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隨想】口出穢言的小孩

左左不會說髒話,因為生活中沒有這樣的言語,可是卻老愛將“不得體”的話,掛在嘴邊,例如「yucky – 噁心 /  farty 放屁的 / bum bum 屁鼓/ stinky 臭臭。」

我的孩子們,很有幽點感,一開始,這些話,說在她的嘴裡,可愛的很,十分有趣味,但說久了,聽多了,用在不對的地方,逐漸變成惱人的語言習慣。這一點,應該怪大人,沒有起頭便制止,讓孩子失了分寸,接下來的維修工程,難免就浩大一點。

習慣的養成,花時間及精力,消除壞習慣的最大準則,不是一昧地阻止,而是提供另一個方式來替換,對任何事情都一樣,孩子有自已的想法,阻止不是溝通,而是雙方面找出願意接受的解決方案才是,這樣大家才會心甘情願地執行。

我的作法是這樣:

·         Please stop saying ___________, why don’t you_______ instead.

(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請不要用這些字語,妳不如

“Please stop saying yucky, why don’t you sing me a song instead. 請不要說噁心,請妳唱首歌給我聽好嗎?

 “Please stop saying farty, why don’t you say di di da instead? 請不要說放屁,改說「滴滴答」好了!

通常這些不得體的話,只是一個習慣性口頭禪,孩子並沒有惡意,加上是一種說話的練習,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是養成新習慣的最好的方式。重點在於不厭其煩地一再提醒,能夠溫柔是最好的,我的敗筆在於,有時候講不聽,口氣變得很兇,這其實沒有什麼幫助。

·         What do you think how she feels when you called her stinky? 當妳說她很臭的時候,妳覺得她是什麼感覺?

對於這些不雅字詞,孩子可能僅是喜歡說在嘴裡的感覺,並不能實際體會語言的真正意義,提醒孩子字詞背後真正涵義,不僅是強調同情心,也是告訴孩子,說話的內容具有選擇性,在說話之前,請先思考再發言,這樣才不會傷害到別人的感覺。

·         I don’t like you using these words.  I know you can do better. Please try.  我不喜歡妳這樣說,我知道妳可以表現得更好,請努力。

孩子都喜歡取悅父母,我們的肯定是她們努力最大的動機,當不適當的行為舉止發生時,父母親必須嚴肅地告知,我們並不贊同這樣的作法,請努力改變,不用罵,不用打,孩子知道父母親給予的尺寸,她們會努力地朝著那目標前進,當然,這不是短期內就可以完成的,孩子會不斷地犯錯,只要是一再地提醒,總有一天,孩子會了解父母的用意。

·         Do you notice that you didn’t say bum bum for the past hour? Well done, I am so proud of you. 妳知道妳過去一小時內,都沒有提到屁鼓嗎?真是太好了,我實在以妳為榮。

日常生活中,獎勵比處罰重要多,好行為的獎勵越多,處罰的機會就越少,孩子懂得朝著得到爸媽的微笑而努力,而不是消極地避免處罰。

我明白,自已的脾氣來得比較快,口氣也不好,處罰的過程中,難免大聲了一點,衝動了一些,為了避免處罰孩子,我會特別指出孩子表現好的時候,確切地說出,她們做了什麼,讓媽媽感到開心,孩子的學習力很強,下次當她們表現好的時候,若是我們忘記,她還會提醒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