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07 16:04:23蔡蟳

中國的珠寶裝飾風俗Ⅰ

    台北故宮舉辦的「皇家風尚」珠寶展,去看了幾次依然興致盎然…對歷來中國飾品演變有興趣的朋友,現在蔡蟳《珠寶情真》乙書裡寫的中國的珠寶裝飾po文在部落格上,說是行前提示也好(即便已經剩下兩天了)、溫故知新也行、攀親搭故也可?總之看了就是您的,不看才是我的!



(剛在華視落幕的後宮甄嬛傳連續劇 裡邊就有仿清的各種珠寶裝飾 令人目不暇給)


   提及珠寶裝飾的誕生,中國人可是最有資格大聲說話的喔!根據挖掘到的北京猿人線索,考古學家在清除洞穴的山頂浮土時,又發現了距今約兩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一種長相是鼻子扁扁的,嘴眉突突的,頭蓋平平的,身上還戴了墜子的山頂洞人。

   
當時已經有了愛美的觀念,裝飾品是鑽了孔的獸牙、貝殼、魚骨。這些現代的人看來極為普通的東西,不僅用來吸引異性引人羡慕之外,還有著其他的許多用途,並且由群居產生的階級社會,飾品還象徵了權勢與地位。茹毛飲血衣不蔽體的漁獵採集,隨著百業分工的發展,蠶桑紡織、五金冶鑄、礦石采雕俱與進步之後,裝飾品的取材,愈是稀少、耐久、美麗的愈為人們鍾愛。久而久之,裝飾的素材又與服裝、禮制產生了搭配,無所不在的作著此種表現,尤其中國的歷史文化悠久,珍奇的珠寶,自然有著廣闊變化。珠寶裝飾的風俗進程,依其戴用的功能,我們也來看看,這些各異其趣的演變。


冠飾珠寶

 古代男子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未成年與身分卑微的人,沒有服冠的資格。冠與巾想必是,古人看到鳥獸冠角之美,仿效而有了如此的裝扮,這不僅可以約髮裹頭,禦擋風寒日曬,目標顯著的緣故,也成了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繁多的流傳冠帽裡,以周代各王開始戴用的「冕冠」傳承最久,珠寶的裝飾最為隆重,形制是在冠帽頂上,另外加上一塊長形「綖」板,前後垂以數條絲線編成的「藻」,藻上穿珠名「旒」。不同的品秩,有不同的冕旒、旒數、珠質。冕冠以十二旒、每旒十二珠、前後共計288粒珠石的帝王冕冠為尊,珠石曾用白玉、青王、黑玉、白珠、珊瑚。此種前後垂以珠簾似的冕冠,是穿著祭服參加祭祀典禮時,最堂皇的禮冠。各式珠寶的垂旒功用,是在提醒人君,不作非禮之視又一說是「垂旒蔽明」即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以免政治流於苛虐的深層涵義。冕冠一直流傳到明末,才被清代的朝冠所取代,目前我們可以從奉祀玉皇大帝,或民族共祖軒轅黃帝的神像頭上見到。

   
歷代除了冕冠,冠帽上加綴珠寶作瑰麗變化的,要以皮弁戴用的機會最多。「弁」算是古代對冠的通稱,亞於冕冠的一種,自天子于士都可以戴用。皮弁用一條一條的鹿皮,縫合成山型狀的帽子,這縱向的縫合線稱為「會」,會與會之間即鹿皮上,按戴用者的名位,綴飾各色的玉石名稱「王(綦合體字),王又與冕冠的垂旒一樣,每行十二粒的為上。戴用時以中間一行的,對準鼻樑以為正冠。所以說,是最早正式裝飾在冠上的玉石。皮弁與禮服搭配,在朝會宴會時戴用,到了隋唐才逐漸為紗帽取代,縫數綴石亦同古制。

