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心物於隱微,遏意惡於動機
前說一念完成,必須經過,這個五種徧行(作意、觸、受、想、思),這一念就完成了。
「作意」
什麼是作意呢?作意是唯識的名詞,從儒和道學來說,稱為「妄意」,也就是河圖裹的10數為妄意,作意是種子,還在種子位時,就是含藏在第八識的種子,八識亦稱為八識田中(心田),是為藏庫,亦名含藏、能藏,從無始刧以來的業識種子含藏在裹面,從儒和道學來說叫「習性」,「作意」它隨時處在警戒的狀態,所以一有風吹草動,它馬上心就趣向外境,所以為什麼一有聲音,我馬上就聽到,眼睛一睜開,就馬上可以看到,我想看什麼,像逛街的時候,東看西看,這個就是作意在先,你先有作意,你的心保持警覺的狀態,所以你看到什麼,馬上你的心就往那邊飛過去,這個先要有作意,如果你沒有作意的話,你就是雖然在看,可是你的心不會去趣向那個外境,你的眼睛雖然是睜開,但是你的心不會跟著你的眼根,起眼識的作用,然後去看到什麼東西,沒有辦法,如果沒有作意的話,就是好像放空的狀態,看不到、也聽不到、也聞不到、嚐不到、感觸不到。
所以我們想要起心動念,第一個一定要有作意,而且這個作意,它在種子位的時候,它含藏在第八識,它是一種跳躍式的,所以它一有風吹草動的意思就是說,一有外境,色聲香味觸,外在的塵境一來的話,我們的心馬上可以知道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聞到什麼味道,為什麼這麼快速?第一個就是因為有作意,所以這個種子可以馬上生起現行,你就知道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所以它沒有外在境界現前的時候,它是處在一種跳動的狀態,這個是在種子位,就是它還在本位。可是一有境界現前的時候,那個心馬上就趣向外境,跟那個外境接觸,那就是第二個,作意、「觸」,那個「觸」,就是你的心趣向外境,跟外境接觸。接觸以後,就會生起受、想、思,然後完成這個念頭。
這作意(妄意),是輪迴種子,是無始以來無數的習染、習性;要對治妄意,要用什麼去對治呢?就是一個「誠」字,而誠要建立在「知」的上面,知就是妙智慧,佛曰般若(三昧真火)。
心經云: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呂祖補述:所謂致其知在格其物者,心有所貪慾而性辟焉,心有所嗔忿而性塞焉,心有所癡奢而性蕩焉,心有所愛妄而性遷焉。
是以欲格其心物者,必戒貪慾,則扶性辟為正矣。息嗔忿,則闢性塞為揚矣。消癡奢,則收性蕩為定矣。剷愛妄,則挽性遷為止矣。
是故君子慎心物於隱微,遏意惡於動機。
故心物自蔽,身物自染。格心物者,復性初也;驅身物者,覺心源也;性心身者,一貫也,三者之不可離,猶植根本之不可分矣。性心居內曰自覺焉,身行著外曰覺人焉。故內聖外王之功,豈可缺一哉。
心物滋蔓,莫不自蔽己性焉。故聖人慎心物於隱微之間,心物未動也,雖未動而持之一慎,則心物終無矣!心物終無,則至性常皓,至性常皓,則即復性初也。
身物昭著,莫不自染己心焉。故賢人驅身物於昭著者,以其心物未慎於隱微也,心物弗慎於未動之間,貪嗔癡愛遂熾焉,而現於言行矣!此謂之身物昭著者也。故驅
身物者,即曰覺心源也。心者易動,深恐始勤終懈,是病焉。則身物復昭著矣。如能始終覺心則亦漸趨於覺性矣!及其成功一也。此謂物不格不可以致其知。
所謂誠其意在致其知者。故心物未發謂中和,良知性也。心物既發謂動機,紛乘意也。是以慎心物於隱微,遏意惡於動機,以復其良知,而臻於至理矣。
故格其心物以致其良知者,內聖功也。聖足而後,則意不誠而誠矣,心不正而正矣。雖序有四,實則二焉,以其心意儲諸一身,故亦列內聖之功矣!此謂知不致,不可以誠其意。
間嘗竊取程子之意以補之曰:
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
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裡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此謂物格, 此謂知之至也。
