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10 21:34:39丁韋安

篆刻__銅印過程大公開(四之一)

「刻銅印難嗎?不是跟刻石頭沒兩樣?」是的,一開始我也這麼認為。

想刻銅印已經很久了,但抓不到竅門,多年來始終停留在「劃線」的階段。銅材其實不硬,任何人拿任何刀具都可以在上頭「劃線」,可是「挖肉」卻出乎意料地困難,更何況像刻石印那樣運刀如筆,試過的人自然明白,不必再多說。

直到2008年07月29日週二晚間,去篆刻界前輩徐照盛老師家夜談。大家都知道,徐老師除了篆刻名家外,治銅、玉、水晶、象牙、硬木等難攻印材更卓然有成。尤其銅印方面,徐老師一邊談笑,一邊輕鬆刻銅的深厚功力,足令觀者驚羨不已,下巴掉到胸口,哈哈!我抓準機會請教,徐老師無私分享所知所學,細膩傳授他獨到的心得,真令我感動不已。當天回家是夜裡十一點,我開始練刻,把當晚學到的刀法演練多次,終於掌握了要訣,天也亮了。

想以這篇小文章向徐照盛老師表達我的感激之意。徐老師,謝謝您,您真是最了不起的老師!
在此也效法徐老師的精神,將我所學和體會的心得及過程以「看圖說故事」的方式完整公開,同時歡迎同好們補充及指教。
1. 磨刀石與刻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句老生常談,小孩都懂。磨刀是最關鍵的部份,要是傻傻地拿刀就刻,刻不動倒還好,一旦走刀滑刀,只怕要進醫院縫傷口了。我用的磨刀石有三種,由左至右分別為:粗砥石(粗)、油石(中)與天然砥石(細)。粗砥石用來整形,油石磨利,天然砥石磨光,要按順序分別研磨。這麼麻煩,其目的在於使刀在使用的過程中更「聽話」,也可以降低危險。補充一點,磨刀石的表面一定要「完.全.平.整」,這樣才能磨出適合的刀。家裡常用的磨石要是有凹陷(術語叫「龍船」),建議換一塊新的。刻刀要選用「高速鋼」材質的,其他材質的很難用,不知道為什麼,還是留給金屬材料專家來解釋吧!
2. 磨刀石浸水:浸水的目的在於使磨刀所產生的熱度降低,減少粉塵,也使磨刀石的粒子不容易脫落。天然砥石不用浸,它的質地很細,拿起來很重,也不吸水。
3. 磨去刀鋒:刻刀不論新舊,首先都要把刀鋒抵住石面前後磨,去掉看不見的缺口,使刀鋒呈現完全直線,這樣磨完後刀角才夠銳利,刻銅才能如意。
4. 粗磨一:目的在於整形,確定刻刀的角度。用砂輪機整形也可以,好用就好。注意刀刃的兩面角度要平均且刀口平整,施力才容易。正面磨或側面磨都可以,效果差不多。
5. 粗磨二:注意刃面要平整,要磨到刃角起「毛邊」,那是形成刀鋒且具備切割力的特徵,然後反面磨掉毛邊,刀子基本上已經會傷人傷銅了,要小心。
6. 油石中磨:確定角度後把刀磨利,刃面較光滑好用。至此刀子算是可以用了。
7. 天然砥石細磨:徐老師磨完刀後,會用一塊3000號的細砂布(五金行有賣)「倒拉」幾次,就像理髮店拿剃刀在砂布上帶幾下,使刃面更光滑。切銅的時候,碎屑應聲而落,完全不沾刀。用天然砥石的目的也一樣,磨完後刃面像鏡子,可以照自己。^^
8. 試刀鋒:我拿沒長幾根毛的大腿試刀的鋒利程度,犧牲色相「露毛」演出,不想看的請轉頭,哈哈!根據我個人經驗,要「吹毛可斷」才算好刻。輕輕在毛根推,毛髮被輕易剷倒就及格了。還是那句老話:「請.一.定.要.小.心!」還沒上工先受傷,別說我沒提醒你。
9. 銅材原貌:開始處理銅印材。去金屬材料行可以買到,跟老闆買「青銅」(銅錫合金)棒,有方有圓,粗細尺寸都有,可請老闆代切成小段(要加工錢)。青銅其實是金黃偏白色的,表層氧化後呈現青灰色的緻密保護層,硬度適中,Q中帶脆,是很好的材料。紅銅拋光後是紫紅色,即使生鏽也是翠綠色,非常漂亮。但紅銅太黏刀,雖然較軟,反而極難刻。有點像用刀切麻糬一樣,不好運刀。其他種類似乎不太適合當印材,試過就知道。