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隨想】引導孩子對爸爸的親近 (下)


3.     選好話說 

在我家,我們不說閒話,也不說別人的壞話,當然也不會在孩子面前抱怨對方的短處。

「妳爸爸怎麼這麼懶惰!難怪事情做不完」,「妳媽媽就是這樣粗心大意,東西都到處放」。這些話,在孩子耳裡,只是造成不安而已,二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人,怎麼會用這樣的形容詞形容對方,等到她們長大後,工作交友,尋找另一半的過程中,好處都看不到,只有挑壞的說。 

爸爸不在家的時候,我提醒孩子不浪費,惜物省錢的道理,因為爸爸工作很辛苦;當我想念先生時,我會告訴孩子「我真想念爸爸,真期待爸爸快點回家」;孩子問我「為什麼爸爸在外面工作這麼久?」我的回答是:「因為爸爸很愛我們,不願意讓我們餓肚子,所以才這麼努力工作,妳們很幸運,爸爸很辛苦,但也很愛妳們!」 

二個孩子之間也是這樣,我不會在一個面前批評另一個,不管發生什麼事,我只有挑好的說。 

4.     爸爸的自由時間

先生在外,工作忙碌,回到家後,難免想要有自已的時間,什麼都不做,就是休息,有了孩子之後,這其實是最難滿足的心願,畢竟孩子的需求,沒有開關,也看不懂 “關店休息中”的牌子。

於是給爸爸的自由時間,也是規畫出來的,懂得愛自已,適時充電過後,爸爸才會再度有力氣地投入及付出。

5.     獨處

孩子與爸爸相處的過程中,得到的絕對和媽媽能給予的不同,當然如果有媽媽在旁礙手礙腳,尤其是像我這麼強勢的個性,孩子和爸爸的所作所為,難免被媽媽牽著鼻子走,於是,給予他們獨處的時間很重要。

我喜歡和孩子說話,一起畫畫,這是我們談心的時間。爸爸喜歡帶著孩子們,到外面做工,處理農莊上的工務,孩子愛當童工,因為喜歡和爸爸一起工作的感覺,在她們眼中,爸爸無所不能 (的確是這樣,我也是這麼覺得),有時候,就算是坐在旁邊,看著爸爸工作,一邊聊天,就很滿足了。

6.     他其實很愛妳的

不管是再親近的一家人,彼此之間,難免會有起衡突的時候,媽媽教訓孩子們,爸爸當白臉:「媽媽很生氣,是因為妳吃飯的時候玩來玩去,不尊重食物,不尊重媽媽煮菜這麼辛苦,她其實很愛妳的!」

換媽媽當白臉時,我會這樣說:「爸爸剛才問妳三次,妳都不回答,這樣是不禮貌的行為,這樣會傷了爸爸的心,他才叫妳去罰站,他其實很愛妳的!」

二個姐妹間吵架,我和丫頭說:「左左每次都愛和妳吵架,她其實很愛妳,每次妳去上學,她一個人在家都一直找妳!她只是不知道怎麼表達!」

丫頭去上學的時候,我和左左說:「妳很想念姐姐,對嗎?那表示妳很愛她,等她回來,請妳給她抱一抱,親一親好嗎?」

有時候爸爸也需要來一點:「孩子不聽你的話,不是針對你,是因為年紀的關系,這是一個過程,忍一下會過去的,你不在家的時候,她們都嘛一直念你,她們其實真的真的很愛你的!」

這些話,說久了,就算當事人心裡並不完全這麼想,但聽多了,好像又變成一種事實,「我愛你」是一句慣用語,孩子常聽,夫妻們也常提,但是由他人口中說出來,那種意味又不太一樣,好像是再度證明,這的確是事實

孩子和爸爸間的親近,需要媽媽的要求和支持,一開始,或許雙方並不覺得有這必要,但經過幾次的相處和製造機會,基因裡的親情和愛,便像是膠水一樣,緊緊地將他們的心黏在一起,之後硬要他們離開,反而像是要他們的命一樣。

而媽媽,也能安心地坐在旁邊,喝著熱咖啡 (從頭到尾),放手讓爸爸帶著孩子到處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