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14 07:41:00福哥

論語-為政篇-第二十一章


《論語》-為政篇-第二十一章

【本文】                      興毅忠信.禮義聖道院-福哥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讀論語心得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

當時孔子沒有當官,有人認為孔子就無法推行政治、利益人民,故有此問。有人對孔子說:「您為何不辦理政治呢?」,因為在那時代,政治是很重要的,政者正也,引導人走向正路,有理想抱負的人,就會去從政引導眾人。

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

孔子回答:「書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孝乎惟孝」,白話解釋為「孝就是孝」,意即「孝」是百善的首要,沒辦法解釋清楚,本來就是如此。這是贊「孝」之辭。「孝乎」,贊美孝道。「惟孝」,再加贊美。友於兄弟,「善於友愛兄弟」。「孝」如樹根,必須深深地紮住,才能培養出「弟」、「忠」、「信」、「禮」、「義」、「廉」、「恥」等德性,孔子才引書經云:「友于兄弟」。

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孔子答意,雖然不在官位,只要在家施行孝友,亦是為政。孝友是為政之本,除此之外,何事算是為政,故云:「奚其為為政。」

施行孝友,即有為政之道。「是亦為政。」是,指施行孝友而言。行此孝友二者,亦是為政。「奚其為為政。」

編輯心得結論分享

孔夫子引《書》「孝乎惟孝,友于兄弟」而論,由此可以明確認定「孝」、「友于兄弟」為「為政(修辦)」之基礎,而此基礎在學而篇云:「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此二者思維是一致的。

學而篇講的「孝弟」之「孝」即對應本章「孝乎惟孝」,而「孝弟」之「弟」即對應「友于兄弟」,二者相呼應。再者學而篇講「孝弟」為「仁之本」,是全體「仁」的根基,為孔聖的核心思想,而修道的君子則必需致力於「孝弟」之根基上,「孝弟」之根基穩固了,而「聖道」自然而生成。從此角度看待「孝乎惟孝,友于兄弟」句,接著夫子依此句講:「施於有政,是亦為政」,此充分說明落實「孝」、「友于兄弟」,從齊家最根基之處著手,即是施政、為政,也就是「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若不從此根基之處著手,想治國平天下,促進世界大同,化人間為彌勒淨土難矣!
何以「孝」、「友于兄弟」是「為政」之根基?「孝」、「友于兄弟」都是對至親者的關愛,為行仁的根本。若連對「孝」、「友于兄弟」都無法做到者,其不可能對天下蒼生亦有關愛,更何況「為政以德」呢!因此,孔聖對「為政」的定義範圍擴大,「為政」不僅只是治國、平天下而已,還有修身、齊家,而這亦是夫子最為關切之處。

孔子對政治的定義是要引導眾人走向「正道.聖道」。道場就是在引人走向正道.聖道,走向親親仁民愛物,以孝悌為仁的根本,仁慈關懷道親,行功立德行於佈施,在在都是引領眾生走向正道,邁向聖道.佛道。
從此章可體會,修辮的重點在於齊家,齊家首要於「孝」、「友于兄弟」,人道圓滿,天道自成,內聖為外王之根本;孝於   師尊師母盡心修辦,在於同修之間要互相照顧友愛攜手同進。

孝,又分為「世間孝」與「出世間孝」,供給父母衣食等為世間之孝,以佛法開導父母為出世間孝。《雜寶藏經.卷一》云:「若父母貧苦,應先授三歸、五戒、十善,然後施與;此以出世間之孝,方能令父母徹底離苦得樂之故。」

求道、明理、修道、了道至成道,一子得道九玄七祖並沾光榮,一子成道九玄七祖並超拔,這是何等的德澤。

過去,佛陀也曾上忉利天為母親摩耶夫人說法九十日,回到閻浮提時,比丘們讚歎世尊,能上忉利天為佛母說法。佛陀說:並非只是今日,我在過去,也曾為母親拔除苦惱事。在久遠前,有獼猴王領著五百隻獼猴,在雪山邊玩耍。當時有一獵人,張網圍捕獼猴,獼猴王對五百獼猴說:「你們不用害怕,我會把網破壞,你們全跟著我走。」獼猴王說完,立即破網,使獼猴們都能脫困。就在獼猴王為眾猴解危的同時,獼猴王的母親不小心墮入深坑。獼猴王看不到猴母,到處找尋,都找不著。後來看見前面有一個深坑,便往坑裡看,果真猴母掉進坑內,於是告訴所有的獼猴,互相捉尾至坑下,共同將猴母拉出,解除落坑苦難。「這隻獼猴王就是過去生的我,過去我救母免於墮深坑之難,今日我救拔母親出離三惡道的苦難。」佛陀藉此因緣對諸比丘們說:「拔濟父母,有大功德,我因為救拔母親,所以生生世世無有災難,直至成佛。」

從以上故事,給我們的啟示,只有認真修辦行功立德,三施並行,報答父母恩惠,以超拔父母令父母徹底離苦得樂,進而報答師恩及大衆的提攜。

孝親感恩,經云:「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故應勤加修習孝養父母。」《孝子經》中說:「親之生子,懷胎十月,身為重病,臨生之日,母危父怖,其情難言。」也許有人會說,等我長大、等我有錢,再來孝敬父母,其實「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不用等到以後,就在當下一念孝順心,天地同感,日月同證,反哺報恩,必福獲無量,傳承一貫道在家修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