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8 12:15:05Candy

觀照(奧修)

    你是純粹的意識,當憤怒的雲朵飄近你的身邊時,只要看著它,並且保持警覺,不讓自己認同它。整個重點就是如何不對問題產生認同,只要你學會了這件事,就不會有問題一大堆的情形。

東方說只要保持不涉入,這即是葛吉夫說的:記住自己,記住你是一個觀照者,也就是佛陀說的:要留心。當一朵雲經過時你要警覺,或許這朵雲來自過去,那沒有意義,過去是一定有的,它當然不會無緣無故跑出來。

這朵雲一定是來自某些事情的結果,但那不重要,為什麼要受打擾呢?現在、就在此時此刻,你大可超然以對,斬斷自己與它的牽扯,那座橋是現在就可以拆掉的,也唯有現在才能拆掉。你可以在這個片刻不跟過去認同,你可以直接脫離它、直接跳脫出來。

過去以及過去的制約確實存在,不過,它們若不是在你的身體裡,就是在你的大腦裡,不會存在你的意識當中,因為意識是無法被制約的。意識一直都是自由的,自由即是它最深處的本質,自由是它的天性。

整個東方的方法學可以濃縮成一個字替代:觀照,而整個西方的方法學可以濃縮成一個字:分析。分析只是在繞圈子,觀照則是直接跳出圈圈。東方強調的是天空,西方強調的是雲。天空一直都在那裡,東方的方式是去留意天空的存在;西方的方式是使你更警覺到雲的存在,這對你會有點助益,但你不會因此意識到你最深處的核心。

西方使你更能覺察到表面的東西,而不是核心的事情,而表面的事情是大風暴,你必須找出大風暴的中心點,唯有透過觀照你才能做得到。觀照是歸於中心的技巧。

人們不是活在表層就是活在核心。表層屬於自我,而核心屬於本質(being),如果你活在自我當中,你永遠和別人牽扯不清,因為表層和別人有關。活在表層不會有行動,一切都是反動,沒有什麼是從你的核心出來的。

就某個角度來說,你是外境的奴隸,你是基於別人對你做的事情而有反應,你不斷地被迫行事。從核心出發卻是迥然不同的風貌:你的行動來自你的核心,於是你不再當附屬品,從此擁有你的自主性。

你會被觸動不是因為你的核心被觸動,而是因為你根本沒有核心。你只活在表層、與表層認同,而表層鐵定會被任何發生的事情所影響。你的界限就只到表層,所以無論發生什麼事情,你不能不受到影響,因為你沒有自己的核心。

仔細去了解「反動」(reaction)與「行動」(action)之間的差別。你愛某個人是因為他愛你,佛陀也愛你,可是祂不是因為你愛祂,祂才愛你,你愛不愛祂並不造成相關,祂愛你是因為祂的愛是一種行動,而不是反動。當你的愛來自你的中心,不受他人影響,這才叫行動,反動是一種被迫。歸於中心的意義在於,你從此基於自己而行動。

還有另一個重點要記住:當你行動的時候,那個行為一定是全然的。當你是反動的時候,你的行為不可能全然,一定是局部的、片段的,因為你的出發點在表層,你不會全心全意。只有當你從核心行動時,你的行為才會全然,當你在全然中行動,就是活在當下,你不會活在記憶裡。

只有全然的事情能夠有結尾和起始,半調子的事只是一個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的持續動作。你明明人待在家裡,可是你還在惦記店裡的事情;當你人在店裡,你又在想家裡的事情。你從來沒有、也永遠不可能完整地處在一個片刻當中,因為你攜帶的許多事情一直在打轉,這是沈重的包袱,對你的頭腦、對你內心的一項沈重負擔。

一個全然的行動會有始有終,你完全自由自在地踏入未知,不受到綑綁。通常的狀況是,你一再地走入老舊的模式,頭腦陷入固定的軌道,總是在繞同一個圈圈、經歷同一個惡性循環,因為你的過去從未了結,你的過去會來到當下,毀了當下這一刻。唯有當你沒有攜帶過去時,當下對你而言才會是新鮮的。

假如過去沒有了結的話,你就得繼續帶著它,因為頭腦有完成事情的傾向,如果有事情沒有完成,就會一直惦念著。要是白天有件事情沒有做完,你晚上就會夢到它,因為頭腦會想結束它,當它一結束,頭腦就少了一件負擔。除非事情完成,否則頭腦會一再地跑到這件事情上。

要怎樣才能歸於自己的中心?要如何才能離開表層來到核心?方法就是觀照。達到歸於中心有上百種技巧,但在每一種技巧中,觀照一定是基礎。

(摘錄自《覺察》)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