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23 08:49:33caeip早療協會

「小苹的故事」

 小苹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五歲了,語言溝通能力仍停留在簡短問答;他的兩位哥哥也是發展障礙,他的家因921地震房屋毀損,原地重整後搭蓋鐵皮屋居住。

 

 小苹的父母親只有國中畢業,他的父親無交通能力,又因手腳不良於行,無法從事粗重工作;小苹的母親在採收期被雇用剪檳榔、採收水果的工作,經濟來源並不穩定,家中材米油鹽醬醋、日常用品、孩子上下學的接送等,都由小苹的媽媽ㄧ人擔起;試想:ㄧ個中低收入戶的家庭,背負經濟壓力及面臨三名發展障礙孩子的照顧和教養,需要花多少的心力呀?

 

  接觸小苹的家庭二年多來,看到了ㄧ個樸實、有生命韌性的母親---

 

  小苹的母親跟人的溝通表達很不流暢, 說著一口台灣國語,講話還經常結巴,似乎不善與人交談。雖然文詞不流暢,但她對子女的那份關愛是源源不絕的力道,,她一個人帶著孩子,從偏遠的山區轉三趟車到南投市的醫院門診,當醫師確診小苹與兄長同樣是智能障礙的孩子時,小苹母親面臨丈夫的不諒解及無工作時惡劣心情的言語責罵,對此小苹的母親仍堅持持續帶孩子進行復健,她總是以台語說:「探我壓個在生時,進亮嘎尬,阿謀將來我眼揪一合,對嬰仔我袂放心啦」(趁我還活著時,盡量地做,否則將來我兩眼一閉,放心不下孩子啦)。

 

  小苹的母親,對於復健老師交待的回家作業,會高興的告訴我們她在家中帶小苹做的復健項目,開心說著小苹的手腳比較有力了,小苹語言能力增多了……

 

  看著小苹從一個3歲仍不斷流口水,只會仿說的孩子、鬧脾氣要人餵食,到今日穿戴較整潔,嘴邊不再拖著口水,自己會如廁吃飯,雖然說話和認知學習仍落後同儕,但小苹努力和自己賽跑著。

 

  從事早療過程中,這群慢飛天使及家長就像是我們的老師,從他們身上我看見生命有無限可能,也提醒我們更珍惜生命中所擁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