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05 20:27:04福哥

論語里仁篇:里仁為美。 擇不處仁,焉得知



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里」就是人們居住的地方(小村莊),百戶為里,也就人滙集在一個地方生活居住,古人選擇居住地,必須找個盆地,有山依水的好地理來居住,所謂地靈人傑,必會出仁德有才能的人來治理村落。地有理則靈。

論語各章不相連貫,但編者將意義相同的彙編在一起,這一篇大多說仁。仁比較難懂,因禮有外在形式,所以比較容易,而仁在內心,所以難懂。

這一篇「里」仁說完後,仁大概就可以體會了。今先略說仁。仁者其恕乎,恕接近仁,而仁並不是就是恕。仁者二人,人與人相處之道,佛曰:人人皆有佛性,皆能成佛。在聖不增在凡不減。中庸云,天命之謂性,上天賦命與人的德性。「天」亦是二人,有天必有地,人在其中三才也,人中聖人可贊天地之化育。老子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仁亦可謂之「道」,處道是仁人君子之道。

今日學佛者看不起儒家,學儒懂學道者很少,能懂得求學問便不錯了,到清代只求會寫文章,今人連學文章也沒有了。從前有學問、道德,今人連文章也不會。說出來很好聽,在注解上卻說苛薄話罵人。
孔子說:「志于道」,志向定在「道」上,而孔子「志於道」依次為道、德、仁、義,道為首。道是什麼?中庸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道者天然的本性,「率性之謂道」,本性誠心保守不變樣便是道(正道)。在十字玄(玄關)中(信)統四端(仁義禮智)兼萬善。

「修道之謂教」,修道必須接受聖人的教育,進而轉化由凡入聖。孔子雖志于道,而提倡第三層次「仁」,因為道難懂。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誰知「道」?道也有根本,道之根本在人的心,心正然後說脩身,心有道,身才是有道的人,才能家有道乃至天下有道。我們不懂道,所以孔子說仁,「道」在其中,又說「力行近乎仁」則近道矣

「子曰:里仁為美」,里為道里之里,二十五家為一里,今日已經變了,一里是一處的一段落,居處為里。

「擇不處仁,」選擇居住,地理環境很重要,其中有含義,宅不可隨意住,必須選擇,如孟母三遷就是例子。

「焉得知。」「知」作「智」,自古便有「千金置宅,萬金買鄰」

「里仁為美」若鄰居都是君子仁人,這居住區就很好,並不是都如此,事前必須先選擇,如三字經云:「昔孟母,擇鄰處」,孟母就是擇仁而居。

「焉得知」焉能是個有智慧的人,

「擇不處仁,焉得知?」也就理解成:不選擇有仁德的人居住的地方,怎麼算智慧呢?

心得

「里」字上面一個田,下面一個土。「田」字,大口為四方,中間一個十字,十字真理藏妙機,河圖總共10數,道盡天地造化之功,返本歸元之理,佛的万字 卍也是十字,由中間的交會處大轉法輪。耶蘇叫我們在十字架上找真人。十字亦是經緯道德的表徵。

十字代表道,道放之則彌六合 卷之則藏於密。

下面一個土,「土」五行居中,土為黃色,易經曰:「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天君泰然,百體從令。」

田亦可作心田,求道時講師云:方寸寶田(玄關),我們得這一指點,萬教經典全通,這一指點是無價之寶。道德經云:谷神不死。俗云:點主、珠西痣、佛祖痣。耶曰:十字架。求道時明師一指點,眼橫鼻直十字在玄黃一竅。

在孔子的年代道單傳獨授,道降師儒,各化一方。今人心不古道劫並降,天道大開普渡。

夫道有隱有顯,因昔年時機未至,正在隱時,故知之者少;此時適值三期末會,故而大開普渡。

現在之所以大開普渡者,皆因近年以來,世風哀微,人心不古,三教泯滅,道德墜落,競爭愈烈,惡化愈深,因而造成空前未有之浩劫。以故近年來,水火刀兵,瘟疫雜災,層見迭出,遍地皆是,此固劫數使然,實由惡氣所造。

然而人不能盡惡,其有善根不昧者,決不能玉石俱焚。故諸天仙佛神聖,哀懇

上帝垂慈降道,以渡善良,幸蒙

上帝恩准,方才降下此道,大開普渡。各處飛鸞宣化,神人相接,共闡大道,其目的不過借木筆沙盤,喚轉人心,消弭劫運,使善良同登覺路,早達彼岸,化娑婆為極樂。此乃仙佛救世之苦心,亦降道普渡之所由來也。

幸得三寶明舊主。
虔修一貫返故鄉。
田中十字妙中玄。
黃中通理正位居。
里仁為美至善地。
智人知止真玄關。
今生不向彼岸渡。
劫後懺悔復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