當有六塵境界現前的時候,我們的心可以馬上趣向六塵境界,譬如說一有聲音,就可以立刻聽到,一有味道,馬上就可以聞到,為什麼這麼快?就是「作意」它的功能。
一旦心趣向外境,就和外境接觸,這個就是第二個徧行,稱為「觸」。
「觸」
觸,就是接觸,我們的心趣向外境,跟六塵境界接觸,這個當下就是第二個徧行——觸。所以我們眼識要生起作用,我們要知道看到什麼,我們的眼根一定要觸向色塵,跟那個色塵相觸,我們的心一定要跟色塵相觸,我們要聽到音聲,我們的心一定要趣向外境,跟這個聲塵相觸,色、聲、香、味、觸都一樣。
所以,觸,就是六根緣六塵境界,我們的心、還有心所去觸境的時候的一個狀態,當我們的心去接觸六塵境界的時候,如果我們當下不生分別,看就是看、聽就是聽,不生分別的話,後面就沒有了,受、想、思就沒有了,因為你不分別,保持現量,這個就是用功的法門,當下不去分別它,就不會起心動念,不會起心動念就不會造業,一起心動念,不是善念、就是惡念,善念跟善法相應,惡念跟惡法相應。那你說善是好嗎?如果是有漏善也不怎麼好,就是人天果報,還沒有跳出三界輪迴當中。所以一直保持在定境的修行人,有一種狀態,就是他沒有念頭,現在就知道他為什麼可以沒有念頭,他雖然有作意,他的心都是在警覺狀態,他變成觀照,心隨時保持清明、觀照,那個是作意,一種清明的狀態,接下來就沒有了。那個是他可能眼睛閉著在那邊打坐,就是他的眼根沒有跟色塵接觸,所以他沒有作意、觸,那個觸,第二個觸還沒有,他如果說收攝他的……都攝六根,把他的六根收攝回來,不看、不聽,六根不面對六塵境界的話,他這個時候只有作意,那又如理作意,所以他心可以一直保持在定境當中,沒有念頭,因為我們說你要起心動念,必須要有作意、觸、受、想、思這個五徧行,才能夠完成一個念頭,你只有作意的話,你就沒有念頭的,你就坐在那邊沒有念頭,那是一種入定的狀態,一種定境的狀態,是這樣。
可是如果我們不是入定的話,我們一般來說,就是說你的作意,它一定是有作意的,就是你的種子一直在那邊蓄勢待發,所以一有六塵境界現前的時候,你的心就馬上去跟六塵境界,就是觸了,接觸之後,你一分別就有後面的,一分別就有受,然後就想、思,才能夠完成這一念,所以我們講到你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如果不分別的話,也沒有後面的受、想、思,如果有的話,才會完成這一念。分別外境的話,就會生起種種的感受,你怎麼樣來認識外境呢?就要給它種種的名稱跟言說,就是我看到了什麼、我聽到了什麼,你試圖把它描繪出來,那個就是名稱跟言說,就是你要藉著你的語言或者是文字,把它描述出來說你看到了什麼、你聽到了什麼,這個是「想」心所的作用,就是去認識外境之後,給它種種的名稱跟言說,你的心才決定要怎麼做,這就是「思」心所的作用,這一念才能夠完成。
「受」
所以什麼是「受」心所呢?就是當我們的心所接觸外境的時候,心如果不取境的話,就不會產生任何的感受,但是一旦取境的話,就等於是領納了三種境界,三種境相,然後就會生起三受,引發三愛。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你的心接觸那個六塵境界的時候,如果不生分別的話,就沒有後面的受、想、思,可是你一旦取境,就是說你觸境,你的心去接觸六塵外境之後,你去分別它,你就等於說你領納,領納就是你接受了這六塵境界,你一旦接受的話,就有分成三種境相,就是所謂的順境、或者逆境、或者不順不逆境這三種情況。就是說你的第六意識一分別了知後,這個境界就是你喜歡的、還是不喜歡的,喜歡的就是順的,不喜歡的話就是逆的,沒有特別喜不喜歡,那個就是不順不逆。
所以分別了知後,就是你的心去取這個境界之後,就有三種境相產生,對於所謂的順境,就是我們喜歡接受的境界現前的話,我們就會生起樂受,樂受就會產生不離愛,三受產生三愛,我們喜歡的境界,我們的心就耽著在那個上面,希望跟那個境界合,不要分離,這個叫做不離愛;可是對那個逆境,我們不喜歡那個境界,它如果現前的話,我們逃都來不及,因為它會讓我們生起苦受,所以這個時候就會產生乖離愛,乖離愛就是要趕快逃離現場的那種心念會生起來,譬如你看到那個最討厭的人,遠遠從對面走過來的時候,你這個時候就很想趕快轉彎,就是這一念,這一念就是逆境現前了,所以你生起的是一種苦受的境界,然後想要做什麼呢?產生的那個愛叫做乖離愛,所以你要趕快逃離現場;對於那個不順不逆的,就是捨受,就是不苦不樂受,沒有特別苦、或者樂受,它是屬於一種捨受相應,這個時候就沒有想要跟它合、或者是離的欲求,我們稱為平等愛。所以一旦我們的心觸向外境,取境之後,就會有三境,三境就產生三受,三受產生三愛,這個就是受心所,它是這樣的一個過程。
