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2 15:53:49藻荇交橫

刎頸之交

讀《柏楊版資治通鑑》(2)

 

戰國初期,各國革新,多依賴人才,例如:魏國有李克、吳起。吳起逃亡楚國,楚國也因此強大。但齊威王除了能用人才,自己也有本事,一賞一罰,蔚為強國。比起魏惠王,不聽公孫痤的話,錯失了公孫鞅,優秀許多。

 


 

當羅馬共和國開始由平民選出執政官、調查官時,中國的選才任官,主要是靠「毛遂自薦」的方式,經由權貴、寵臣或皇親國戚來推舉。

 


 

韓昭侯被幼稚的人說吝嗇,但其實是英明的。申不害比不上李克、商鞅,或許在於私心重於法治,還被韓昭侯「黜臭」。

 


 

魏國原本能用的人才有吳起、孫臏、商鞅、范雎、張儀……,可惜都被逼走了──人才決定國家的命運(柏楊)。

 


 

魏惠王覺得不滿足人主的慾望,會有災禍,因此下令交人給衛平侯。

自兩蔣以來,國民黨都在壓榨台灣人民,滿足人主的慾望。所以民有民治民享,變成了黨有黨治黨享。

 


 

改革很難,趙武靈王知道胡服騎射才能對抗秦國,甚至無損於既得利益者,仍受阻撓。更不用說吳起在楚,商鞅在秦,損害了既得利益,到頭來死得悽慘。但唯有克服阻撓,才能國家富強。

 


 

刎頸之交──廉頗、藺相如。

 


 

樂毅三年攻不下即墨,確實不算良將。


上一篇:逆轉的時代

下一篇:智勇雙全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