 元代剽悍善戰的鐵騎部隊縱橫歐亞,擄獲了大量的珠寶,因此更與冠飾作了相當程度的組合。他們的衣冠典制即襲漢規,卻又兼存他們固有形制,「夏笠冬冠」就出現了異于中原的冠飾風貌。大抵什麼樣的衣料,色澤,搭配什麼樣的帽子,在他們來說,是種類繁多窮奢極欲。裝飾珠寶的「鈸笠冠」形狀似樂器的鈸故名。帽頂中央頂有珍珠、紅寶、綠寶、藍寶、綠松石(土耳其石)等各色的球型珠寶作頂珠,以花樣區分等威。

    到了清代,冠飾的珠寶制度更趨於複雜,冠帽有禮帽與便帽之分禮帽有著兩種型式,一為草杆編成,綴有紅纓的覆缽形夏冠,一為皮、絨折簷,帽上亦鋪紅纓的冬冠,均以頂珠和花翎作品秩的區分。禮冠又有朝冠和吉服冠的分別,以應不同的場合服飾搭戴。

 朝冠是在帽頂置金屬座,座上再按不同品級,分置一、二、三層的頂座,上層為尖形寶石,中間再嵌球形珠寶,皇帝的朝冠上層,飾以大粒的東珠(東北亞產的珍珠)為崇隆的皇權象徵。吉服冠則無頂座,僅有金屬座來托起頂珠,皇帝、皇子用紅絨結頂,以下各品的頂珠同朝冠一樣。珠寶的職等區別,分為紅寶、珊瑚、藍寶、青金石、水晶、硨磲(貝殼的一種)、素金及鏤金花。

  
若是領有功勳賞戴花翎者,可以在朝冠、吉服冠上托著一枝翎毛。冠頂頂珠座下,就必需裝著像似小煙管的翎管來供安插。翎管材質用白玉、翠王、琺瑯或者料品(玻璃)來插上不同等級眼數的花翎,使它垂掛在後腦勺,顯示佩戴者的地位與榮耀。如此按官品戴用冠頂、花翎,早期極為嚴格,不可僭越,而清劇中常聽到的「革去花翎頂戴」即是被降職或革職的意思,可見失職是小官位是大?

 除了官式的禮帽之外,官民們日常家居是戴著俗稱「瓜皮帽」的便帽,由六瓣合縫而成,此帽源自元代,明太祖時定型。原本以絲絨線編成帽結,清末朝廷廣開捐納官職,帽頂的頂珠也可以捐得,珊瑚、水晶、或是料珠做成的帽結,因而大為氾濫。在帽緣之正中,有的綴著長方形、橢圓形的「帽正」作為裝飾,質用白玉、碧璽等顯其倜儻的神采。

 另外前面所提的裹頭約髮的巾帕,原為庶民所用,便利之故,後也為身份顯貴人士採用。隋唐時發展演化成襆頭,襆頭內襯硬胎可以綁成各種的形狀,宋代躍為男子的主要冠帽。襆頭有著左右伸出兩側的展腳,喜慶宴會的隆重場合,襆頭上可簪以金銀製成的花朵,臺灣的歌也戲中,進士及第的場景中所戴的即是。

 
帽飾珠寶,對於目前的人來說,是不敢招搖的嵌戴著,僅有在嬰兒出生、滿月、周歲等喜慶的祝賀應景所用。大人們的帽飾,看看只有印著XXX後援會、XX義警的字樣,放在汽車的駕駛盤上,拉拉交通警察的感情,是否能手下留情,少開張違規停車的罰單了

 古代女子不舉行冠禮,也不時興戴冠,冠帽一般只有帝王的后妃,以及命婦(官員夫人)在典禮中陪列,才有資格戴冠,借機享受一下女男平等的滋味。所以在女子的冠飾珠寶,僅以「鳳冠」令人有些記憶。鳳冠是從漢代的巾幗,一種金屬框外裱黑色繒帛,代替頭髮的假髻演變而來。宋代以其雛形訂為冠制,戴冠者身分的不同,質材飾物也不相同。貴重如金制、珠制的,僅供王后貴妃於重要的場合戴用,銀制的為富貴人家,銅制及紙制的才為一般婦女使用。冠上加飾的紋樣,珠寶也是如此,龍鳳吉祥圖樣,琳琅的珠翠玉石,不僅綴飾冠頂,流蘇垂翼也此陳設,擺頭晃腦行進居止,鳳冠上的珠寶隨之搖顫璀璨奪目。不綴龍鳳僅點飾一些珠玉簪釵的,是一般婦女於出嫁,或入殮時戴用,俗稱「假借」平常不得隨便戴用。



