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上一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是順境,末後這一節,「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是逆境。「慍」是總結這三節。「不知不慍」是你自己學問、道德成了,但是沒有遇到知道你的人,也沒有認識你的人。自己道德學問都成就了,沒人知道,沒有人認識你,沒有人賞識你,沒有人提拔你,這是法緣未熟,教化眾生的因緣未成熟。
那麼人不知,就沒有遇到法緣,怎麼辦?就講退嗎?前面一句講進,進則兼善天下,退則獨善其身。一位善修道者,他能進退、順逆一如,會更加廣結法緣,學而不厭,每天精進在修學。如果能曉得這一點,順則弘法利生,違逆則獨善其身去護法,順逆不二,致力於道,待功德圓滿時,那就是大學所說的止於至善。順境是止於至善,逆境也是止於至善;換句話說,順逆法緣皆是止於至善,沒有法緣還是止於至善。
「不慍」,的慍是什麼意思?慍是心裡上不平,有怨天尤人的意思,含的有怒意,意則我的道德學問成就了,人家不來捧場我,人家不來提拔我,人家都對不起我,這是怨天尤人。如果一位修道士還有這種心,代表第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沒做好,也表示不覺。迷的人才會有這種錯誤的觀念,覺悟的人曉得法緣什麼時候成熟,有一定的。那一個人雖然不如我,但是他的法緣成熟了,他說法有人聽,有人捧他;我也須以感恩的心,祝福蒼生有福。
因我沒有法緣,人家不聽我的。所以法緣各個人不相同。君子會隨緣教化。更精進去弘法;時不至矣,機緣未成熟的時候,也須知止,盡其本份,不量力而為去修辦,順逆對修道的君子是一如心,平等觀。
「不慍」不怨天尤人,心平氣和,這是有學問的,這是真正道德。你看他到底有沒有學問?從這裡看得出,你就可以看出來。不管他學問多麼好,名氣多麼大,在他順境時,稍稍有一點傲心;在他逆境時,稍稍有一點怨天尤人、不平,那他所學習則有限,不完整的覺悟。換句話說,他第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上沒成熟;成熟了決定不會這樣。
最後一句,「不亦君子乎」,這是總結了「學而時習之」的成熟心得;「有朋自遠方來」,這是教學互長利他自利的樂趣;「人不知,而不慍」,這是境界說;不得志的時候,能夠護持自己,能夠學而不厭,品性優良,不改其志。
「人不知」是修道君子的境界,如道德經所云: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六祖的三無: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
『金剛經』佛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佛告訴須菩提,修行者要不住心、要不住相而行於布施;若有住心、若有住相,即不能見如來。
金剛經云:「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中庸》詩云:「予懷明德,不大聲以色。」子曰:「聲色之於以化民,末也。」詩曰:「德輶如毛。」毛猶有倫。「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
成德的君子,學在己知(覺),不知在人,何慍之有。不因人不知而懈怠,不亦君子乎,這不就是一個成德的修道君子,所應該的存養嗎?
成德君子,能清口,尊佛規,承事三寶,了十大愿,能此者,即是白陽的成德之君子矣。
上一篇: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下一篇:論語學而第一,叫我們學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