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22 20:20:49宜蘭哲五志工

逐學校而居──華德福中小學的實踐與反思

【3/27哲學星期五@宜蘭】紀錄報導
逐學校而居──華德福中小學的實踐與反思
By 鄭國生(「哲學星期五@宜蘭」志工)

 

華德福究竟有什麼樣的魅力,讓宜蘭開始有為它慕名而來的移民家庭?縱然哲學星期五的志工在過程就不斷重申:今天並非華德福中小學的招生說明會,但是與會的二十多位聽眾中,就有三對是考慮讓兒女進入華德福而來的年輕夫婦。

主講人謝易霖目前是華德福學校的專任教師,他從自身的生命敘事出發,原本在體制內的學校任教,努力在體制內奮鬥,試圖以自身方式實踐人本教育,最終在華德福找到自己的天空。

華德福學校之所以可以創立與持續經營,可說是四一○教育改革運動(起於1994年4月10日的大遊行,故稱之)後的成果。華德福創立的理念就是「共同生活」,學校不是自外於社區社會的機構,學校應該是做為健康社群的種子,是組織社區行動的中心。

第一位與談人賴碧芬(http://blog.yam.com/billcheng007/article/85734188)是華德福學校的家長;她自己也曾在體制內的學校任教。為了讓自己的女兒接受理想的教育,看上宜蘭慈心的華德福,七年前「遷徙」到宜蘭。賴碧芬表示,華德福不純然是一個孩子學習的場所,作為一個父母,在與學校一起參與課程的過程中,陪伴孩子且與其他家長的互動,讓自己更熟悉在地社區。

第二位與談人是前華德福的美術教師呂妍慧,目前任教於花蓮高商。她對於華德福校園內學生的率真與直接感到訝異,知道校內師生的交流是真誠互惠,而非一般學校中機械式的「行禮如儀」。但是談到離開的原因,主要是相反於學生的自由──之於教師;華德福整體化的教育,讓每一個教師、每一個課堂以及每一個主題都要有連結,反而讓課程設計有所牽制。反觀一般學校將美術這種非主科的課程片斷化,不時要將課堂時間用以支援主科教學或學校活動之用,教師自主性更能在課堂上發揮。

發表人與回應人在言談之中,或多或少都對華德福有相當的肯定,但是哲學星期五作為一個思辨的公共論壇,就有聽眾對華德福教師的勞動狀況感到好奇,華德福課程的豐富來自於教師的充分準備,備課要花多少心力?華德福全人教育的背後,是否是以教師的自我剝削來完成?謝易霖與賴碧芬都不諱言地同意,擔任華德福學校的教師,其教學責任的確非常沉重,加班或熬夜算是常態。但謝易霖回應:「許多事情,並非用三言兩語就可以說清楚。」回到發表人自己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的學習,在華德福並不只「教」,許多時候也是在「學」。故在籌備課程的過程中,「職業勞動」並不能在此清楚地用上下班來區別責任與個人生活,在此,華德福就是生活。

此外,華德福當初在德國是作為工人子弟學校的初衷,是否有菁英化的情形?謝易霖表示,比起康橋之類的雙語學校,華德福絕非菁英取向的學校,但是不諱言地說,移動需要資本,能夠特別搬遷到宜蘭、用心子女教育的家長,不少人的確有較多的資源、較高的社經背景,但這不是華德福創立的初衷,華德福會注意這點。

針對呂妍慧談到學生的真誠,聽眾有不同的看法:「禮貌」的規訓對孩子是不可少的,「請、謝謝、對不起」等基本教養,才更應該是全人教育要顧及的面向,而非一味讓孩子隨興待人。賴碧芬回應:學生慣習的培養,需要更多家長的支持,學校老師所能著力的並不是全部,能陪伴孩子最多、進入孩子生命的人,終究還是自己的爸媽。

最後,有家長對於華德福對較年幼的學童不鼓勵閱讀一事感到質疑,認為「培養閱讀習慣」有助思考,但是在華德福的課程中卻不被重視。謝易霖解釋:在小學階段,學校鼓勵多接觸土地與自然,透過參與實作來認識世界並形塑自我;在中學以上階段,也會有大學通識課等級的課程,讓學生針對有興趣的議題去蒐集並閱讀資訊。但是講實在話,華德福的確有意識地延後學生讀書一事,因為書本是知識客體化的再現,不希望孩子太早面對生硬的「文字」,而是要多接觸自然與土地。

最後,由於與會者有幾位有友善有機農業的經驗,主持人蔡晏霖以「共同工作」點出華德福學校與友善農業的異曲同工之處:兩者的理念,其實都是「與土地一起生活」,在這過程中:人(學生─教師─家長)與社會(學校─社區─政府)對於在地的關懷與熱愛,努力讓每一個身在其中的個人與體制越來越好,是大家共同的理念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