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0-26 15:55:515毛

新約到舊約..

1月5日
微涼的清晨,老城還在安眠,石板階梯路上還寧靜著,舊城上櫛比鱗次的小商店的青綠色鐵柵門還上著的,除了幾家賣早點的和肉販已經開始了營生,我們的人馬腳步雜踏的穿過有遮雨蓬的石階小巷,劃破了寧靜。
聖墓教堂位於舊城各各他Golgotha山丘上,現今分由羅馬天主教、希臘正教、亞美尼亞教派和科普特教派Copts、敘利亞正教等五個宗教團體共同管理,此外衣索匹亞教士在頂層還有一間小室及教堂。
沿聖墓教堂入口右方樓梯而上,可見祭壇內全為描述耶穌被釘上十字架和黑衣聖母瑪利亞之壁畫,此為第十一站。兩座祭壇之間,小禮拜堂下方,有塊裂痕白色岩石,是耶穌死亡的第十二站。第十三站近入口大廳上,以燭台環繞四方形石板,當年耶穌被塗抹香膏的地方。沿石階下行經天使教堂,來到一間置有白色大理石台,掛祭壇畫的小室,即苦路最後一站耶穌之墓,墓室的門很矮,也是要痀廔著身子才進得去。
出了聖墓教堂是一路的下坡,逆向的一站一站拜訪耶穌的受難路--苦路Via Dolorosa;9.耶穌第三次跌倒,8.耶穌辭退送行婦女,7.耶穌第二次跌倒,6.羅馬婦人拿帕子幫耶穌擦汗的地方,這塊帕子上清楚的印著耶穌的面容,現藏於梵諦岡聖彼得大教堂。5.十字架自耶穌背上滑落,西門上前幫忙拾起,2.審判教堂,1.被害處。
出舊城聖史帝芬門,門上雕刻了四隻獅子又稱獅子門,現有城牆為16世紀時鄂圖曼土耳其所建,8座城門是為約帕門,大馬士革門、希律門、獅子門、金門、鐺門、錫安門、新門。除金門外,其餘皆可自由進出。
上橄欖山
橄欖山上遍佈基督教聖跡,耶穌基督升天教堂內有一方耶穌升天時的腳印,耶穌升天後時常回到這裡,為了要鞭撻耶路撒冷。猶太人的古老墓園也在山上,因此對猶太民族來說,此地是絕對的神聖之地。
站在橄欖山高處遠眺,耶路撒冷的城市風貌盡收眼底,尤其奧瑪清真寺Mosque of Omar在太陽下閃閃發光,西元前687年第二聖殿被毀後由穆斯林所建,這座金色圓頂的美麗建築,堪稱耶路撒冷的地標,不論從任何角度遠眺此城,皆能看見奧瑪清真寺閃爍的光芒。清真寺呈八角形,每邊21公尺,圓頂是真金箔貼成,頂上有新月形標誌柱子,大理石砌建的牆壁,以馬賽克彩磁貼成阿拉伯圖案裝飾,牆上方還有馬賽克磁磚裝飾之可蘭經文字。
舊城人口34,000人,耶路撒冷人口,阿拉伯人22萬,猶太人50萬。
10.00到邊境,離境也要付費,出境快得多了,也用了一個多小時;這裡的地貌很神奇,海關不遠處有一座聖蹟遍佈的Jerico城,尚未對外人開放。
12.30過完約旦海關,一位旅遊警察上來跟車,要一直陪我們到出境。一路上又是黃土大漠,有遊牧民族住著破破爛爛的帳篷,生活方式很悽慘,我們拋過他們向著死海而去。
當年麼西帶領以色列人逃出埃及,最後就是消失在對岸約旦死海邊的山丘上。
死海之所以名為死海,乃由於海水被蒸發量多於注入其中的淡水,造成含鹽量過高,正因為海水含鹽成份高達30%,造成正當海洋的數倍浮力,所以跳進死海裡面人體也不會下沈,反而可體驗在其他海洋所無法感受的漂游之感。
死海是地表最低的地方,從海平面計算海拔為負410公尺,死海南北長60公里左右,寬約17公里,以死海所含的鹽份,草木萬物根本無法生存,海水的重量當然也激不起一絲波濤。死海豐富礦物質的海水和提煉出來的黑泥,據說對皮膚病具有神奇療效,所以沿著死海邊就有專門治療此類疾病的休養中心,專治肌肉和關節炎、外傷、呼吸過敏、皮膚病等症狀。
死海是以色列和約旦的界海,中東戰事頻仍時,死海果真名副其實地死於槍林彈雨中。由於死海已形成內陸海洋,每年乾涸的速度,極可能導致將來永遠從地球上消失,因此中東和平時,拯救死海的計劃,同時都被以、約兩國重視,不過耗資浩繁的拯救行動尚未展開,以色列已在死海這一邊,大力拓展觀光旅遊事業,看來至少本世紀死海是不會死了。

下午上尼伯山
西元前1700年,埃及鬧饑荒,猶太人長期受到埃及人的奴隸,西元前1240年,摩西帶領著猶太人分開紅海躲過追兵,越過西奈半島要回到上帝賜給猶太人的聖地耶路撒冷,徒步到了約旦南部的峽谷中,猶太人又饑又渴,有族人質問摩西允諾他們的食物與水呢?摩西大怒,兩次用手杖擊地,所擊之處即湧出了水來,為此上帝認為摩西犯了戒律,懲罰摩西找了40年都找不到聖地。
直至西元前70年,耶穌完成了摩西的任務。
摩西108歲時,上帝在尼伯山上手指著耶路撒冷的方向告訴摩西:那就是我要給你們的聖地。由於摩西犯了戒,所以一生都沒有去成聖地,並死於尼伯山。
摩西升天教堂裡還有信徒在做禮拜,有一面牆上和地上有著幾千年的馬賽克圖畫。2000年千僖年,教宗約翰保祿二世拜訪尼伯山並建了紀念碑。
3. 45失落的城市---傑拉斯(千柱之城)七世紀時大地震讓它在地球上消失了五百多年,1806年才由土中挖出,目前只挖出了20%。
在最低處的腹地上,一座競技廣場,四周都是石柱,山坡拾級而上,有著神殿,大歌劇院保留完好,比較看得出來原來的規模,觀眾的座位由中心的舞台做放射性的台階而上,可以容納五、六千人左右,站在表演台的正中央,只要發出小小聲響,即可回應好幾倍的回響,這是經過古羅馬時代的物理精算的產物,在艾菲索斯也是同樣的東西。
城的另一邊也有著神殿,神殿的下方是市集,市集的店舖前成排的石柱,站在這個角度就知道為什麼傑拉斯要被稱做千柱之城,石柱的排列威武壯觀,使人印象深刻。
曾是2萬人口生活的城市,曾是大漠上的綠洲,維持了兩、三個世紀的繁華,只因十字軍東征時的侵略,又幾次地震的破壞,才使這個幾千年的羅馬古城一直半遮半掩在沙漠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