓實力更高的軍艦康德號知道後,也來挑戰,淡中力拼之後以818首嚐成軍以來唯一的一場敗績。淡中在他的嚴格的訓練下,直到第二次大戰日本戰敗離台前,都沒有再輸過。

 

  至於淡中橄欖球隊的隊歌,也是由熱愛橄欖球運動的同志社校友柯設偕(馬偕牧師的外孫)填詞作曲的。就讀同中時他也是一位球員,畢業後進入同大就讀,返台後考入台北帝國大學,成為台灣第一所大學的第一屆畢業生。當時能自帝大畢業的台灣學生,有如鳳毛麟角般,校長問他將來的報負,預備將他介紹到當時一流(現在也是)的台北一中(建國中學)任教,他則說:「我最大的希望就是回到淡水中學教書。」使得校長大為吃驚,炙手可熱的帝大畢業生,竟然願意屈就私立中學的教員工作,日籍校長自然是大感疑惑不得其解?任教於舅舅偕叡廉創辦的淡水中學時,他還經常奔馳在橄欖球場上,並以穿著大紅的淡水中學橄欖球衣為榮。

 

  民國三十六年(1947)陳清忠籌組台灣橄欖球協會,這是所有單項運動協會中第一個成立的協會。協會為尊重這位橄欖球界的創始者,禮聘他為該會的顧問,日後陳夢蘭校友亦長期擔任該協會的理事。民國四十九年(1960)陳清忠因心肌梗塞病逝,在他的墓碑上頭,還塑立了一個生前最喜愛的橄欖球。橄欖球界為了紀念這位推動台灣橄欖球運動的功臣,自民國五十七年(1968)開始,每年三月在淡江中學舉行「清忠盃」大會來紀念這位台灣橄欖球之父的貢獻。同志社大學橄欖球隊的十餘名球員們,曾在民國七十五年(1986)來台參加清忠盃的比賽,以弔念此位大前輩。



(柯設偕報導 網摘)

  台灣的橄欖球界,還有一位推動此項運動的大功臣柯子彰,他也是同志社中學的畢業生,同中開始接觸橄欖球之後,他就深深的熱愛此項運動,因而要說橄欖球是他的生命,一點也不為過。進入同中之前,同志社即已奪得九屆全國中學橄欖球賽中的七屆冠軍,他在同中的二年級開始擔任校隊代表,除了因為大正天皇駕崩取消比賽外,他和隊友們一起再拿下三屆的全國冠軍。考進早稻田大學後,他立刻就被選入橄欖球隊,大二時還當選國家代表隊」遠赴加拿大比賽。之後他被選為校隊隊長,率隊得到兩年的大學冠軍,並榮選為全國大學聯隊隊長,迎戰來訪的澳洲國家代表隊。柯子彰當時能以殖民地的二等國民身分受到肯定,球技超凡自是無庸置疑,日本媒體更用「天才選手」「台灣來的奇才」等語來讚譽他。

 

  好似天生就為橄欖球而生的他,不管是在東北滿洲或是台灣工作,都沒有忘情橄欖球,持續的推動此項運動。記得民國六十幾年,家父曾參與新竹的橄欖球委員會舉辦的比賽活動,後來拿著鑲有橄欖球的領帶夾提及,柯子彰說:「柯蔡同源……宗親能為橄欖球界服務出力,是無比的高興。」等語。而這要淵源於同志社中學就讀過的新竹香山人楊廷謙,個性爽朗體格魁武的他,在中學時也是球員,就讀日本中央大學還擔任過校隊隊長,返台教導過新竹鄉親成立「老虎」橄欖球隊,地方上的球風極為盛行,新竹中央獅子會即參贊這項的活動。沒想到十幾年後,我會在校友會,和許多日本人的校友一樣發出:「喔﹗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大前輩柯子彰啊﹗」而興奮不已。

 

  在台南市中山路與民權路口開設受惠齒科醫院的黃茂卿,在同中(151929)就讀時極為喜好橄欖球運動,校內的班際比賽他也下場享受這種「剛與柔」的美妙競技。修完學業返台,故鄉的台南當時並不時興這種運動,橄欖球僅在北部流行而已。二二八事件之後,他們一干的足球愛好者在球場上和國軍起了齟齬,遂提議不如改打橄欖球?那時這些球友們看也沒看過這種球,更遑論橄欖球的一些規則了。由於黃有此經驗,隊友就參考書籍製做克難的橄欖球,他則教導球員們打球的基本動作,日後被稱作「台南市市球」的橄欖球運動從此才開始萌芽。

 

  台南市橄欖球隊紅黑色相間的球衣,還是黃茂卿根據十九世紀法國大文豪斯湯達爾(1783---1842)的名著《紅與黑》的書名,所產生的靈感設計而成。像是如此帶有點哲理味道的球衣、隊徽、或者是隊名,反而是剛強的橄欖球隊喜歡採用的,如大紅、全黑、銀蕨、玫瑰、烏鶖隊、巨人隊…這些林林總總的表徵,在在說明橄欖球是一項高IQ的運動,而不是莽撞粗魯的匹夫之勇!

 

  台南市的橄欖球隊稱霸全台的奮鬥過程裡,黃茂卿也是出錢出力的長期贊助者,為了打敗北部著名的建國中學黑衫軍,包遊覽車載運啦啦隊到場為「紅黑軍」加油,他亦樂此不疲。在台南市的橄欖球發展史,黃茂卿絕對是占有一席之地的人物,因而被尊稱為「台南橄欖球之父」他這種全力以赴傾注熱情的精神,則是承襲了母校同志社的流風餘緒呢!



(城牆變換大王旗 台南車站前的蘇南成與黃茂卿打橄欖球銅像 如今是不見了 網摘自十全老人)


Doshisha Rugby Song

 

Come and sing of our Royal Doshisha        

Come and give a rousing cheer             

Join our line as we march along sofine       

With heart that have no fear                 

Left and right neither the purple andwhite     

We will march in bold array                

So everybody come and sing for              

Doshisha wins today

Doshusha heroes ever must win

Fight to the finish never give win La La La

All play your best boys

Well to the rest boys

Fight for the Victory La La La

(repeat)

Doshisha wins today

 

わが王者同志社おう

聲援ろう

われられることのない

見事行進に みんな參加せよ 

紫白()整列して

行進しよう

さあみんなおう

同志社今日勝利ること

同志社英雄たちはたねばならぬ

勝利えぬよう最後までおう ラ ラ ラ

ベストプレ—ヤ─たちは

選手たちのために

すばらしいプレ—をしよう

勝利のために おう ラ ラ ラ

(※重複)

同志社勝利るのだ



【公視台灣世紀體育名人傳】永遠的13號柯子彰

PAR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NyAujsSYg0

PAR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tvV5yHp-GU

PAR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kEy5e_Vz04

延伸閱讀

新島家族

http://mypaper.pchome.com.tw/sixsixchua/post/1239213224

同志社台灣校友足跡的探訪之旅

http://mypaper.pchome.com.tw/sixsixchua/post/1239502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