「想」
什麼是「想」心所呢?想心所,就是當我們的心取境之後,就是你分別之後,為了要認識這個境界是什麼樣的狀況,所以我們會給它種種的名稱跟言說,這個就是想心所。也就是我們的心取了六塵境界的相,為了要認識這些境相,我們就會給它種種的名稱還有言說,這樣我們才知道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你可以描述,用種種的名稱跟言說來說我今天看到了某某人、我遇到了什麼樣的事情,你都可以去把它描述出來,這個就是想心所的作用,就是認識外境。
「思」
什麼是「思」心所呢?思心所,就是從剛剛開始心趣向外境,這個是作意;接觸外境,這是個觸;領納外境,就是你的心取境,這個是受;認識外境,這個是想;之後,你就有所決定了,你就決定要怎麼樣做,這個狀態,我們就稱為「思」。思,就是令心造作,我心決定要怎麼做了,經過了剛才這樣一個過程,我的心,我這一念已經完成了,我決定要怎麼樣,這一念的意業已經完成,然後我決定怎麼說、怎麼做,這就是思心所。
所以到這一念完成,這一念是善、還是惡,就已經決定了,所以我們才會說思心所是善惡的分歧處,你這一念是要善、還是惡,作意、觸、受、想、思,到思這邊就完成了這個善念、或者是惡念,所以你要造善、造惡,就是這一念就可以決定了,這一念生起的時候,就已經決定這一念是好的、還是不好的。我的心是這樣決定,然後發諸身口,所以身、語、意三業的原動力,也是思。所以思心所不但是善惡的分歧處,也是身、語、意三業的原動力,它都是從「思」決定了。
思,就是令心造作,我們的心已經決定要怎麼做了,決定要怎麼做,你的心、你的意業先決定,然後再付諸身口,去造作這個身業跟口業,所以它有不同的名稱,在我們內心審查考慮,該做不該做的時候,我們叫做「審慮思」;在審查考慮之後,決定是要造善、還是要造惡的時候,我們叫做「決斷思」,就是你心裡面已經有決斷了,一旦決定,這就是意業已經完成了,這就已經造下意業,因為你心已經決定怎麼做;然後心意決定之後,就會發動身、語去造業,這個時候叫做「發動思」,是屬於身業、還有口業,所以我們才會說思心所是發動三業的原動力。
五徧行,再歸納整理一下,很簡單,五徧行,它可以周徧到達一切的地方,沒有什麼地方不能夠到達的,叫做徧行。它一共有五種:作意,就是讓我們的心能夠趣向外境;觸,就是跟外境接觸了,心趣向外境,跟境接觸;接觸之後,我們就領納三種境,順、逆、不順不逆這三境,然後生起三受,引發三愛,這是受;取境之後,就給它種種名稱和言說,為了要認識外境,所以我們就給它種種的名稱跟言說,這個是想心所,你才知道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聞到了什麼味道,這個都是想心所的作用;最後決定要怎麼做了,這個就是思心所,所以是造善、還是造惡,它的分水嶺就是在這一念完成,就知道這一念是善、還是惡。很簡單的,五徧行就是一念心要生起,一念心的造作,從意業到發動身、口,就是要具足這個五徧行。
結語
「念頭」包含了妄念與正念、惡念與邪念。正念告訴我們要向上、向善,惡念與邪念則叫我們不用那麼麻煩,跟它走就好。我們就在那裡兩邊拉鋸:一個人要流轉,把人往下拉;一個人要逆流而上,讓流轉的力量還滅。一個是流轉,一個是還滅;還滅是正念,流轉是惡念、邪念,我們的妄念就交雜著這些念頭。因此,我們一定要設法加強心主動、主宰的力量,提起覺照的作用,清楚地照見自己的念頭。
當我們能清楚地觀看妄念時,會覺得很訝益,以為自己一向很單純,想不到也有這麼多複雜的念頭。我們常常以為自己很簡單,其實人的念頭都是很複雜的,只是看怎樣處理它而已。所以求道明理後,須深入經藏,了解經藏的真實義。闡發五教聖人之奧旨,明白回家的路。
上一篇:何謂大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