(孫麗戴鈿子的裝扮)


 至於歷朝當代流行的女冠,綴飾珠寶以彰貴氣的,有宋代的「花冠」。本以鮮花簪在冠上的此種頭飾,鮮花因為容易凋謝,故而改用羅娟、通草,貴者更用金玉、玳瑁材料編成假花的花冠,展其花團錦簇。

 元代統治中國的蒙古人,為表民族的優越感,階級尊卑明顯區分,蒙古女子同男子一樣重視冠帽,好來彰炳身分地位的下同。頂著的冠帽,是一種式樣奇特的高帽子「顧姑冠」冠制聳直下狹上寬,最高約有四十多公分,飾物材料,視戴冠者的身分而異。後妃的冠體外罩大紅羅,珍珠花朵以金飾嵌鑲,並掛有奇名珍寶的珠串垂下,可生搖曳之美。貴婦的冠上,綴飾的珠寶較少,一般蒙古的婦女僅篩羽毛。

 清代的旗女是梳著高挺的頭髮,所以也棄鳳冠,而帶著她們的冠帽。冠制同男冠一樣,朝冠、吉服官亦分冬夏二種,在參加慶典時戴用。冠簷用毛皮或織物,冠上覆以紅纓,紅纓上環繞七隻金鳳嵌有珠寶,頂中央垂疊著三隻立體的金鳳並貫東珠的,為皇后的朝冠,冠後另有尾飾垂珠。朝冠上嵌飾的寶石有東珠、珍珠、貓眼石、青金石、珊瑚等種類。冠簷與額頭交接處,還有一種稱為「金約」的額頭裝飾,像似頭帶的東西用來約髮,亦綴有珠寶。吉服冠頂珠,東珠僅為後妃專用,各品命婦大略同男品官員的頂珠。

髮飾珠寶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留「髮」不留頭,賣「髮」葬父等與發有關的語詞,是在說明古人對於頭髮的重視程度,非現代的人所能想像?因而與頭髮有關的髮飾,可也就重要非凡。男女都將蓄長的頭髮挽成髮髻,為使髮髻不致鬆散墜落,必需有著不同功用的各種髮飾,及附隨在上當作裝飾的珠寶,風格特色是各具巧思。

 髮飾的髮插有所謂的笄、簪、釵、步搖、梳以及固發的頭箍、鈿子、扁方。此些也都依其繁簡華美,作為禮制表徵。

   笄與簪同樣都是髮插,秦漢之前稱笄,之後稱簪,兩種都用以約髮或者固冠。冠飾珠寶中說過,女子無服冠的資格,而在女子年過十五歲,凡已許嫁者便行笄禮,如果年過二十歲,依舊小姑獨處的,亦必須舉行「笄女之禮」的儀式。換句話說,及笄也就表示女子已經成年,可以出嫁結婚了。

   男子用笄的情況,是將笄橫貫在髮髻上,不過先得用頭巾,或是小冠套住頭髮,然後用笄穿過頭巾,或冠套的髮孔約整頭髮。至於女子,是用一根或者數根的笄從不同的方向插入頭髮來安髮。古代的婦女以頭髮的長短疏密,作為衡量美女的標準之一,髮笄因而不僅可整髮、妝點,也可以串連假髮改善髮樣,女子用髮笄的機會,因此要比男子為多。髮笄的素材以玉石、角犀、牙骨、金銀、竹木做成垂直的笄杆,上端稍粗以下漸細,末端是尖狀。

