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23 07:34:28空空

透。漏






正要寫這篇之前,才發現以前就寫過了《刻痕》。耐阿捏,是不是年紀大了,寫過的東西都忘了。只好給它舊瓶裝新酒,重新包裝後,洋洋灑灑的再上市。

這個系列的名字叫“刻痕”好像還是不夠傳神。現在覺得這個“透。漏”……可能更符合我想要表現的想法。



你可能可以看出這個系列有很濃的非洲味道。是的,我對非洲藝術的生命力一直有很強的感受。簡約的線條,豐富的神韻,影響我頗深。這系列一開始我嘗試以他們弧線實體透以弧線鏤空的方式來表現。漸漸的在創作過程產生了自己的一些想法。開始讓我聯想到了太湖石,那種虛實相間的美感。

中國人不知道是不是唯一一個民族,會把太湖石的美感,推到這麼的一個高度?太湖石的四大特色”瘦,透,漏,皺“,要的都是不完美。當然發展到文人庭院後,這些不完美完全變成了刻意的完美了。聽起來好弔詭,這和盆栽有些相通性,植物的體態都刻意的殘枝垂懸,經歷風霜似的。在西方這幾年看到的一般都是整齊與秩序之美。但西方還有一派的作家,有一種隨性的大膽,這在東方比較少見,我想到的就是梁楷的潑墨,和書法中的草書。當代藝術反而西方比較有這個東西。而太湖石和盆栽自然歸自然,卻多了刻意而少隨性。

東方--自然,不管在追求完美或不完美,都注重細節,表現嚴謹。(追求不完美)
西方--人工,在追求完美時,類似東方。而不完美則有一種灑脫感。(不追求完美)



我喜歡”瘦,透,漏,皺“的精神,在這個系列我偷了兩個。也許有一天,我會有個系列,把這四個元素都放進去。

另一個讓我聯想到的是亨利摩爾。他的作品在臥女系列,發展成一種山水,也有太湖石之美,說他有東方的精神也不為過。我想因為資訊的發達,東西方的界限會越來越模糊。地方特色還是會被鼓勵,但相互影響會越來越深。而且藝術無國界,只要是美的東西,人都會欣賞的。


亨利摩爾

《透。漏》

一夜倏開的櫻花
透露了春天的腳步
乍暖還寒
也擋不了它的來意

一粒沙
透露了大海的秘密
多少年的悠悠蕩蕩
將海洋的故事
收錄其中

妳那不經意揚起的白髮
透露出人生的奧秘
經驗與智慧
不再需要顏色的喧嘩





 


上一篇:全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