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7 22:51:04阿東

乙未年十二月十八 豁落天官降

 

知事知人也知情

言出意出如水落地

修心先看耳目口足手鼻

思身動靜體態

 

雲子 2016-03-25 21:08:54

知外狀,不知心,怎能有好形象。
外狀有五花八門,就看自心用那一條。
門不對心怎有好收成,過執影響咱們前程路。
不如守中見真性,回原即有好修為。
再說外境外物不時輪替中,執 只不過在田野中馳騁,浪費地是自己的時間,時間越長越茫然不知。
如何停下來,慢慢去好好思考。
以上是我自己犯之過錯。
借題談談,順便給大家看笑話。

版主回應
我不常照鏡子,因為我自認不好看。
我不常自拍,因為我自認不上相。
喜歡拍照,是因為喜歡觀察,
觀察可能是正確,也可能是片面,
慢慢去學習看別人來思考自己的問題。
看文章回應,也是當做是自己的問題在看,
文章講誰我沒意見,我也是當做講我去改進去思考,
回答我自己的問題做成回應,
所以在這裡是嚴肅的問題,不會當做笑話。
人之內外,能修齊是最好,
有人修內心不修外表,有人修外表不修內心,
讓我想到最近聖者常要我注重外部舉止,
時時注意肢肢之作。
我不能瞭悟,所以也許是思考的方向不對,
換一個方向,也許也能得到一些效果。
要限制外來的影響力,可以不看不聞不問不聽,
但是也杜絕了該看該聞該問該聽增進自己的影響,
如果能做到有入有出,外部用來吸收進來給心的養份,
並藉由外部排出心不須要的廢棄物,
安奈就成功了。
2016-03-25 22:20:18
雲子 2016-03-24 12:52:25

針對所面對的事情,自己反應是什麼,是否如秋風吹動湖面水起漣漪,這也是正常的,不過只是大小的波動而已!
人常犯錯的是聞聲即回嘴,不知說出去的話,是否得宜,欠思慮。
其二是自己的眼光,所看到的反射動作,往往都是過度的反應,欠思考。
以上是最大的易犯錯的主因,
沒有把話聽完,
沒有把人了解,
沒有把事看完,
那說出去的話是沒辦法收回的,所以要填補錯誤,必須付出相當的代價!
所以應該完全了解故事內容後,先靜而後動之,則能避免衝動之舉。
態度是一門最大的學問,無所不包含,我修的如何,自知!

版主回應
心裡的見解,藉由外在五官的釋放,修形也要修心。
走在人群中,看到的不是形形色色的人,而是對映自己的形形色色。
愈是在乎的事,愈是反應在行為舉止中。
我想做好,卻又不懂爺的意思,愈是小心,愈是做錯,
也許把思考方向反過來,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也說不定。
2016-03-24 23:44:38
猴子 2016-03-12 18:04:25

知,不難。難的是知道後如何面對處理及善後。
說該說講該講的話真的很難。
耳邊的聲音常常比眼睛先發覺身邊環境的改變。鼻子是除嘴巴外能夠快速知道味道的管道,這幾個生在人的顏面上天天面對多變的事物,心是否能夠從耳鼻口得知的意見修正自己,讓手足做出正確的行動。
常常說心動不如行動,真的對嗎?
凡事先靜聽眼觀再做出決策。

版主回應
走在路上,平穩的呼吸,規律的步伐,促使自己前進。
一旦突如其來的變化,心起了波瀾,呼吸便不順,步伐就變沉重。
如何讓自己的心能平靜,不受外在的變化而依舊正確的思考,
才能確保做出正確的決策及行動。
2016-03-13 23:3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