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26 17:39:16陳★陳☆▃▂▁

《淡江大橋》該建還是不該建?

  由於暑假的來臨,距離筆者工作的七月二日仍有段時間,因此趁現在的空檔來關心一些時事議題。

  「淡江大橋」對西濱快速公路而言是一段憧憬,對居住在淡水的開車族而言是種嚮往,如今在環評難過的情況下,「淡江大橋」淪落成選舉浮橋,至於建還是不建,公共建設與環境真的無法達到平衡嗎?讓我們來看下面的地圖:
 

01筆者藉由Google地球所提供的底圖做重點繪製


  首張圖為八里、淡水與淡海新市鎮的衛星影像圖,紅色線條是北捷淡水信義線、綠色線條是淡海輕軌、黃色線條是通往桃園大溪的快速公路、棕色線條為西濱快速公路、紫色區域所包括的白色線條是淡江大橋預定地、通往淡海新市鎮的白色線條待會筆者會說明。
 

0261線的通車終點端(上層)


  第二張圖(取自街景圖)為西濱快速公路的通車終點,上層的預留切口將來會接至淡江大橋,也是西濱快速公路的最後一哩。
 

03領港大道與淡江大橋的預留墩柱


  第三張圖(取自街景圖)是領港大道,分隔島兩旁有藍色的的物體,就像是變電箱一樣,殊不知這是雙層橋面的上層預留墩柱,而這些藍色的墩柱留下後續的無限想像。
 

04本人自行想像的淡江路段


  第四張圖是筆者對淡江大橋的想像圖,橋梁的設計應該會使用斜張雙層橋,上層是給車子開的、下層則是給輕軌使用。

  緊急隧道的部分是筆者自己憑空加上去的,因為香港的青馬大橋也是斜張橋雙層設計,下層有設置單線的緊急隧道,供上層橋發生意外或其他緊急使用。

  我們從第一張圖片可以知道,若淡江大橋蓋下去,最大的衝擊是「挖子尾生態濕地」;其次是「十三行文化遺跡」,因此淡江大橋對環境的衝擊是可以預想的。

  既然蓋橋會影響環境,當然此案的環評就很難過關;可是這段路是淡水通往八里的最快捷徑,因此筆者想到的是第一張圖白色線條的方案。
 

05高雄聯絡旗津和前鎮的過港隧道


  白色線條的方案就是第四張圖的「淡江水底隧道」,「水底隧道」在許多國家行之有年,鐵路的水底隧道可說是本國的強項,當然臺灣也有一條行車用的海底隧道,就是第五張圖(取自街景圖)的「過港隧道」。
 

06連接香港茶果嶺和鰂魚涌的東區海底隧道


  水底隧道對環境的衝擊可以降至最低,可以保護原有的生態面貌,第六張圖(取自街景圖)是香港的東區海底隧道,使用沉管法維持海洋美麗的面貌。


  因此筆者認為淡江水底隧道可以取代淡江大橋,雖然價格會比較貴,但是對環境而言是一大福音。

凡修\ 2013-05-12 18:45:52

您好,我想引用您的圖片於大學報告中
不知是否可以呢?
我的題目是
興建淡江大學是否符合淡水居民的期待~

版主回應
抱歉那麼晚回您,除了第一張要加註來源,其他都是GOOGLE的街景圖喔!都有附連結,歡迎取用! 2013-05-29 14:31:01
菲菲 2012-07-04 16:00:31

「革命」卽「革故鼎新」,易經序掛有云:「革,去故也;鼎,取新也。」註謂:「革,去故;鼎,取新。既以去故,則宜制器立法,以治新也。

「夫革命之有破壞,與革命之有建設,固相因而至,相輔而行者也。」「是革命之破壞,與革命之建設,必相輔而行,猶人之兩足,鳥之雙翼也。」革命之有破壞,就與上文「干戈」之意義相吻合;革命之有建設,就與上文「極其損益」之意義相吻合。

革命兩字,實來自易經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其原義明明白白地是革命;但後逐漸變成一國之變亂意思,甚至更有人誤解砍國王的頭,就是革命行為的本質。英文的 " Revolution ",本來跟易經的革命是一個意思的,是很自然而溫和的一句話。」


改革?建設?破壞?
聯想......

版主回應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改革一定會捨去某些東西、建設一定會破壞某些東西,
這點是必然發生的!
一個國家如果要往前走,肯定有些東西是必被犧牲掉,
只不過這犧牲究竟值不值得,這點是我們要去探討的!

就像萬里長城是為了防禦敵人而建造的,
但他犧牲了許多人命、破壞了山上的稜線,
不過成功抵禦外族的入侵是有目共睹的!
雖然秦朝不久便亡國;
但這些建設卻奠定漢朝成為百年世代。
2012-07-05 13:3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