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15 10:32:41咖啡海

Culture Shock is Homesickness

文化人類學家對於’Culture Shock’(文化震撼)這詞彙是再熟悉不過了,我們始終相信,要研究一個異文化,必先從自己的所感受到的文化差異性而來,藉由比較一個部落或是一個聚落與自己出身文化的差異性,人類學家對於這陌生的文化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換言之,’Culture Shock’等於是文化人類學研究工作的一個起點,一個開端。

雖然這是一個如此簡單的概念,但當初學的時候我始終覺得講得有點冠冕堂皇,不切實際。明明就是覺得生活不適應,幹嘛講得一副背後有很深學問的樣子。雖然,我自己也是在念文化人類學的博士班...

沒有想到在還沒正是開學前,新生訓練(orientation)上便聽到這熟悉的詞彙,國際學生辦公室的George F. Kacenga便是以 ’Culture Shock’為題做一演講。前面他講了很古典且已經沒人在用的「文化」定義後,講到了什麼叫做Culture Shock,原本以為又會是老生常談,炒出一鍋人類學冷飯,卻沒想到他這樣定義Culture Shock:

Culture Shock is a type of homesickness.
This term refers to the stress and strains which accmulate from being forced to one’s everyday beeds (e.g. language, climate, foo, cleanliness, companionship ) in unfamiliar ways.

這真是再好不過的定義了!!
一語道破了最為人所能接受的文化震撼定義,且絲毫不矯情。
本來也就是如此,如果沒有任何的不適應,哪裡來得震撼,又怎麼能深刻感受到文化之間的差異。

只是,我接著要問,如果我僅是發現文化上的差異,但不想家,是不是就沒有Culture Shock!那這樣我還當得成人類學家嗎?
大學社團過程裡,我被訓練成「打不死的蟑螂」,既為小強,便不對生活與生存的環境設下太高的標準,只求活得有自己的style。
於是,有人懷念台灣的食物,我自己做有臺灣味的食物,也等待學習更特殊的料理方式。
有人想念台灣的家人,我更珍惜在這異地的相遇。
有人想念台灣的便利,我卻享受這不方便裡的所留給我的空間。
如此隨遇而安,好像跟人類學的旨趣背道而馳。

又或是,我發病的時間還沒到?
說不定到時一發起思鄉病來,可是十足猛烈啊!








上一篇:感謝阿基師與Youtube!

下一篇:起跑

Mary 2008-08-23 18:23:45

這篇文章頗有意思的, 很喜歡那段英文解釋! 要不是因為習慣自己原有的語言,文化, 生活方式,食物etc., 又怎麼會面對新文化, 新生活方式, 新食物感到排斥或驚訝而產生了不一樣的文化衝擊.

這種感覺通常都要換了另一個環境之後, 才能有體會. 不見得要出國, 有時候可能是換工作有了不同的企業文化而感受到. 版主可以聊聊, 那麼大部分人後來是如何內化這些culture shocks而選擇性地將一些新文化融入自己的生活當中成為自己的一部份? (很期待版主的回覆~)

版主回應
感謝Mary問了這麼一個好問題!
人類學在討論文化變遷的時候,最常用的兩個概念叫做「涵化」與「濡化」,但要解釋這兩個概念,我大概要花兩篇文章才有辦法解釋。

不過簡單地講,你的問題當中其實有個關鍵點就是「什麼是『文化』?」,對文化人類學家來講,一個人可以是文化的承載者,但不能說一個人就是「文化」,文化是存在於群體之間的意義網絡。

從這個觀點上來看,除了說他們學習新的文化,更應該說他們融入了美國的文化,因為伴隨著學習環境而來的人、事、物都是在地文化的一部分。

這問題真的很大。我想之後我的文章裡絕對還會用實際的例子,針對這問題做討論。

再次感謝您的提問。

(突然有種在學術場合的感覺)
2008-08-23 22:52:15
Monico 2008-08-21 08:38:12

好難喔~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