   
簪與笄不同之處,是在上端有著原素材雕飾的簪頭,簪頭上亦可嵌飾珠寶。簪除了可以約髮,另外還可用來連綴衣裳,功用比笄多了許多。

 簪後來又演變成步搖。步搖是在簪頭加上垂飾,以形晃蕩的美感。漢代則把步搖訂為廟服盛飾,以金為主幹,飾白珠、六瑞獸、翠玉、羽毛,插用時要加個假髮,始可承受步搖的重量。唐代的步搖形制,變化更加精美,垂飾以金玉製成花朵或鳥獸,左顧右盼之際愈是生輝奪目。目前市面上少有此種的裝飾,唯獨在日本藝妓頭上,都會戴個假髮的頭套,因此留有此種的裝扮。約髮的釵,功用大約同於簪,只不過它的杆末梢,是作分叉的兩股尖端,釵頭也較寬大,除更穩固之外,還可以廣泛的運用此域加綴珠寶。

  梳又稱篦,功用本是梳整髮鬢的,盛唐流行用小梳作裝飾,還將梳背加大,做成半月形、方形等形狀。犀角、象牙、玳瑁等具有彈性的髮梳,直接的插飾頭髮上,具有俐落的實用態勢。宋代婦女流行用金銀珠玉,製成兩鬢垂肩的高冠,需要荷負重量,多齒的髮梳被技巧的運用,發上插著數枝的髮梳亦不為過

 明代時期細金工藝十分發達,從外國輸入下少的珍奇寶石,婦女的髮飾,因而流行著一種由金銀絲挽結的髮鼓,像是一頂網帽,可罩住原髮上加的假髻,拱托成高髻的高度。金銀的髮鼓上,也襯飾鑲青嵌紅的珠寶。明代婦女風尚戴頭箍來罩住頭髮,此則承襲宋代風俗「漁婆勒子」的帽勒而來。頭箍用布或毛皮,裁成長三角狀窄帶,系紮時虛掩或緊裹額頭,作為約髮及禦寒,中間可用珠玉來點綴。60年代臺灣鄉下或眷村的老嫗,尚有此種清代稱呼「兜勒」臺灣本地稱為「昭君眉」的頭箍。有一陣子在臺灣全民電視的「週五強百樂」節目中,飾演張晨光母親的蔡阿炮,頭上戴的即是。

 清代的滿族婦女,盛行兩種鑲有珠寶的裝飾,鈿子與扁方。



(孫儷的大拉翅裝扮)


 鈿子的形制,極像西方女子所戴的無邊女用高帽(Toque),其形狀前如鳳冠後傾似覆箕,上穹下廣,內襯帽胎再網以皂紗,帽頂飾以點翠珠石,在穿彩服的日子,好配合彩服繽紛的顏色與之搭戴。細子皂紗上的掐絲琺瑯極富特色,這是用金屬底座做成花樣圖案,再貼黏翠鳥(魚狗)的淺藍色羽毛於圖案的凹縫中,即成為所謂的「點翠」。鈿子按綴飾鈿花的片數不同,分成九片鈿花並前後加飾流蘇的鳳鈿、八片的滿鈿、五片的半鈿。鈿子原為她們的老祖先,女真族一種罩在髮髻上的黑紗籠髻,上面加飾珠玉的「玉消遙」演變而來。
 
 滿族婦女有一種特殊的髮式,是將頭髮分成左右兩股往後梳,梳成橫臥的平髻。這兩個髻需用一塊橫板整理固定,此橫板稱為「扁方」官宦富貴人家為顯氣派,採用白玉鏤雕花樣間嵌珠寶,大小約20X4公分的長形扁方,可將頭髮架起來像似大鳥的雙翅,人們稱為「大拉翅」。若要遮掩稀疏的頭髮,用黑綢緞布作八字形的覆蓋,好代替頭髮,布上也綴著點翠珠玉奇石。如此類似牌樓形狀的頭飾插戴頭上,再穿上她們特有的「花盆底」高腳鞋,豐富的肢體語言中,另添旗女的高聳壯美。

 與髮飾無關的眼鏡,時下有許多的女子,喜歡將它架在頭髮上當作裝飾,另有俏麗嫵媚的風韻。這大多使用塑膠框架的眼鏡,如果經濟情況允許的話,採用K金鏡框,框上再嵌著寶石的「眼鏡髮框」來作髮飾,想必也是後代的人,考古的一項髮飾奇跡吧?



(以前台視 天天開心 的節目 演土地婆的黃香蓮頭上 即戴著昭君眉的這種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